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在90多万年前,陕西省兰田县坝河上游的公王岭一带,气候温暖,森林密茂,梯原层层,流水潺潺,我们的祖先——“兰田猿人”就在这个高岭台地上劳动、聚息、蕃衍,过着极其原始的群居生活。 一九六三年夏,在关中盆地东南兰田县泄湖镇陈家窝子,出土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猿人下颔骨化石,当即引起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一九六四年又在该县东15公里公王岭发现猿人牙齿和头盖骨化石。我们把它统称之为“兰田猿人”。  相似文献   

2.
一、恩格斯说:“随着人的形成,我们就进入了历史的领域。”广东地区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于广东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一九五八年,广东曲江县马坝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说明广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十至三十万年前。马坝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在我国所发现的人类化石中,仅晚于中国猿人而比丁村人、河套人为早。根据它的性质研究,可以断定它属于猿人类型的晚期或古人类型的早期。同属于选一发展阶段的人类,以及同属于这一地质年代的考古证迹,  相似文献   

3.
安徽的江淮之间是我国主要丘陵地区之一。古代这个地区曾广布森林。最原始的资料要算是出土的和县猿人化石。一九八〇年在和县龙潭洞,除发掘出猿人头骨外,还伴有大量的虎、豹、熊、象、鹿等大动物,以及鳖、河貍等水生动物化石。这证明当时确有适宜于他(它)们生存的茂密的森林和丰盛的水草。据考证,远古时期,人类就在  相似文献   

4.
甘肃古人类研究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人类研究工作从1927年发现北京猿人算起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其间经过许多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取得很大的成就,已经描绘出一个我国人类起源,发展,进化的大致轮廓。尤其是八十年代初,先后发现的安徽和县龙潭洞猿人头盖化石,山东沂源县骡子鞍猿人化石,贵州的古人类化石等一系列的新材料,对促进我国古人类研究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推动我们对甘肃古人类情况作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最近这些年以来,由于新的发现、新的年代测定方法的应用,使我国石器时代考古学即原始社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因而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旧石器时代方面,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颗元谋猿人牙齿化石;1975年在湖北郧县梅铺公社杜家沟龙骨洞发现三颗猿人牙齿化石;1976年在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同年在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一件古人的右顶骨化石。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沂蒙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部分。而东夷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早期文化纵向发展的最早源头是鲁山深处发现的沂源猿人化石,1981年9月18日,考古工作者在沂源县土门镇鲁山南骑子鞍山东麓奥陶纪石灰岩裂隙的淤土中挖掘出古人类头骨、眉骨、肱骨、股骨和牙齿化石,以及一些肿骨鹿、李氏野猪、梅氏犀牛、鬣狗、巨河狸等动物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挖掘出的古人类骨骼化石是生活在四、五十万  相似文献   

