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一直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仁为孔子思想核心,论述《论语》中关于仁的条目所体现出的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意在说明仁的核心是克己复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讨论,这虽然是一个老问题,却具有新的意义。在我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需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孔子伦理思想,作一点肤浅的剖析。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谈。 (一) “爱人”与“复礼”的统一 孔子把“仁”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仁”是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他对“仁”作了种种解释,其中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爱人”,一是“复礼”。“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同上)所谓“爱人”是指对人要宽厚、同情,推己及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仁者爱人是仁的根本,克己复礼为仁是实现仁的具体举措,孝悌为仁之本讲的是仁的情感基础,杀身以成仁则是孔子仁学社会伦理责任的具体体现。孔子仁学思想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一、论孔子的仁与为“仁之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仁相为表里的是礼。从《论语》中所显示的孔子思想,仁确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大戴记·王言篇》:“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从孔子全部思想来看,“爱人”,确是仁的最根本的意义。 孔子在答子贡和仲弓的问仁时,曾说到仁以及达到仁的“仁之方”,《论语·雍也》篇:  相似文献   

5.
在真善美三者关系中,孔子最重视“善”,提出了以善为主要标准的文艺审美观,而这个“善”,正是孔子“仁”的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观念在文艺审美观中的体现.《论语》一书中出现“仁”字109次,其中有105次是指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的.“仁”的内容虽然相当宽泛,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但其核心内容却可由孔子回答其弟子的几次“问仁”的谈话中得知.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以下凡引《论语》中语,均只注篇名);仲弓问仁,孔  相似文献   

6.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礼"、"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从该章所包含的"仁—礼"、"人—己"这两层关系入手探究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及他所追求的"仁"与"礼"、"人"与"己"相统一的理论目标,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周礼已经空洞化、形式化的情势下,孔子要"复"的"礼",是由他赋予了"仁"的内涵并以"仁"加以整合的"礼",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周礼";在"人—己"关系中,孔子强调"为仁由己",特别重视"己",凸显了对儒者"为仁"的自觉与自信的要求,表现了儒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战争观与其仁学思想密切相关,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爱人”之仁和“复礼”之仁。从“爱人”之仁出发,孔子反对战争;从“复礼”之仁出发,他又认可乃至支持维护礼制的战争。前者更多地体现着孔子的政治理想,后者更多地指导着孔子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8.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和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而"为仁由己"所蕴涵的理论实质揭示了孔子仁治思想的基本逻辑脉络,并成为他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石。它以个体修养为出发点,以社会修道为旨归,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涵盖了仁者爱人的道德目标、克己复礼的道德路径、能近取譬的道德方法等内容,揭示了"修己以安百姓"的本质意蕴。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由"爱人"到"泛爱众"。要求在普世伦理建立过程中,各国要把对自己国家的爱扩大到爱其他民族和国家;"忠恕"是实现"仁"的途径,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各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孔子"仁"的思想为普世伦理的建立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原始意义是指应该把人当人,首先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要求则是统治者要尽量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凡能缓解老百姓痛苦者,均被孔子许之以仁.由此引伸出来的另一个侧面则是"仁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克己复礼为仁".  相似文献   

11.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道德体系,以"仁"为中心衍生出来的诸多道德范畴,成为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使儒家道德思想更加丰富。孔子的"仁"之思想体现为多种维度,从"亲亲"到"爱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礼"、"忠"、"恕"等具有层次性和统一性的外在道德规范和要求,构成孔子孔子"仁"之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是汉代大儒,他对孔子创立的仁学非常重视,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与发展。一、孟子认为仁源于人的恻隐之心;董仲舒则认为仁是天的本质属性,仁取之于天,从而确认了仁的外在的超越性本源。二、董仲舒继承孔孟的仁爱学说,第一次明确提出仁的博爱原则。三、孟子以后儒家倡导仁义,董仲舒则将仁与义区分开来,认为仁与义有分别:仁指向他人,要求安人、爱人,而不是自爱;义指向自己,要求正我、修己,而不是正人。董仲舒的仁爱学说,在儒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立场,探讨现实问题,以孔子“仁”说为理论前提,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意义,指导医学领域中医患关系的实践。首先,概括了孔子“仁”说的历史内涵,简言之,即“爱人”。其次,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孔子“仁”说对指导现代医患关系的现实可能性。即现代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呼唤孔子“仁”说的指导,孔子“仁”说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使其指导现代医患关系也成为可能。最后,联系现代医患关系实践,赋予孔子“仁”说以两个方面的新的时代意义,要求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树立“人是目的”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最高道德规范。对孔子《论语》中仁学思想的剖析主要是探索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仁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孔子从"孝悌"的自然亲情出发,以推己及人为方法,进而把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突出强调了仁的爱人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名思想是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孔子正名的率先提出,荀子对正名的继承与发展,为正名思想在先秦哲学思想中的价值体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仁"、"礼"的思想,荀子正名思想中的逻辑制名,都是正名思想的价值内涵。先秦儒家孔荀正名思想不仅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春秋战国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社会构建名实相符的社会制度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义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先要明确孔子学说的基本内容。对此,学界的认识大歧。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孔子学说内容虽然广博,但其中心是关于个人修身的理论,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爱人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开始,是谓孝悌,故孝悌为“仁之本”。与人交往,忠信是准则。忠即待人诚实,为别人做事尽心竭力;信即言而有信。忠信是与人交往中的仁。由忠信推而广之,就是“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仁的“极至”,孔子认为这已属于圣人境界。勇、不忧、其言也訒等是仁者的行为特征。“已所不欲,勿  相似文献   

18.
一、忠恕之道的内容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在《论语》里,仁字共出现了109次,是《论语》中使用最多的概念。从中可以看出仁在孔学中的地位。 在孔子对仁的多种解释中,“爱人”最能代表孔子论仁的中心含义。那么如何爱人或者说行仁呢?孔子认为行仁的途径就是忠恕。 什么是忠?在相当多的人的脑海里,所谓忠就是忠君,也就是愚忠。如果孔子所讲的忠恕的忠是这个意思,那么,忠在今天就毫无现实意义,而是应当抛弃。然而,忠的原来含义并不是忠君,孔子所说的忠也不是这个意思。 忠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广泛流行。由于忠所施予的…  相似文献   

19.
仁的基本涵义爱人是一个大概念,珍惜、爱护他人的生命是它的第一要义.孝有"能养"和"敬"两种样式,二者只是高低有别,"敬"高于并指导"能养".基于仁的基本精神与政治上的考虑,孔子将对生命的关注和爱护提升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主张"足食"、"足兵"、重德轻刑以及训练士兵.在自我与他人之生死发生矛盾时,孔子倡导"杀身成仁"."仁"的第一要义是孔子思想中最具超越性的普遍意义,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价值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克己复礼为仁”内含儒家思想系统的基本范畴,是掌握孔子思想的关键。后世尤其是现当代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从未停止,且争论不断。“克己”涵盖修身、“约己”等含义,“礼”可诠释为周礼、节文乃至人性修养,“仁”可诠释为人际关系乃至内在德性、实践理性。“礼”“仁”之间至少有仁先礼后、礼先仁后、仁礼统一、仁礼分疏等不同关系。“克己复礼为仁”研究属政治学、社会学抑或伦理学,争议明显,历史学家与哲学家也存在治学方法旨趣上的差异,作为内证文本的《论语》《左传》也有优劣之别。未来研究中,我们应从诠释个案出发,立足多维视域,予以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