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为创作题材。其写作风格明显地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创作倾向的影响。在《沉沦》中,我们分明地能看到日本私小说作家佐藤春夫的小说《田园的忧郁》的影子。然而,《沉沦》的“忧郁”缘于郁达夫对祖国孱弱的感触和对国家振兴的渴求;而《田园的忧郁》的“忧郁”,仅仅表露了作者个人人生的无聊,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反省和对民族危亡的忧思。正是在这一点上,《沉沦》突破了《田园的忧郁》的写作意境,实现了主题的变奏。  相似文献   

2.
"性的苦闷"被认为是郁达夫自传体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从钱杏邨1928年评论《沉沦》时首次提出开始,"性的苦闷"便被后来的研究者们不厌其烦的使用。《沉沦》是的创作,也确实与郁达夫留学日本时遭遇的"性的苦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 ,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 ,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 ,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 ,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沦》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从《沉沦》看郁达夫的性爱小说夏航郁达夫一篇《沉沦》似乎注定了他在当时文坛上尴尬的处境。系列性爱小说在文艺界面前,好象创世纪时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狼狈不堪,而又窘迫无助。尽管如此,郁达夫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自觉执著地在涉性题材小说方面走下去...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创作中以人物意识为中心,深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思索体验。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叙事小说,作者采取描写人物生活中的某个时刻及其内心活动来代替传统小说中的顺时性、直线性叙述,从而体现出这一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空间化。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在现代背景下对外在现实空间和内在想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女主人公在二种空间的融合中对世界及自身不断认识和提升的过程,并在第三空间这一新的空间思考模式中寻求其成熟与超越途径,最终探索空间作为一种探讨现代社会复杂关系的方式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沉沦>小说集为代表,从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和郁达夫不等于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方面,论述了郁达夫与其小说中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与日本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郁达夫与日本文学的关系,对于深入探讨郁达夫小说风格形成的历史渊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比较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以下简称《忧郁》),愿为郁达夫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独特的自述文体所蕴蓄的深厚内涵,折射出郁达夫的个人生活、思想变迁、文学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多重色调。以《沉沦》与《南迁》为核心文本,以郁达夫陆续写作的"创作回忆"为辅助文本,对郁达夫留日时期的自述特征进行思考。这一时期,郁达夫肯定了生活细节记录的意义,并以此为前提开始自述,致力于解决其自我认知的问题。通过对"灵与肉"关系的思考,郁达夫建立起由沉沦到新生的自述逻辑,并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典型形象:"肉体的患病者"和"精神的贫苦者"。  相似文献   

9.
重读《沉沦》──新文学特征的身影陈其强郁达夫最初的创作集《沉沦》,是在1921年10月作为创造社丛书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这是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以单行本发行的最早的白话小说集。它的出版不仅标志着郁达夫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诗情洋溢的文笔走向了文坛;而且也标...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弄得较为复杂的人物 ,无论他生前死后 ,人们对他的褒贬毁誉 ,始终纷纭不一。美其者赞为一代宗师 ,恶之者斥为颓废才子 ,更有讽其为“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靡烂的创伤来吸引路人同情”的无聊文人。然而 ,他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所拥有的读者之多和反响之大 ,在同时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无论如何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 ,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乃至整个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郁达夫早年去国 ,久居异邦 ,小说创作就开始于留日期间 ,他的第一个小说集《沉沦》中的三个短篇《银灰色的死》、《沉沦》、…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自叙体小说"的创作。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意在通过对郁达夫与"私小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释,为郁达夫研究提供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小说创作中充斥着“零余者”形象,这不无颓废主义气息的文学形象,向我们呈示的是在中国现代伦理变革过程中,现代个体从传统道德构架和文化范式中脱胎而出,寻找、建构自我的艰难心理历程的一个侧面。同时,郁达夫笔下的性描述与性欲话语表达作为中国现代伦理变革这场影响深远的价值范式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了对自我、族群以及现代伦理道德的重构。这是以一种弗洛伊德式的“影响的焦虑”记录了现代个体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美学反抗。某种意义上,郁达夫小说的颓废书写是中国现代情感伦理变革历程中的一个显著文学事件,为现代感性自我这种全新的主体模式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沈从文和孙犁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他们分别塑造了自叙者、神美者和抗战者三种纯情主人公,这三种纯情主人公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内涵。我们试图从人物审美内涵、人物原型、叙事方式和人物形象的美感形态四方面比较三位作家是如何塑造这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隐逸,是郁达夫最典型的人格特色,几乎囊括了现代隐逸的各种形式。他"隐于自然",认为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他"隐于酒色",几乎把"酒色"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隐于书斋",读书、买书、藏书、著书成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他"隐于宗教",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淡泊出世、放达超俗的佛道意识。他"隐于死亡",在"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中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超越。在郁达夫的"隐逸"中,"隐于自然"和"隐于酒色"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爱欲和自然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生命的两极。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遭遇坎坷 ,充满悲剧色彩。本文从他的文学创作、生活及为国捐躯几件事上指出他的悲剧性 ,认为他一生的悲剧也是悲壮的美  相似文献   

16.
鲁迅和郁达夫都强调日记写实的重要性 ,但在日记的内容和文体风格上呈现出巨大的反差。鲁迅对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许多大事在日记中不记或者仅隐隐提及 ,而郁达夫则详尽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鲁迅的日记简洁明快 ,郁达夫的日记优美抒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诗人气质浓厚的作家 ,郁达夫对纯思辨哲学一向敬而远之。但对尼采和施蒂纳 ,他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他不仅致力于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两位“新浪漫派”的哲学健将 ,而且他自己也从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养料。他在哲学观方面否认偶像权威 ,强调自我尊严 ,在文学观方面反对文以载道 ,主张个性表现 ,都表明了他与尼采和施蒂纳之间密切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8.
负责清理创造社出版部的郁达夫,成绩斐然,却仍被其他同人指责为“怠工”。原因就是早在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他同人们的价值趋向逐渐出现分歧,而对出版部工作重心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坚持个性的郁达夫成了社团内部矛盾冲突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东西方描写性爱的小说家中,郁这夫与劳伦斯是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两位作家。由于这两位作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这两位作家对性的主观认识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爱叙事的伦理诉求不同。这些差异的背后体现着他们之间明显的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和性爱描写现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作家之中,胡适的日记写得最多最勤也最连贯(中间只有少量的缺失),总计约在350万字左右.胡适日记的特点是:(1)丰富性,个人经历包括思想演变、社会现象包括重大事件、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尽记其中;(2)准确性,即可作为一部信史;(3)以思想札记与叙事为主,某些篇章又有一定的抒情意味.鲁迅的日记以记事为主,而且大都很简略.虽无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内心世界的展示,但它对研究鲁迅的行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由于记述简略,所以又必须将日记中的点点滴滴与鲁迅的其他文章,以及他人的记载结合起来,对某件事情方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郁达夫日记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文学”,也是作者的“生活记录”.郁达夫本着固有的真率态度,“全部揭开在大家的眼前”,为人们研究郁达夫提供了最可宝贵的未曾涂改的第一手资料.他又是用散文笔法来写日记的,许多日记摘录出来就是一篇篇绝佳的散文作品,既有议论更有情节有细节有心理活动,情景交融,形象生动,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