7.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其动物群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1月4日下午4时35分,在安徽省和县陶店公社龙潭洞发现一具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在同一水平层的同一层位发现的还有一段左侧下颌骨及几个牙齿,约有三个个体,经初步研究,暂定名为“和县猿人”。除此之外,与猿人材料伴出的有骨、角器、烧骨等文化遗物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8.
甘肃这块地方存在有多少年?经科学工作者在龙首山东段的永昌县,测得最古老的岩石同位素年龄在17.19——17.86亿年间。为了介绍这近18亿年来甘肃的海陆变迁,以及史前生物面貌,笔者将甘肃境内从距今18亿年至1万年前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系统整理,概括于本文,同时根据发现的化石材料,对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环境进行尽可能客观的、实际的推测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考古学家在美洲大陆迄今尚未发现过任何类人猿与直立猿人之化石。这足以说明美洲之原始土著印第安人来自另一大陆,他们就是今日戈壁大沙漠之蒙古人。2.5万年以前,这些蒙古人苦于干旱,生计维艰,被迫徙离家园,长途跋涉,抵达白令海峡,驾上独木舟,渡过海峡,登上大代奥米德岛(今日美苏国境分界线),再继续向东航行25英里,登上阿拉斯加之西沃德半岛,即今日美国大陆本土之最西端。在其后2.5万至3.5万年间又由北美逐渐南徙。直至美洲大陆最南端之台地巴塔哥尼亚(现分属于智利与阿根廷)。于是,蒙古族移民遍布整个美洲大陆,即印第安人之始祖。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迄今为止共发现了8处人类化石地点。三峡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人类化石密集区。该地有距今约20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早期人科成员,也有距今1万多年的晚期智人。从早更新世早期至晚更新世晚期,三峡地区基本形成一个较连续的人类"演化链"。客观总结、科学规划三峡地区古人类研究工作,是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报载1983年3月7日下午五时四十分,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洒勒山发生了严重的滑坡,这一灾害的发生已经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正对这一地质现象积极进行科学的考察和研究。然而,对于这一自然灾害的研究工作,不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史学工作者也应积极参加,以便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这一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防其对四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而发挥自己应有的一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直立行走是人类独具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在身体形态上使人类和自然界的其它动物相区别。那么,这一特征是在什么阶段形成的呢?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认为,是在从猿到人过渡开始的时候形成的,他说:“古猿下地,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之后,确立了直立行走的姿势,向人的方向发展,开始从猿到人的过渡。”吴教授在他发表的其它文章中,还明确地把直立行走的确立作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开始的标志。从目前所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的化石材料来看,从变异的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来看,吴教授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我们看古猿和古人类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观察一下其他灵长类动物或尼安德特人的颅骨,你会发现它们和晚期智人相比似乎少了些什么。的确,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独有而其他灵长类动物、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都不具备的:下巴。猩猩的下颌是从前门牙处向后倾斜的,直立猿人等原始人类的下颌也都是这样的形式;尼安德特人的下颌则是平的;只有现代人类的下颌处有一块镶嵌突出的骨头,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元谋人”发现至今的廿年里,大规模的多学科考察与研究表明,元谋人是属于早期类型的猿人,与其共生的是早更新世的元谋动物群;元谋人的生存年代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元谋人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人类;我国人类历史的第一章是从元谋人这个最古老的祖先写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陕西的礼泉、岐山、兰田、长武、华阴、永寿等县,在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发现了几批汉代的铁齿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将它整理出来,作为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当前深入研究科学认识论的几个问题高兴华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殿堂中,科学认识论是它的支柱之一。十几年来,我国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大体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一是翻译、介绍和评价了国外的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的学术工作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且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百名国际地球科学家聚会南京,参加“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暨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成立大会”。会上,专家们就人类的起源、演化和古人类学、考古学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专题报告,专家们深感人类起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古猿·猿人·现代人从发现北京猿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5月26日——30日,山东古国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滕县举行。会议由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历史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及孔子研究所主办。北京、江苏、湖北、湖南、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各地市七十多名考古和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四十余篇,集中讨论了山东史前文化和先秦古国史问题。一、东夷及其史前文化关于“沂源猿人”、山东旧石器时代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逢振镐、李步青、李锦山、刘心健等同志认为,沂源骑子鞍山发现的距今40至5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化石,沂水、日照、沂源、新泰、蓬莱相继出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都集中在后来新石器时代东夷  相似文献   

19.
保山古猿化石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9日,在云南省保山市羊邑煤矿清水沟煤层中发现了古猿化石。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被有关专家认为是填补了古猿向人进化的缺环,对人类起源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保山化石的发现,弥补了禄丰古猿到元谋蝴蝶古猿演进阶段间的重大化石断缺,一方面使中、上新世古猿化石终于得以系列化,进一步证明了在云南有古猿向人发展的系统历史。另一方面保山作为云南第四个古猿化石地点,扩大了人科化石的地理分布,进一步表明云南无愧于“古猿、古人类化石宝库”的美喻。保山古猿化石的出土,为人类起源亚洲南部说、滇中说提供了极其有力的新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从距今四、五十万年的“北京猿人” 始,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铜器、铁器、陶瓷器、玉石器等各类人类遗物.这对研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有些文物的发现,不仅可以补史,而且可以正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