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已愈来愈深切地感到,曹禺早期剧作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念——“蛮性的遗留”。且看《雷雨·序》中的一段自白:“《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蛮性的遗国’,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与“蛮性的遗留”语义相近的还有“原始的情绪”、“神秘的吸引’等等。而且,这些意念虽只是在论及《雷雨》时提出来的,可事实上,“蛮性”是贯穿在他早期的心态与剧作全过程的,不单单是《…  相似文献   

2.
愧对姐姐     
那件事,对于我记忆是深刻的。当有一天我跟姐姐谈起儿时的紫砂茶壶时,姐姐微笑地说:“我早就猜到你会有一天告诉我真相的。” 那是我小时候的事了。那时,爷爷爱喝茶,于是爸爸到景德镇出差时,特地给他买回一个精美的紫砂茶壶。于是每天爷爷就用它沏茶品茗,那份悠然和清新,很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难忘。 一天,我不小心把紫砂茶壶的底摔破了。自知惹了大祸的我,趁家里没人,悄然把壶放回原处,怀着一份惴惴不安,跑出去与小朋友玩。那一刻的我,无  相似文献   

3.
爱与恨,尽在不言中──试论《简·爱》中的心理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一部自救体小说,是一部反映人的灵魂、心灵的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童年时痛苦的情感体验使她形成了忧郁、感伤、孤独、自卑的心理状态。这种痛苦的情感郁结产生一种创作冲动,使她采用了虚构的人名和日期,编织出故事的情节,写下了她的情感。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吉夫就将夏洛蒂创作的主旨归纳为一个公式:“我爱、我恨、我痛苦。”法国的娜塔丽·萨洛特坚信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描写人的“游世界”,她关注的是“隐藏在内心独白后边的那些东西。”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强调通过某种技艺、技巧将主体心理深处那团意蕴清…  相似文献   

4.
孔子哲学的“体”,是“仁”。孔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怎么体现“仁”的呢?这是关于实现其哲学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篇论文旨在通过以“孝”、“忠·恕”、“中庸”为“用”的研究方法,探索孔子哲学以“仁”与“孝”、“忠·恕”、“中庸”的关系及内容。“仁者人也。”(《中庸·二十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作过多种解释。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在那个鬼神观念弥漫全社会的时代,人们普遍以为自己是自己头脑创造物的附属品,缺乏独立“人”的观念。这时孔子强调“人”的存在,强…  相似文献   

5.
焦丽荣 《东岳论丛》2000,21(5):134-135
192 3年 8月 2 6日 ,高尔基给罗曼·罗兰的信里写到 :“斯蒂芬·茨威格———一本关于您的书的作者 ,是否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 ?如果是这样 ,请向他转达我对这个出色短篇的由衷赞赏。这文章东西好极了 ,它深深地激动了我。……”这位受高尔基热烈称赞的奥地利作家就是茨威格。1881年 11月 2 8日 ,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文化的熏陶。 16岁就发表诗歌。在大学里他攻读了文学和哲学 ,并获得博士学位。他一生旅居很多国家 ,与罗曼·罗兰、高尔基结下了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6.
“八·一三”抗战期间,冯玉祥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名义上是“八·一三”抗战的最高指挥者,但由于蒋介石害怕冯掌握兵权,多方掣肘,使之有职无权,限制了他指挥战争的作用,不过冯的爱国精神却是蒋所限制不住的。他不顾蒋对他的歧视,仍然不断地提供有利于抗战的建议,并关心抗日士兵的疾苦,宣传“八·一三”抗日英雄的事迹。他对“八·一三”战役中所存在的混乱、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评,反映了这场战争的一个侧面。冯玉祥虽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职位参加领导过“八·一三”抗战,但他在这期间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也未见到学术界的专题研究。笔者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浩如烟海的关于艺术、关于美学的理论著述中,许许多多的理论家们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的内涵等等问题做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阐释。弗·培根说:“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罗丹说:“艺术是表现人的精神意绪的基本形式”。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认为:“艺术是个人的体验而并不是客观的”。苏珊·朗格则提出了“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性形式’或‘表现人类情感的外观形式’”的定义。 当我们细细琢磨这些大师们的观点时,我们便陷入了一种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8.
论鲁迅与地矿学研究刘为民(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济南250100)在《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鲁迅曾明确地表示过:“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可见他对自己所掌握的地质———矿物学知识,一直都充满了自信。那么,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9.
<正> “你得做一个哥伦布,寻找你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找出航道来,不是为了经商,而是为了思想。”将美国作家梭罗这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人毫无吝惜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那在他看来与哥伦布同样伟大的事业,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这就是华尔腾。(一) 1817年,亨利·大卫·梭罗诞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农村。这里秀山丽水,草木葱笼。梭罗的童年,一大半是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无忧无虑地度过的。他颇以生得其地生逢其时为骄傲:“使我永远感到惊喜的是,想到我竟然会生  相似文献   

