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的,而这一状况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德国柏林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庋藏清末《长春府农安县地舆全图》,对清末吉林农安县下的行政区划有细致描绘,注明了县下十二社的名称、乡约和社总的姓名、交通道路以及各社的界线,为探究晚清东北地区县下聚落的性质与空间分布提供新证。清末农安县下政区体现出地域集聚与犬牙相入的空间分布特征,这是上层制度设计与基层生活实际共同促成的结果。清末民初的县下驻防与地方自治,也进一步凸显了农安县下政区近代转型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3.
曾大兴 《学术研究》2006,(5):110-116
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分布经历了一个由北而南的转移,唐五代时的粤北,宋、元、明、清、近代的珠三角,曾先后为文学家的分布中心;就粤北、粤西、粤东和珠三角这四个地区来讲,其境内的有关郡、州、路、府之治所,则是文学家分布的亚中心。文学家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变化,有其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而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广东文化之所以能在唐宋时期显露生机,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一是得益于自秦汉以来的由北而南、由西而东的经济开发,二是得益于北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三国以来北方“谪宦”和“流寓”的影响,三是得益于宋代以来处于全国先进行列的官、私教育。  相似文献   

4.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价值功能体现出一种现代性的转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唐宋词选与时代文化政治意识、社会历史语境相低昂;唐宋词选整体呈现出选心、选型、体例等的历变过程与多元化色彩;且随着词体创作的式微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唐宋词选指示门径的功能弱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突显,与此相应,唐宋词选的体例根本上也发生了由重选到重释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安多民族聚居区作为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西南接壤西藏,成为清代中央政府掌控西北番民、安抚西藏及新疆的战略地域,也是治理西藏的要冲地带,因此其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行政设置也变得头绪纷繁,但也有规律可循。无论政区设置如何多变,民族地区的稳定仍是这一时期行政设置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赵龙 《北方论丛》2012,(5):66-69
改置县级政区,是宋代统治者为加强地方控制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宋代县级政区,或由乡、镇、寨、巡、场等升格而来,或因省并旧县而得,或以废州、军降格而成,凡此等等.改置的基本程序,从决定层面看,一般是具有闻奏资格的臣僚提出奏请,由尚书省具题请旨,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下诏逐级实行;从执行层面看,具体施行事宜由府、州在路的监督之下进行.改置后,县级政区设置更加合理,有利于促进县域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民情风俗.  相似文献   

7.
政区变动是国家政治谋略和地方行政治理的缩影.光绪三十年的苏淮分省既是清初江南分省的延伸又是民国江北行省设置的动因,故而,探究苏淮分省问题就更加重要.地域形胜、政治谋略和税赋问题是晚清苏淮分省的主要因素.对其分省原因的探讨,不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晚清政府以政区分治挽救危机的举措,而且能更深入了解国家在地方行政治理过程中政策的整合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韩是近邻,两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书同文”,文化交流便利.唐宋以来,随着交往的密切,很多唐宋词被传播到了韩国,对韩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韩国文人对唐宋词的接受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多采用联章体,二是步韵,三是效体.他们在词的创作实践中,既与唐宋词原作相互呼应,也有自己新的发展,经历了由模仿到自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礼堂 《江汉论坛》2022,(10):95-105
陇西走廊是青藏茶马古道上的关键区域,对于古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陇西走廊自先秦至宋代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表明,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主要是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之间的矛盾;青藏茶马古道的开通促使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青藏茶马古道的四大支柱——经贸交流、政治沟通、宗教交往、民族融合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得以形成。陇西走廊民族关系的转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缩影,凸显了西南茶马古道的民族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文军 《新疆社会科学》2012,(5):122-128,152
1995年以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快速增长,但是支出力度不够,地区差距比较大。人均支出方面,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口大省低于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支出增量分配上,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分区域看,区域间差距是主要原因,主要由东部和东北地区造成,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建议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定《转移支付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增强中央政府责任,建立公共服务国家标准;整合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化供给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曾说,国家的职能之一就是“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行政区划(简称政区)就是这样的地区,它是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在地域上的体现。政区划分得当与否,不单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政区的改革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区由国家立法所创置和变更,有其可变性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政区又有承继性这一重要特征。政区一经划定,往往能长期稳定下去,甚至旧的国家机器  相似文献   

12.
唐前传记文主要包括史部的史传、杂传和集部的行状、碑志.唐宋时期,史部杂传数量大幅下降,而集部传体文日益增长.唐宋传体文体制可分为正体和变体两大类:正体之传恪守"纪一人之始终"的规范.但也有变化;变体之传又可分为自传、讽喻传、拟人传、传物、传奇等类,拓展为全新的杂文文体.唐宋传体文流变过程中.古文家是主要推动力量,变体、破体是其内在动力,而增强文学性是其主要趋势.唐宋传体文流变为元明清传体文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理沿革的科学称为沿革地理学,它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历史上疆域政区和城邑山川名称的演变,包括历代政区建置的演变(“沿”与“革”),政区治所的变化,政区疆域的变化,城邑等地名的变化和所在位置,山川名称的变化,等等。弄清地理沿革不仅是研究历史的基础与前提,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各地都在编纂地方志,要写好地方志,也必须首先弄清本地区的地理沿革,而且地理沿革本身就是地方志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地理沿革同研究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本文拟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笔者个人在实践  相似文献   

14.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非凡成就,但地区差距显著.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探索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新趋势.利用泰勒指数与基尼系数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结构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1)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总体上以1990年为时间拐点,呈现"U"型变化,但是2003年后又呈现缩小趋势.(2)东中西部地带之间的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3)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地区差距形成主要因素.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但其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地区差距正演变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5.
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展.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地区口岸经历了一个持续变迁的过程,影响这一变迁最基本的原因当推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河、江、海综合作用下水道变化的结果.但不论如何变迁,江南地区之口岸皆具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双重功能,皆具相当的规模及腹地辐射能力.在江南口岸的变迁过程中,政府以及市场具有同样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琳 《兰州学刊》2003,(6):41-42
国际货币体系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后 ,又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 ,是与不同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直接相联系的 ,它既是国际斗争的重要场所 ,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它反映了当时的国际主导力量和大国的霸权地位 ,并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同时它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晋学"应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不同时代的历史地位与政区演变特征,"晋学"研究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重心。如先秦时期三晋历史与文化研究侧重于自然环境与华夏古代文明、三晋发展与华夏民族形成等重大课题;秦汉至宋元时期并州民族与区域研究的核心在于北方民族迁移与王朝政治格局发展的区域性考察;明清以来山西社会研究则集中于由人口大迁移、自然灾害以及商业兴盛所引发的山西区域社会的剧变及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15、怎样认识当代世界的基本格局?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的基本格局是以美苏为主要对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这样一个总的格局.在这个总格局中,多极化趋势在增强,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但美苏两极仍在起主导作用. 第一,美苏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美国的“相  相似文献   

19.
改革期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分析表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在物质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距是改革以来两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存量则表现出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是把握好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各地区科技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各地区金融资产运行条件差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结论如下:地区科技水平不仅从科技研发、科技运用、科技制度路径三条具体路径对金融风险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实践中两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其金融风险形成与本地区科技水平的关联性越密切;不同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与地区科技水平相关性的正负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