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政治思想是一个完整自洽的体系,其中贯串着"民信"、"德治"、"公正"、"公平"、"公开"、"维新"、"举贤"、"无为而治"和"给出路"这样九项基本原则,现析之,以为借鉴。一、民信原则《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政务,孔子说:"备足粮食、备足兵器、使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万不得已要除去一项,在三项当中哪一项可以先除去?"孔子说:"除去军备。"子贡…  相似文献   

2.
漫谈讀史     
一读书、学习、思考我国古代的伟大学者孔子,是十分强调读书的。记载他的言论的《论语》,开卷头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唐代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里说:“以学为首者,明入必须学也。”宋代的朱熹在《尽心堂记》里说:“昔子路曰:‘有民入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而夫子恶之①。然则仕本于学,而学必读书,固孔门之遗法也”  相似文献   

3.
首阳山考     
《论语·季氏》说:“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这个“首阳”在哪里?孔子没有说。 《史记·伯夷列传》记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一事甚详:“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于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也;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遂饿死于首阳山。”但首阳山在何处?太史公也没有说。后人对此颇多分歧。  相似文献   

4.
自古能任天下之事者。必先得天下之心。得天下之心然后惟所欲为而无不如意。故谋所以裕国者。不恃吾文告之密。而恃吾恻怛之诚。谋所以强国者。不恃吾督促之严。而恃吾爱护之切。令修于庭户之间。而风行于千里之外。必其醖釀者深。而非一朝一夕之所能致也夫子答子贡问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训曰。之矣云者。言先须民信也盖民以食为天。非足食何以禦凶年。民以兵卫国。非足兵何以扞外侮。況天灾流行。水旱且与兵燹之灾同至。不有以足之。如竭蹶何哉。虽然。足固未易言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此恒理也。然试号于众曰。尔  相似文献   

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典故出于《潜确类书》(卷六十)。书中写道:“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这段话是说李白学习丧失信心时,遇到老妪磨杵受到启发,于是发奋读书,终于成才的事。以后,人们一直把这句话奉为药石之言,对于劝勉人们坚定信心努力学习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正是它的进步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 “多能鄙事”见于《论语·子罕》,原文是:“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注说:太宰之问,“疑孔子多能于小艺”。又引包注释孔子所对:“吾少小贫贱,常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君子固不当多能。”此后,注家学者沿袭不疑,均作如是读、如是解。更有甚者,刘宝楠《论语正义》按:“疑孔子多能于小艺者,正以礼乐是艺之大,不得为鄙事。惟书、数、射、御,皆是小艺。”然而寻绎文义,笔者以为旧解未得真谛而附会曲说。  相似文献   

7.
车裂,通常亦称“‘’或‘裂’,俗称五马分尸’,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即将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挂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见《辞海》1979年修订本)。这一解释值得商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尽得毒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这分明是说枭首后再车裂。可是无头之尸怎能用五马分之?很显然,用五马分尸来解释车裂于理不合。在古代文献中未见有用五马驾车做刑具来割裂人体的记载。《左传·桓公十八年》:“齐人杀子,而高渠弥。”注曰:“车裂曰。”这是关于车裂最早的记载。《说文解字》:“,车裂人也。…  相似文献   

8.
<正> 《论语·八佾》谓:“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宫事不摄,焉得俭?,”“三归”一词,初见于此。何谓“三归”?说者各异。曰“地名”、曰“邑名”、曰“台名”、曰“三宫”、曰“市租”、曰“娶三女”、曰“筑三台”、曰“家有三处”、曰“以三牲献”、曰“促使‘三不归’之人归而从事生产劳动。”一名之释而分歧如此,实不多见。为了弄清这个聚讼多年的问题,不妨先看看与管氏“三归”有关的主要史料。《战国策·东周》:“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2000年第2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从‘该出手时就出手’说起——警惕暴民意识”的文章,作者是王学泰。其中“暴民意识”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原因正如作者所言,‘’近几十年来,理论界谈到‘民’似乎都要用褒义词,把‘暴’与‘民’联系起来,……是不能想像的”。 “谁是暴民?”“什么是暴民意识?”“为什么要警惕暴民意识?”通读全文,我发现王先生所言虽有精辟独到之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不合时宜的。本文特提出不同意见与作者商榷,并就教于学界。 王先生说,那些“不怕天,不怕地,铤而走险,去争夺…  相似文献   

