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徽州社会科学》2010,(1):65-65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10,(2):F0003-F0003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  相似文献   

3.
黟县西递镇西递村山清水秀,古韵盎然,拥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其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村落景观,赢得了“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千年的雨雪风霜侵袭,使很多建筑外墙剥落、内部损毁、岌岌可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古民居的保护成为西递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西递位于黟县城东8公里处,距世界闻名的黄山风景区仅41公里。境内山青水秀,古韵盎然,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重点风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10,(7):13-15
西递村 西递村:黟县碧阳镇东南8公里,现有386户1212人。村落形态完整,保存有古民居224幢,古祠堂3幢,古牌坊1座,古桥梁3座,古街道、巷道、水口环境基本保存完好。2000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黟县是徽商、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保存了明清时期几千幢古民居和数十个完整的古村落。历届县委、县政府在抓好古民居保护的前提下,把它作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宝贵、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科学合理加以利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特兰先生说:“我很少见到保存如此好的古村落,你们所制定的政策非常好,值得我们推广”。  相似文献   

7.
去年,市委、市政府在深人调研、反复筛选、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此项决策的实施,对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繁荣先行区”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是名副其实的传世工程、民心工程和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8.
吴雪颖 《徽州社会科学》2010,(9):F0003-F0003
黟县西递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建设。西递景区售票房改造工程是提升西递旅游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该镇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改造景区售票房,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在满足旅游服务接待功能的同时,力求做到小而精致,美而大方,体现西递古民居建筑特色,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票环境。  相似文献   

9.
黄山市委、市政府从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在反复筛选、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决定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正如市委书记王福宏同志指出的,徽州古民居建筑是最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之一,是最具生产力的经济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徽商故里大酒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酒店依市区的风景名胜“仙人洞公园”而建,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闹市幽静的典雅空间。酒店交通十分便捷。距离黄山火车站仅300米。距离屯溪汽车站仅500米,距黄山机场3公里,距徽杭、屯黄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酒店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四星级标准投资改造。服务设施齐全.集餐饮、客房、休闲、艺术表演于一体,是黄山市委、市政府对外接待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徽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这是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四区”建设的具体举措,是提升黄山品位、壮大旅游经济的有力抓手,是传承徽州文化、保护历史遗产的最佳途径。它对徽州文化的传承、城市魅力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民计民生的改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时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徽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所属区域环境中,使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亲临黄山视察,指出了“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黄山旅游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1989年黟县宏村镇旅游业开始起步,依托黄山旅游优势,通过十几年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创业,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按照“调整产业结构富民,发展旅游经济强镇”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1979年7月11日至1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了黄山,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以下简称黄山谈话)。黄山谈话直截了当地把“发展旅游”同“发财”联系起来,明确强调黄山旅游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其实质是要让世界了解黄山,把中国旅游业的牌子打出去。黄山谈话,既是邓小平旅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村落、古民居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是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力度,使徽州古村落、古民居这一文化历史遗存得以有效传承、永续利用,根据《黄山市“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25周年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黄山旅游的新局面。在“打响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口号的指引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引导下,几代黄山人在为黄山的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拓宽黄山旅游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安徽省省长王金山来我市调研时指出,加快黄山旅游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明晰发展定位,跳出黄山看黄山,跳出旅游抓黄山,大力发展配套经济,放大黄山功能,努力把黄山打造成“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05,(4):38-39
西递古村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地方文化积淀深厚的古村落,现状人口1000多人、房屋300余幢,基本保持明清时期的风貌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4月29日召开的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领导组会议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百村千幢”工程领导组组长万以学同志就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整理刊登,以供大家学习领悟。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黄山市,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也是中国现代旅游的发祥地。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发表著名的“黄山谈话”,黄山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安徽旅游的龙头,跻身全国旅游“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