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清山东省柞蚕业发展的时空特征李令福一、明代柞蚕业的形成及主要产地中国人工饲养桑蚕已有4干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人工放养柞蚕却晚得多。晋代的《古今注》记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成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①。所谓野蚕即是柞蚕...  相似文献   

2.
释“蜀”     
对“蜀”字造字本义的传统解说提出质疑,指出“蜀”象野蚕之形或象毒虫之形的传统看法缺少有力证据,认为“蜀”字的原始构形理据是由蟾蜍与蛇嬗等动物构成的。考释佐证采用古文字字形材料、地下出土材料和现有文献书证材料作综合论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到了英汉成语的难译之因 ,探讨了直译、意译、编译等的辩证法。直译有“直”的优劣 ,意译有“不信”之嫌 ,而编译又有“漏”的必然。由此笔者倡导 :译文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意境决定译法和译文。  相似文献   

4.
宋代俳谐赋之谐趣,从建构方式而言,或因表里不谐、文体形式与赋作内容之张力而产生,或因言意相离、言语表面意思与作者深层意旨之张力而酿成,或因物类幻形、物类原态与所幻形象之张力而获得;从旨归寓意而论,既有自我解嘲、讽世刺时、抒怀明理等寓庄于谐之属,也有肆笔为文、以文为戏之作。宋代俳谐赋在艺术上承继前贤往往又能翻新出奇,并将俳谐文学中审物丑以刺人世这一范式发展成熟并推向高峰,自有其独特价值;但也有部分作品因尚理之时代语境的强大影响,径直以议论将龙睛点出,背离了俳谐文重谐亦重隐之原则,减弱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传和小说中反映了许多节烈女子自杀的现象,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为守节而自杀,也有因丈夫之无义、无礼而自杀,或者出于经济上的穷困等其他因素而自杀。  相似文献   

6.
概因刑事政策之考量,盗窃等罪之司法解释对同种性质行为科以行政处罚之“前科者”的“数额较大”入罪标准作了减半的规定,该现象实质上将一个本属于行政违法的行为因行政前科而降格入罪.“行政前科降格入罪”现象产生缘于立法者基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但是此类解释似有违刑法客观主义之立场.故,有必要坚持结果无价值之立场,视前科为责任要素而非违法要素,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绪论凡昆虫类鳞翅目中之甚多能吐丝结(?)者,皆可照蠶字之意而称乏曰蠶,惟其吐丝之多少与好坏,则因种类与环境而异,致于蠶之生活习惯,有因人为飼养之关系,已经完全习慣生活于家室之内者,谓之家蠶,卽今之家飼桑蠶bombyx  相似文献   

8.
所谓因语境求义,就是根据古代文献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探求言语中的词义。因语境求义可以分成因上下文语境求义、因文例语境求义、因辞例语境求义、因情景语境求义、因语法语境求义和因古代社会语境求义等类别。运用因语境求义的训诂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邹阳,西汉初齐人,在世时间约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元光末年。他最初在吴王濞门下任职,因吴王谋反,力谏而不听,改投梁孝王门下。阳为人有谋略,慷慨不肯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诡等欲使王求为汉嗣王,阳以为不可而力争,故胜、诡等嫉恨之且进谗于梁王,王果然大怒,下之狱,将杀,于是邹阳在狱中上书梁王,其辞婉而善辨,“孝王立出之,卒为上客。”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机呢?笔  相似文献   

10.
<正> 1·0 范围 1·1 本篇考释之本字,仅限于客方言五华话之阴声韵字。所考多为该方言使用者误以为有音无字之僻字。如说话快一义,客语曰[fai],字本作“祸”,本有其字,因生僻而误以为无字,故本篇考释之。此外,亦有字习用不僻,因音变或义变而不知其竟为本字者,本篇亦释之以明其为本字。如义为树枝而口语音[k‘a]者,字本作“柯”是也。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由顾颉刚先生等分段标点,极便读者。惜为排印,难免有讹误字,或标点未误因印刷时失校者,亦有正文或旧注读之而私心未安者,今并记之。如有千虑一得之中,不犹愈于不言,实望贤达有以教之。现据1989年9月湖北第11次印刷者,又依各书先后见为次第,标明某页某行,以便检寻。  相似文献   

12.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志气就不足了,马瘦毛长的就长了。因穷而自甘堕落者有之,不甘穷而奋起拼搏者亦有之,不可统而论之。"评析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自己遇事心里焦急,别人照样不慌不忙。贫穷时没有好心人赠送金钱,患病时却有能人告诉药方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不少统治集团或统治者因面对过去成绩和已有成果不能保持忧患意识而陷于自我陶醉情绪,使大好形势迅速逆转,甚至导致统治覆灭。面对当今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国家之幸。可惜也有一些人因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近三十年成就等原因而自我陶醉,忽视和否认当前的各种危机,这对国家发展有害...  相似文献   

14.
惠休以诗名世,文辞斐然,与鲍照一起引领了大明、泰始文学的俗化风尚,于后世文学、文士影响深远。经考,其于大明二年(458),因“自非戒行清苦”而被孝武帝“敕令”还俗;平生所结交之文士有鲍照、徐湛之、吴迈远、谢超宗等。  相似文献   

15.
吕斌 《山西老年》2013,(12):57-57
保健型蔬菜芦笋在国际上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芦笋因富含多糖、类黄酮等活性因子而具备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芦笋表现出较强的抗衰老功效,研究发现,芦笋多糖能有效拈抗衰老小鼠胸腺指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问题近年为学者倾注,不为无因。盖哲学流派虽夥,而咸认主客体关系为认识论之核心则一。欲究此关系,则于主体与客体两者必皆有所陈述。我国多年来于主体之研究或有畸轻之弊,学者起而补苴罅漏,固势所必然也。  相似文献   

17.
在民法与正义之间:对见义勇为的三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是自然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而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正义之举。在民法属性上,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有紧密联系,不同主体之间可因见义勇为形成无因管理之债、侵权之债、违约之债。民法应本着诸正义的观念合理安排见义勇为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明成祖在位期间与北方蒙古、东北辽东、西北藏区以及南方等少数民族都有接触,他在总结和继承前朝民族关系思想的同时,在实践中形成内容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华夷一家”“厚往而薄来”“逆命者必歼除之”“因俗而治”等。明成祖的民族关系思想源于儒家“大一统”思想,也与个人的性格、经历和政治信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湿温病的治疗原则。湿有寒化、热化之分,燥有凉燥、热燥之别。临床上,结合燥湿同形同病,治疗因阳虚导致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的病症,除了可以通阳,也可以酌加温阳之法。在用药的思路上可以添加温肾之品。  相似文献   

20.
醴陵因“醴泉”而得名的传统说法值得商榷。早在周秦古籍《禹贡》中就有大禹治水“又东至于醴”的记载;东汉郑玄注日:“醴,陵名也。”故醴陵的得名,应是“因酒名县”,是山(陵)与水(酒)的完美结合,是先有醴陵之名,后才有醴陵封侯置县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