10.
<正> “无为”是老子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孔子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后者却未受到人们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无为”一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然而它的精神,却渗透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在孔子的心目中,尧舜的形象是极为崇高的。如《雍也》云:“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从来不轻易以仁许人,也不以仁圣自居,却推尊尧舜能达到仁圣的境界。孔子如此推崇尧舜,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可见孔子对“无为而治”也是崇尚的。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吴越春秋》“掩余”并作“盖余”。李富孙曰:“《释言》曰:‘弇,盖也。’《释文》:‘弇,古掩字。’《〈周语〉注》《〈淮南·说林〉注》并云:‘盖,掩也。’是掩与盖义同。”又引武氏亿曰:“《韩非·说林》‘将攻商盖’,《书》作‘商掩’,《孟子》作‘伐庵’,此奄、掩、盖字异而义同。”今按:武、李二氏之说实皆本于《史记索隐》。《〈吴太伯世家〉索隐》曰:“《春秋》作‘掩余’,《史记》并作‘盖余’,义同而字异。或者谓太史公被腐刑,不欲言‘掩’也。”武氏、李氏正是据《索隐》前说立  相似文献   

12.
从《史记》互见法看其历史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见法乃史家常用之法.李笠曰:“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是曰‘互见’.”堪称确论.但他又说:“史公(指司马迁——引者注)则以属辞比事而互焉.以避讳与嫉恶,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隐蔽其事,而互见焉.”则失之皮毛.“避讳”“不敢明言其非”何以当‘史德,“史笔”之誉?况《项羽本纪》位于《高祖本纪》之前,未睹高祖之丰采,先见沛公之卑劣,刘邦后裔连此也看不出来么?东汉卫宏《汉书旧仪注》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亦有此记载,何谓“不敢明言其非”?对项羽的描写亦多互见之处.项羽,刘氏之大敌,何“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涉及的是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本《汉书》(以下简称中华本)的“帝纪”和前五“志”部份,认为其中校勘可议之处有九。一、卷四·文帝纪“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第132页) 《校勘记》:“李慈铭说《史记》无‘临’字,此误衍。”(第136页) 按:1.此句,《汉书》各本及《通鉴》皆作“哭临”。中华本据为底本的王先谦《汉书补注》本(以下简称王本)引李慈铭说后,又出先谦曰:“荀《纪》亦无‘临’字。”王氏并未下断语。仅据《史记》,或再据《汉纪》而删《汉书》,都无版本依据。 2.“哭临”、“临哭”,在古代与丧事有关的活动和丧制礼仪的记载中,时或省作“临”,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井田的剥削方式呢?《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说:“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农民种井田要“贡赋”。《国语。齐语》说:“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把“相地而衰征”与“井田畴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井田”也要“相地而衰征”。韦昭注“相地而衰征”云:“相,视也;差,衰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  相似文献   

15.
所谓对立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含义。例如[沽]这个词具有“买”和“卖”两种相反的含义。《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沽”在这里指“买回来”,而在同书的《子罕》篇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三个“沽”却作“卖出去”解。对这种义兼正反的现象,我国传统的训诂学运用“反训”加以说明。反训是训诂学上进行语义注释的一种手段,即反义相训。这是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注阐明的。例如《尔  相似文献   

16.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人也,号梦醒,更号柴舟,广东省曲江县人。廖燕祖籍豫章樟树镇,始祖宣义公在明洪武元年迁居曲江县。廖燕自幼聪颖好学,善思多问。据曾璟在《廖燕传》中说:他“幼时,就塾,问师曰:‘读书何为?’曰;‘博取功名。’燕曰:‘何谓功名?’曰:‘中举,第进士。’燕曰:‘止此乎?’师无以应。”廖燕自己也讲述过家虽贫,而志于学。他说:“燕始  相似文献   

17.
<正> 广东方志记载有关瑶族资料,不少记载着“听调纳粮”的事实。如“惠州府龙川县山瑶,居深山中,听征调,纳贡赋,有官长之抚领。“恩平县瑶山有九,先有良瑶二百二十二户,耕田听调。”“高州府山瑶,有听招、有背招、有险恶,各山有总甲领其兵目。听招者,有相信抚瑶领之。听招者,调之攻守,纳粮当差,谓之‘民瑶’。”不论粤东之龙川,粤中肇庆府之恩平,粤西之高州,都有“听调纳粮”的民瑶。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论语·宪问·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纵观整部《论语》,唯其这句是别人直接评价孔子的话。我的感觉是,门子对当时万人景仰的孔子的言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股话语的反讽,使人感到孔子的悲怆与痛楚。可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是整个儒家的悲剧,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悲剧。“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矛盾的产物。孔子的时代已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宗法制破坏的不可避免性已经是历史的趋势,如果不能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止步,那么人生的悲剧也就难…  相似文献   

19.
淮阴侯列传云:“(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己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韩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见中华书局1962年本)这段精采的文字把求才如渴的萧何与具有大将风才的韩信,写得唯妙唯肖,活灵活现.但标点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刘泽华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第212页说:“秦昭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由司马错率兵攻占了巴、蜀。”此乃张冠李戴。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曰:‘蜀两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王“十四年,更为元年。……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击蜀,灭之。”《史记·秦本纪》也记载昭王事,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