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华当代小说和诗歌,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倡导"爱国主义"而为政治中国送行,七八十年代在彷徨与焦虑中不知情归何处而本能地召唤文化中国,到90年代的文化反思对传统进行的批判与重构,在不同的文学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中国文化取向.它们在不同时期所折射出的主体文化认同与心态也迥异,必须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与解读,同时紧扣社会与政治语境的发展和变化,才能见出真章.主观与客观因素牵制着马华作家的文化意识,但是他们对于祖辈文化的微妙情感与背离却总是循环而往复、藕断又丝连.其文学文本在叙说这种复杂的文化情境时,经常流露出一种低沉与沧悒的情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以中文书写、创作主体与接受群体又绝大多数是华人的文学系统,马华文学的确很难摆脱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自然也受到“中国”的影响,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它无法)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中国情结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群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多数表现出作家对中华文化丝丝缕缕割切不断的牵连。不同的是,有的流露于言谈举止、气质神采之中,而有的则化成字里行间的情愫。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新时期“寻根文学”思潮与当代台湾的“乡土文学”思潮在主导的创作思想中都具有注重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学“民族性”和“观照民间”等近似的理论视角。并且,二者各自的代表作中人性主题、国民性主题和现代性主题均呈现出人文关怀与国民性探索等两岸新文学共有的精神流脉的传承,以及两岸迥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文学文本中现代性元素的多种耐人寻味的面向。  相似文献   

4.
微型小说无论从形制抑或内涵方面,处处体现其"微"特点。考察近年来马来西亚华文微型小说,呈现出三个特点:其美学特征在于"微摄"与"微雕";其美学品格属于"微讽"与"微笑";其美学内涵则堪比"南洋镜"、"万花筒"。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上创作最丰硕的十年,期间文学变迁非常剧烈。这种嬗变主要体现在文坛世代更替与文学范式转换两个方面。从90年代开始,新世代作家逐渐取代中坚一代作家成为马华文坛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当代马华文学也进入了范式转换的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散文、诗歌、小说、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变上。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文学现象 ,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人类文化思想史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本身等已经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 ,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 ,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奠定了现实文化基础 ,这两种基础构成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主导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乡土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的新一代知识者已走出其民俗社会的传统背景,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民俗美感的诞生与新的文明背景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与现代文化的历史联结与审美关联,亦即乡土文学产生的美感条件与历史条件是现代中国的文化起点与文明诱因,其美学意蕴与文化实质是对传统社会尤其是民俗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文化思潮其背景深处的新的文明要素是关于国民性主题的思考与现代文明的建设,审美内核是现代民俗美感。乡土文学固然表现了地方特色与风俗画卷,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对此所采取的批判态度与反思视角的现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温瑞安、傅承得、何启良等五、六字辈马华诗人的笔下,"中国"这个客观存在的地理空间在马华诗歌的艺术想象中具备了文化地理学的"地方"意义。"江南"与"塞北"意象系统的构建让马华诗歌获得了认知、感觉并想象地理"中国"的物质实体,"古装策略"与"戏剧策略"下古典而浪漫的场所精神又是马华诗歌想象地理"中国"的灵魂。归根结底,马化社会中由记忆与认同所组成的感觉结构决定了马华诗歌对地理"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批判主题和回归主题两大主题群落体现着乡土文学创造的理性精神 ,内蕴于文本世界的理性内涵 ,它包涵以“人”为本位的人道主义精神、崇尚科学文明的现代精神和对本土化思维方式的认同三个方面。民间理性为乡土文学的民族化进程注入了浓郁的哲学文化意味 ,呈现着民间话语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0.
马华新文学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近年来受到批评界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以中文书写、创作主体与接受群体又绝大多数是华人的文学系统,马华新文学的确很难摆脱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对新世纪马华新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中国性的多种面貌进行探讨,从马华新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中华情结和汉字的文化示意作用三者中挖掘马华新文学与中华文化的血缘关系,借以促进中国新文学与马华新文学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乡土文学在其产生、发展的道路上,走过了艰难的岁月,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时至当代,以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为载体的乡土文学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制约,遭遇瓶颈、经典匮乏,为其寻谋发展出路成为作家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只有回归民间、关注民生,升华作品内在的主题表现力,深化乡土文化的审美体验,将乡土文学的表现手法加以创新,才有实现当代乡土文学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京派乡土文学主要秉承了前现代文化资源,并从这一文化资源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空间上,京派乡土文学的向度是指向乡土的,对乡土尚未遭受现代化侵袭的人性的美与爱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讴歌;从时间上,乡土文学是指向过去的,“回到过去”是它的总体情感倾向。这一切既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又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反思。从当下的文化立场看,京派乡土文学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现代文化的同时,已经不自觉地具有了后现代文化价值,并与生态批评产生了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百年中国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小说写作的主流也是以乡土小说为主。 “五四”以来至1979年,农村小说所构建的形象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界对包括世界文学在内的文学经典,有一个再确认的过程,曾经被否定的世界文学经典重新被认同。90年代以来,先后发表的《白鹿原》、《受活》、《白豆》、《秦腔》、《空山》等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马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出现了,但那时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创作潮流.50-60年代是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盛时期,其理论与创作都有长足的进展.70年代以来,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逐渐应用于现实主义创作之中,展现出新的面貌.它对于马华文学创作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浪漫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 ,呈现为以现代与传统审美意识审视民族民间生活的两类作家作品 ,“寻找精神家园”构成了这些作家作品总体的深层意象和浪漫精神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地域色彩是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土地"在乡土文学中既是故事展开的现实的物质背景,更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乡土作家必须立足乡土又超越乡土,才能开掘出作为人类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生活的深刻而普遍的意义。新时期的作家应以开放的姿态,从文学观念、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诸方面广泛学习借鉴,坚持民间立场,有深度地揭示乡土中国的"乡土"、"乡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曲折的嬗变,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迎来了自己的60华诞."乡土文学"这一批评概念在60年(乃至整个20世纪)研究中起伏升沉、几经变迁的历史向我们昭示:一种题材文学的研究历史,始终紧紧关联着一时代政治、文化的流变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而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也在变动曲折中,被不断地修正、确认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论乡土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仅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乡土文学的话,可以说乡土文学的价值被遮蔽了,有必要超越地域文化的域限拓展到人类学的视野,只有在人类学的框架内研究乡土性文学才能彰显其价值意义。人类学的兴起催生了乡土文化意识,为乡土性的文化探求奠定了学理基础;在乡土的文学表现中,自觉地体现了超越地域文化的人类学意识;乡土文学与人类学有内在的关联,结合点是审美性。  相似文献   

19.
20.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沈从文乡土小说是典型的一类,其创作因意识形态几度沉浮,却在西方得到高度认可与传播,继而引发国内重读。中国乡土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树立民族自信,持宽容与理性心态,挖掘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乡土文学海外传播虽有先天局限性,但中国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仍需重视与保留,这既是客观审美需求,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民族差异性正可以彰显乡土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