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市全国首个网上政务大厅一经推出运行,就在公共行政领域掀起了一场广泛讨论的热潮。本文阐述了网上政务大厅及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网上政务大厅的运行服务模式,给出了网上政务大厅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要以公民服务为中心,公开并约束行政权力以及政府对公民具有回应性和强调公民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14-15
政务服务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特别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了“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等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但是.目前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有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有的是政府的直属机构.还有的是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名称上.有的叫行政审批中心,有的叫行政服务中心或者便民服务中心.还有的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或办事大厅。因此,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和服务职能、推进其标准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近年来深入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6):17-I0001
2012年1月16日,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腾讯网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甘肃“微博政务大厅”开启暨全国首家省级“政务微博矩阵”上线仪式。甘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通政务微博的省份,在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化终端设备的生活化应用,人人变成新闻播报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信息传播条件下,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的无限放大下,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出破坏性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政府作为社会运行的“掌舵人”、政务新媒体作为舆论场的“定海神针”,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其作用至关重要。笔者试图比较湖南岳阳“切糕事件”和上海“踩踏事件”两个典型舆情案例,分析总结得失,探讨政务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舆情。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3,(37):20-21
8月19日,四川省成都市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正式上线,3000多个政务微博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举报投诉、建言献策、信息资讯等服务,“成都服务”官方账号也在两个微博平台同时开通,促进了各级各类政务微博及时、优质、高效地为群众提供线上办事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服务也在逐步向线上迁移,“互联网+政务服务”应运而生,并且已经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对此,文章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出发,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优化路径,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高峰 《办公室业务》2011,(12):56-56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很多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了微博。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还存在诸多问题。有调查显示。近半网民认为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义过重。部分政务微博患上了“痴呆症”,或装“聋”作“哑”,或自言自语,或不时曝出雷人之语。政务微博避免前述问题,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南江县政府稳步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工作责任、畅通公开渠道、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政务公开由“半”到“全”、由“量”到“质”、由“浅”到“深”的转变,成功助推了南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从一般意义上讲,依然是强势的“全能政府”和“无限政府”,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从现代行政管理发展趋势看,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促进各级政府向“责任政府”和“有限政府”转变,既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也是推  相似文献   

10.
政府治理向数字化治理转型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促进政府治理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于更好地将政府治理工具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痛难点问题,如互联网政务服务事项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存在信息壁垒与协同障碍、容缺办理制度亟待推广完善以及在线政务平台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等。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文章以试点城市广东省广州市的“一窗式”改革为例进行分析,从顶层设计、共享协同、治理模式与监管模式几方面为改革提供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2,(6):22-25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的话,那么2011年可以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近2万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个人官员微博近9000个,全国已有17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超过百万。特别是2011年11月以来,“北京微博发布厅”、“上海发布”、“中国广州发布”以及“湖北民生微博服务厅”等密集上线,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结束的第二天,温家宝总理于3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今年的工作任务,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会议强调,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就要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加强督促检查,健全问责制。专家指出,今年的“工作要点”向社会公布遵循了政务公开的原则,体现了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明确将“政务微博微信”列为“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之一.到2014年底,全国开通政务微信的部门已达6000多个,其中公安、旅游、交通与文化教育等职能部门占绝大多数,而政府应急管理虽然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却未能在政务微信领域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试以截至2015年3月8日搜到的仅有的以各级政府应急办名义认证的18个微信公众平台为例,通过比较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在政府应急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让人们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诸多“阳光”制度有了更强的期待。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初步确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行政法治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15.
近日,“政务公开信息化专家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随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提升以及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通过政务公开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政府施政民意基础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还缺乏一个国家级的大数据战略。面向老百姓的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相对容易;而对于政府公共决策信息的公开,则是当前政务公开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各大门户网站曝光了云南省保山市政府为保山籍“快乐女声”参赛选手段林希拉票的群发短信,社会对于保山市政府应用短信政务为段林希拉票的行为是否合理议论纷纷,保山市政府也通过各种渠道做出了解释.本文从短信政务的应用为出发点,从学术的视角评论了这个事件,同时分析了短信政务应用的G2G、G2B、G2C三种模式的特点及方式,并探究了中国各级政府在应用短信政务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4月份,山东、广州、北京等地相继提出要建设“阳光政府”。但是,这“阳光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 “阳光政府”首要的一点是要“政务公开,政治民主,赋予公民以知情权、参政权。”在当今这个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的年代,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公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社会和人心的稳定至关重要。保障公民享有法律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 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职能将随之发生较大的转变,这就决定了各级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也要作适应性调整。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笔者认为,关键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由事务服务为主向强化政务服务转变。政府办公室的功能归纳起来,就是搞好政务服务和事务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南京等地经验,建设“12345”城乡一体政务服务平台,探索覆盖全区、资源共享、系统互通、协调互动、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政务服务体系,开启服务民生直通车,做到“12345,有事找政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强调“政务公开”,如果将之理解为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公众都能知晓,从而提升政府运作透明度的话,那么这种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是古已有之。且看历代的诏令、露布、榜文、告示,诸如“布告退迩,咸使闻知”“布告天下,以风百姓”之类,比比皆是,都体现了“政务公开”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