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方的相互影响,其社会习俗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是其中很多地方仍旧是无法改变的,同时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所以,研究中西社会习俗的命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人们发现,与西方人沟通时,由于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出现了“文化休克”或“文化冲突”等现象。以往的英语教学形式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文化教学必须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送礼是几千年以来人们的传统礼节,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这一传统维系着彼此的关系,增加彼此的感情。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相互馈赠礼物也是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但由于历史文化,生活背景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东西方世界对于“送礼”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通过介绍两者的异同,让读者增强我们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了解,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这个特殊语境下,作者重点探讨了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译学研究,反思了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其自身领域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教育和文化本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或者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传统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分注重对分数的要求,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意义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局面。现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吸收与借鉴其他国家的课堂管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教育是继承孔子的儒家教育,对于教学都是基于课本,很少有创新。对于学生都是言听老师的指导,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以至于对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人们习惯了照本宣科,而考试又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唯一能证明自己,能得到好的前程的唯一方式。而西方从孩子上小学起,他们的教育环境就是自由开放的,让孩子易于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相比之下,中国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千篇一律般,没有特点,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都只会考出好成绩,在其他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努力的与西方各国形成良性交流,中西方的活动也更加频繁如互惠生和交换生,但是,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中西方课堂教育的差异日益凸显,学生不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对中西方课堂教学差异的思考和研究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文化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各项竞争中以独特的方式存在。随着世界各地人们的交际日益广泛,学习汉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与碰撞,让我们看到世界文化的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本文从颜色文化、礼貌和价值文化等视角阐述中西文化的相异之处,并简要论述如何将文化差异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7.
电影“刮痧”是一部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反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宣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表达中国人无论何时走到何地都不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主题。本文着重于分析从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从直觉性与逻辑性、伦理性与认知性和内向性与外向性来具体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钢琴这个乐器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的乐器,它是由西方的音乐历史传入到我们国家,并与我国的音乐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钢琴音乐作品。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程是从改编民歌作品开始的,然后才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讨论民主歌曲在钢琴作品中的改编和融合,从而说明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初,东亚的知识传统连同整个文化传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具有悠久历史的东亚知识和文化传统出现了断裂。东亚各国纷纷借鉴西方,引进西方知识体系和教育制度。中国在1898年曾尝试模仿西方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从而诞生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学堂。一百多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或越南,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传播、研究西方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为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后,在本土文化资源的孕育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更加重视心理学。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心理学在实际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并且指出了几条出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已经是公共产品。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教育也由此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责任。提高教育水平可以促进人力素质的提高,从而成为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而教育投入是提高教育水平必备的物质保证。西方国家在教育投入上要比中国做得合理,本文比较中西方公共财政教育投入的异同,以期提出对我国公共教育投入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合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的不断积淀、发展和演变,为我国蒙上了更加神秘的东方色彩,书法艺术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种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完美结合的产物,在经济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网络化时代,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剧烈的冲击,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得我国的书法艺术所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在这样的新时期,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应该从何而入,传统书法如何继承,现代书法如何创新,已经成为了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成为政府外交人员,没有成为一名著名记者,也没有为中美两国关系作出巨大贡献。作为中国企业中的一名西方人,20多年来,我一直在帮助中国人与难打交道的西方人周旋,处理问题,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之路是漫长的,与西方高校音乐教育相比,由于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成绩考核测评及学制划分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本文通过中西方高校音乐教育之比较探讨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汲取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及教育发展需求的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音乐及其先进理念被不断引入,与中国的民族音乐一起。越来越成为表达感情、沟通心灵、陶冶情操、推动中国文化步入世界之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餐桌礼仪一直都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文化冲突及尴尬现象,影响中西交往的顺利进行。中西方餐桌礼仪之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二是餐桌用语方面的差异,三是座位排序的方式不同。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学习和分析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澳门见到姗桃丝时.她刚从葡语国家访问归来,正在办公室忙碌着。 这位担任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办公室主任的娇小女子.有着一副东方女性的容貌.又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融柔美与热烈于一身。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商务礼仪授课中,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互补是我们常谈的话题。时到今日,在文化差异后面所反映的历史,经济,观念上的变革已是日新月异。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需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世界逐步进入美苏对抗的冷战时代,美国不仅为蒋介石打内战出钱、出枪、出人,而且对新中国坚持敌视、封锁、孤立的政策,出兵朝鲜威胁我国安全。面对这种局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11年,一方面把引进智力的重点放在苏东国家,同时也为从西方国家引进智力并与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做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出国贸学新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超过30万,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5万多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在经历留学热潮起起落落之后,尤其是美国“9.11事件”之后,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选择走向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成为出国留学热门国家。英国:吸纳留学生步伐加快留学英国升温英国在西方发达国家行列中,给世界的印象总是第二;但在美国“9.11事件”之后,英国加快吸纳外国留学生的步伐。美国伯克利大学权威人士近日预测:英国未来几年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悉:在上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