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在默会知识理论视野中,应尊重学生的默会知识,重新诠释“掌握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通过默会知识发现问题的意识并重新认识学徒制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默会知识理论是英国哲学家麦克尔.波兰尼提出的。这个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产生了巨大改变。现在这个理论已经走出了哲学的范畴,在很多重要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默会知识理论主要论点的基础上,就其在教育上产生的重要意义作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不仅依靠由显性知识牵引的育人模式,更应发挥默会知识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能动作用。默会知识观为构建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新视角。默会知识观深探知识的默会维度,确证其在立德树人场域的适用性和逻辑机理,助益于创生以人的实质自由为关照的主体逻辑,形塑以默会交往为基础的实践逻辑,彰显以道德共同体为旨归的价值逻辑。然而,教条化单向度的显性知识教学、实践性弱化的培育导向、优绩主义的育人环境,成为阻碍默会知识观作用于铸魂育人的现实障碍。基于此,重新构想默会知识观下的立德树人高质量培育,应打造多元知识共融的默会育人模式,健善以道德实践为贯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营造充盈道德共同体实践智慧的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的默会知识理论揭示出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在人和社会的生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有序协调发展的知识和文化根基,应当以个人默会知识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作为判定社会运行机制合理性的依据。当前,我们应当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的有机统一来完善理性,在人们的交往实践中汇聚默会知识,实现科学知识、道德知识、审美知识的共同增长,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汇聚默会知识和完善理性相结合,克服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现代性困境,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型的合理化社会,增强创新驱动,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相似文献   

5.
尽管魏源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观 ,但是他在知识来源、知识层次、知识类型、知识主体等几个理论问题上颇有些独到的看法 ,例如他对知识源于行动和知识始于问题的区分、对参与者和旁观者态度的综合、对客观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关注、对意见和共识的强调等等。这些见解对于今天我们理解知识观仍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我国国家竞争的重要场所单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已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在未来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一体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成为该区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探索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时我们不难发现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特别是产业知识创新的默会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共享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运用默会知识将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缺乏实效性是目前成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概述了默会知识及其转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人教学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提高成人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如果人力资本不能用于专用性的生产投入,其所有者收入会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的“效用”损失,从而保证人力资本不会滥用和掠夺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专有的“默会知识”,这种知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的生产性资源,人力资本凭借专有的“默会知识”在企业剩余分配的谈判中居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方面被视为在替代了后现代建筑的同时拯救了现代建筑,而另一方面因为其理论的内部矛盾而受到批判,问题的实质集中在批判和评价的方法上,集中在传统批判坚持明确知识而忽视默会知识,应用知识螺旋模型来重新看待这些矛盾,可以发现建立在实践和不断反思过程中的批判与评价的三个层次能够消除这些这些矛盾,从而让批判的地域主义恢复它应有的理论位置.  相似文献   

10.
魏林红 《天府新论》2007,5(6):154-156
精英教育时代的课程知识只认可作为社会精英所必须掌握的学问知识。而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职业知识、生活知识、经验等实用知识,甚至是默会知识,都应当被纳入高等院校知识体系中,用这些知识来充实高等院校课程的内容,并赋予这些知识与学问知识平等的地位。只有承认不同类型知识的价值的平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西方传统主流知识观的挑战——从默会知识论看phronesi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哲学史上,理论知识episteme支配着人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是传统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episteme为核心,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强劲的理论的知识传统。 20世纪中叶兴起的默会知识论把phronesis视为一种自主、独立的知识形态,从认识论上激活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对理论的知识传统形成了挑战。本文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出发,对phronesis作了细致的认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海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并以知识转移形式获得该公司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许多企业获得所需关键技术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并购主体要实现并购目标,对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要予以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内生性因素(知识的默会性和嵌入性);主导性因素(战略意图和知识转移能力);情境性因素(距离以及东道国);支持性因素(跨国知识转移机制、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关注度)等.  相似文献   

13.
宋南争 《学术探索》2014,(9):153-156
民族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默会知识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对临沧市临翔区创新地在教师改革中的实践探索,通过确保自我反思时间,创建"特色教师工作室",加强多元对话以及打造"发现与赏识"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一步步递进式地显现,重构,彰显,传播教师的默会知识,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科学哲学或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知识一旦得到确证就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后现代科学哲学往往把科学知识看做"地方知识"、"作为文化和实践的科学"等等.其实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都具有共享的评价标准: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集体认可,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从这个角度看,地方知识就是得到当地检验、能够解决当地问题、且得到当地认可的知识,普遍知识不过是得到了更多的检验、能够解决本地之外的更多问题、被更多的文化所认可的知识.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之间的区别无非是经验证据的多寡、解题能力的大小、认可程度的高低.普遍知识在本质上就是地方知识的自我超越.我们尊重用本民族文化写成的地方知识,但更鼓励地方知识不断自我超越,走向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英国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明确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他指出显性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之中,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就知识的个人性、默会性和寄托而言,中医知识的大部分完全符合波兰尼关于缄默知识的标准。"医者意也",可以说,中医的知识特征就包含了大量"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缄默知识。这种特性凸显了中医领域中掌握独特的个体性的"缄默知识人才"的重要性,针对中医的缄默知识的特征,在教育上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缄默知识的传承,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智力资本是企业拥有的第一战略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性要素.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是单个智力资本维度所创造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来源于智力资本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智力资本要素的耦合机理通过默会性知识与可编码知识的补充、依存以及渗透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创造与萃取的实质就是通过知识的创造、外显、扩散、制度化和应用的持续演化,促使智力资本要素之间不断耦合,提高单个资本要素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吴昕昀 《理论界》2008,(3):124-125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默会知识”一词,在今天仍有新意。科学知识由个人知识转变为客观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而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尚存疑点,现今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并非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或建构性,而是少数掌握科学的精英共同体与享受科学成果却不了解科学的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晨 《理论界》2007,4(8):172-173
本文基于“默会知识与技术创新”针对“劳动力商品”概念提出了批评。马克思及布雷弗曼事实上将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增加视为一个线性的过程。但是在“默会知识”及其在资本主义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这一视角下,劳动力商品化并非如此:一方面劳动力随着控制劳动手段(技术、管理等)不断发展而被客体化,使劳动力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必须不断地将其生产方式扩展到新领域(即产品创新),以及创新活动对于作为内在与劳动者本身的“默会知识”的持续依赖,这对于“劳动力商品化”而言,是一种抵消作用。因此,将“劳动力”仅仅视为生产过程的客体的“劳动力商品”概念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高校教师在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只有在与他人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时,才能实现自身隐性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为此,从教学与科研两大方面提出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几点策略,这对我国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日益代替了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从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审视和谋划河北的经济发展之路,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即河北要加快发展,进入经济强省行列,必须走知识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