10.
论芬奇兼及弗洛伊德对他的精神分析王化学似乎历史有意要铸就一个它能够容忍的错误:谈起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人们往往拿他同“完人”相提并论,以至使其几乎成了无所不能者的同义语——天才总是受到敬仰的,就如...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临终前曾自撰墓志铭,其中有日:“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这句话表明王氏对张载的极度推崇。那么王氏所推崇的“正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呢?他为什么要特别推崇这种“正学”呢?本文拟根据王氏的《张子正蒙往·序论》及《注》中有关论述,作些探讨。一“正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辕固生传》。辕固生是汉代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专治《诗经》,汉景帝时被任命为经学博士。他以非难黄老之学而得罪过窦太后。汉武帝时,他已经90多岁了。武帝为了推崇儒学,仍想微用他,只因那些阿谈奉承的德生攻击,才作罢。武帝在微调…  相似文献   

12.
由古至今,在黄山脚下的一片灵秀之地上,到底出现过多少“名人”,人们一时很难说清楚,但古徽州府——歙县之西南溪头镇的柯灵泉,肯定能算一个。柯灵泉今年59岁。别看他只有高小文化,但他的创作水平却令人刮目。其戏剧创作曾获“田汉戏剧奖”;他先后花费8年时间,独自撰写了一部150余万字的《溪头志》!一般一套像样的编辑人马、历经数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柯灵泉居然一个人能做成。学术界普遍认为,柯灵泉所著镇志中的人文风土、民俗礼教。是.研究徽州民俗、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将受到徽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社会科学院的第十七次协作会议在安徽黄山召开 ,这是新世纪里的第一次协作会议。会议将进一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八·七”重要讲话 ,研讨“十五”期间地方社科院的发展思路。借此机会 ,我想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的工作和“十五”发展计划 ,谈一谈有关以江总书记的“七·一”和“八·七”两个重要讲话为指导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更大繁荣和发展的几个问题 ,供同志们学习和研讨时参考。一、关于如何体现社会科学的价值8月 7日 ,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亲切会见了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 …  相似文献   

14.
“席勒式”就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式”(dasSchillern)是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佛兰茨·冯·济金根》时明确提出来的,他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简。”同年5月18日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同一侧本时表述了类似的意见:“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o我国文艺理论界在阐释“席勒式”时,往往把“席勒式”看作是图解观念的抽象思维的方法,也就是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方法。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其实,…  相似文献   

15.
五、“文化综合创新论”——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模式 前文论述张岱年先生的哲学体系时,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思想,当作这个体系的总纲.如果从他的文化观来考虑,则这个总纲也就是一粒尚未萌芽的种子.张岱年的文化观“文化综合创新论”就是从这粒种子萌生的.……  相似文献   

16.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他的《忆恩格斯》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問题,那就是在他详细地叙述恩格斯怎样投身到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巴登和普法尔茨战役之后說的一段話,他说:“关于那段时間我讲得太多了。但我所选择的題目或将使我得到原諒。恩格斯生活中这一片段知道的人不多,并且因为民主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經常責备恩格斯和馬克思,说他们只有思想,没有行动,因此我认为应当提起恩格斯在一八四九年人民起义中的活动来表明这种‘責备’是极端可笑的。”当时,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以为馬克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显著特点是他高度的、富有哲学修养的智力,这种智力成功地使想象和知识思想的敏感性和分析力一起发挥了作用,他常能在思想和美学观点上使人重新考虑重要的问题,艾略特在这一点是非凡的。”瑞典科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林·奥斯特林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的这段话,既是对艾略特“作家性格的复杂的多重性”做准确的概括,又  相似文献   

18.
一、艺术作品的风格美 文艺家总是孜孜以求在文艺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也总是喜欢那些风格独特的作品。这是因为唯有风格独特的作品才会放射出绚丽斑烂的美的光彩。如果没有各自独有的艺术风格,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清一式的色调乏味,多么平庸啊! 风格的美,我们从那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品中是可以感受到的。荷兰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有鲜明的独特风格。汝信在参观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时就充分领略了凡·高艺术的那种非凡的美。凡·高的具有其自己的个性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  相似文献   

19.
对于哲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何·奥·加塞尔通过对哲学活动所作的“根本的分析”认为:“哲学是理论,是一种理论知识”,哲学是“关于宇宙可言说的一切”;在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实用主义的“反哲学的时期”之后,哲学将重返“对宇宙的认识”,“对宇宙整体的追求”;哲学并不取消其他科学的认知方式,它只是研究“诸事诸物的共相”。这样,他对哲学的理解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等提法是相通的,与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之学”也是相通的。加塞尔指出现代哲学与古代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是“自我”或“自我意识”的发现,而重视“自我”的倾向达到巅峰,这个“自我”便成为了“像肿瘤般的自我”。因此,他用“我的生活”扬弃了作为世界之本的“自我”,超越了唯心论。他认为“一项无可怀疑的事实,就正是物、我之间的相互依存”,而“唯心主义的谬误在于不明白这个相互依存的道理,一切以我为凭依”。他还指出“寻求实在的哲学活动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哲学见解应当予以高度评价。但需要补充的是,“我的生活”并非“我”个人的生活,而是“我”与其他人的共同生活,亦即社会的实践;现代的新唯物论,应建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的认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一宫柯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黑·白·红》一书,1996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副题是《兵团知青生活写真》。写真实际上就是纪实,在尾声里作者表白:”我所写的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经历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我所写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知青生活”。《黑·白·红》纪实的特点,择其夸夸大者,我以为表现在这么三个方面:1.表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脉搏和气息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和一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同,除了各军垦农场需要大批农业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中苏关系严重对立的紧张局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