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漂族"是游离于学校和社会边缘的人群,有进取派、过渡派、无为派等类型.人才的高消费、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宽容度的加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以及逃避竞争等是"校漂族"的成因."校漂族"的出现有影响社会稳定、资源浪费、学校管理难、个人发展不利等不良后果.学校应鼓励他们先就业再择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学历社会"的逐步形成,使"校漂族"的人数日渐上升,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1985—2010年在中国期刊网上刊发的关于"校漂族"的所有文章为考察对象,从论文数量、论文级别及学科取向、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题等方面评析了我国"校漂族"研究的总体状况,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与近年流动人口总体规模趋降相反,老年流动人口的数量在持续上升."老漂族"是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的新型老年流动群体,同时也是中国式家庭生命周期历程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以"老漂族"城市适应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老漂族"自身适应行为、家庭关系、社区环境、政府政策支持是影响其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其中由户籍地不同导致的"乡—城流动"与"城—城流动"之间异质性更大.基于社会适应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提出重构"老漂族"流入地社会支持网络,"老漂族"自身、家庭、社区和政府之间合作共治,共助"老漂族"更好地适应流入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迁移到子女生活的城市,"老漂族"这一群体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近年来,国内关于该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社会生活层面,而较少关注其家庭生活方面。基于"代际关系矛盾心境"理论,对生活在都市子代家庭中的"老漂族"群体所面临的代际关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在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社保制度的"壁垒"和代际间矛盾冲突是导致"老漂族"在子代家庭生活中产生消极心理的主要因素,期望通过政策层面的介入来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进而对"老漂族"及其家庭起到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成长帮扶工作对促进社会稳定、保障企业发展和维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融入社会的重要举措。受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影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融入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应通过制度保障与社会行动相结合、社区组织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构建政府、用工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在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规范适应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为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学校通过设置适应主题的课程、建设开放的校园环境、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等,两者的结合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并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老漂族"异地养老的生存状况堪忧,存在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精神孤独、心理亚健康、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低、社会福利未全面落实且有失公平五方面问题,其生存陷入尴尬、困难、复杂的境地,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养老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建议增强保障供给,完善异地医保结算,缩小收入差距;推广老年关爱工程促进心理健康;增加资金供给和服务供给,减轻"老漂族"经济负担;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优待政策,逐步实现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8.
对厦门市、长沙市与贵阳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从城市融入的结构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由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因子构成;从城市融入的现状来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产生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程度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其大都处于"半城市化生存"的边缘化状态;而从城市融入的进程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在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维度上存在递减关系,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强烈地融入城市的主观期望与其客观融入"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山西老年》2013,(9):12-13
在许多城市,都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从家乡"漂"到儿女身边,有的是为了和儿女团聚,有的是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照看孙儿孙女。这些老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老漂族"。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老漂族"成员会越来越多,正在成为一个日渐被关注的社会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由我国当前的农村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举办寄宿制学校必须解决好学生尤其低龄儿童对学校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我国应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学校建设与管理、推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大学”,特指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以来,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大众化进程中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中国“新大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以“城市大学”为其先声;发展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90年代中期以来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为其圭臬。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中,中国“新大学”的未来将呈现出致力于内涵提升、构建区域性合作联盟、校地互动合作、建设应用型品牌大学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伊始,针对世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重视精英教育的新形势,德国出台并实施了高等教育"卓越计划",旨在为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注入经费,增强大学的科研实力,提升大学的国际地位。文章从"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实施现状、现实意义四个维度,对德国世界一流大学实施"卓越计划"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成立学习合作小组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以合作学习小组为组织基础,结合大学生实际工作提出“大学生成长团队”概念,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大学生成长团队”在培养大学生学习方面具有全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大学生成长团队”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成绩,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学困生"学籍预警机制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高校出现"学困生"的各种原因,提出高校应构建"学困生"学籍预警机制,并给出了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把“盐工精神”上升为体现盐城工学院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精神,必须通过对“铁军精神”的传承来完成对已有“盐工精神”的重塑。按照“铁军精神”内涵和实质,从大学精神培育和地方高校特色养成角度看,“盐工精神”应包括六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即矢志报国岛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服务社会的民本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要塑造“盐工精神”,就不能不到“铁军精神”这一优良传统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间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取胜的基础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策略在于走"错位竞争"发展道路,而错位竞争发展的前提是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和过程中充分考虑"虚"与"实"、"内"与"外"、"远"与"近"、"强"与"特"、"新"与"旧"、"真"与"用"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过度教育”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高校的招生人数、区域分布以及教育模式来看,中国“过度教育”现象具有长期性、局部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过度教育”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现代经济部门的有限职业需求;高校教育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失;“惟学历论”的职业筛选标准助长了“知识失业”。治理“过度教育”现象必须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举,坚持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适当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研究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开展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管理,通过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抓党建、科研学术研究生带动本科生、文体活动本科生联合研究生等措施,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后,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其中"中级会计实务"课程试行"个性化"教学模式,力求在实践中解决存在的问题,探讨出适应开放大学课程教学需要的新模式。文章对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学派之争,更多地表现为文化观念的冲突。聚集于东南大学、以反五四新文化运动姿态出现的“学衡派”,持中西会通的文化理念、举新人文主义之大旗,与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派”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论争。这种以南北两所著名大学为阵地的不同思想间的论争,有利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健康发展及南北学风的互补。“学衡派”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东南大学学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