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平凹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对女性的体悟、思考和关注。从早期商州文学中的传统农村女性的形象,到《废都》中的世俗化的欲女形象,到《高老庄》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想型女性形象,在这个嬗变过程中,贾平凹努力追求抒写女性的本真生存状态。但是贾平凹始终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致使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避免地打上男权思想的烙印。所以这些女性形象只是男权思想的产物,是贾平凹审美理想的再现,而非女性的本真形象。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和池莉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本位主义立场的矛盾。贾平凹的作品体现了很浓重的男权意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被男性欣赏,或依附于男性,她们无论被作者赋予怎样的性格与命运,最终都失去了自我的主体性。而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人物,文学创作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她的作品多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用自身独特的感受来描写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描画她们勇于同命运抗争的自主性格和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海峡两岸女作家的笔下,女性情人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痴情女子,深陷感情的漩涡难以自拔;二是欲望女人,或为释放性欲而放纵自己,或因金钱、权势而出卖青春和肉体。此外,还有一类事业有成的女性,仅仅为了弥补感情的寂寞空虚而不得不去做情人。尽管这些女性性格各异、境遇有别,但是大多数都是依附于男性,缺乏独立意识。在她们身上,既反映了女性精神成长历程的曲折性和艰难性,也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两类女性形象:“神化”的女性和苦难的女性。“神化”女性的“美”虽然满足了作家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梦想,但在现实中,她与苦难的女性具有相同的人性本质。她们的生存悲剧根源于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缺乏自我意识、人格意识。这种梦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作家情感和理性的内心冲突。由此,沈从文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他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启蒙意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末,"五.四"运动已过去将近十载,女性在民主思想启蒙下觉醒,勇敢地向封建礼教的网罗冲击,强烈追求自由平等,并意识到作为女性本身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了女权主义的苗头。但对受了几千年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而言,这只是一种趋势,在彭家煌的小说当中,充分展示了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不同女性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一个"大而破"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主要有被扭曲的疯狂变态女性和为谋生而谋爱的女性两种;张爱玲洞察和把握女性生存状态的高超能力,主要缘自于她的家庭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泾渭分明;政治与道德、外表与内心简单浅薄,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 ,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 ,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变化的 ,由单纯走向成熟 ,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小说建构了独特的乡村共同体世界。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空间发生时空分离与脱域,传统乡村共同体面临地缘冲击、精神观念和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困惑,但是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和理念智慧对于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找到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耦合及共融路径。对于共同体内的人物,贾平凹以一贯的慈悲怜悯用回乡的形式尝试救赎,暗合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回归性”发展战略。通过乡村振兴与治理改善,美丽宜居的新时代乡村形象对于建构立体多面的当代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形象是“无名”的,体现在《秦腔》当中尤为明显。女性的“命名”在贾平凹的小说当中一方面与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美与丑”相关,另一方面与女性在乡村与城市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密切联系。而作家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游离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为乡土世界的配角与城市的主角,女性承担了构筑现实与文学世界的责任,但在作家笔下,或许正因为对女性/城市的矛盾态度,造成了文学世界中现实“情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贾谊述略     
西汉早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其学说兼有儒、道、法三家思想,这与其学术师承源自荀子有关。在政治思想上,贾谊主张:君主自身修养应实行道家的“虚静”、“无为”;君主治理民众应实行儒家的“仁义”、“民本”;君主对待朝臣应实行儒家的“阶级”、“礼治”;君主控制诸侯应实行法家的“集权”、“削藩”。在学派归属上,从批评汉初推行的“无为”政策看,贾谊不属于道家;从指责商鞅捐弃礼义,导致世俗日败而乱至看,贾谊不属于法家;从重视“礼治”,要求君主尊士爱民看,贾谊属于儒家。贾谊虽年三十三而终,但留下不少著作。不过,贾谊著作遗失颇多,至今存者仅有《新书》五十五篇,赋五篇。  相似文献   

12.
贾谊述略     
西汉早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其学说兼有儒、道、法三家思想,这与其学术师承源自荀子有关。在政治思想上,贾谊主张:君主自身修养应实行道家的"虚静"、"无为";君主治理民众应实行儒家的"仁义"、"民本";君主对待朝臣应实行儒家的"阶级"、"礼治";君主控制诸侯应实行法家的"集权"、"削藩"。在学派归属上,从批评汉初推行的"无为"政策看,贾谊不属于道家;从指责商鞅捐弃礼义,导致世俗日败而乱至看,贾谊不属于法家;从重视"礼治",要求君主尊士爱民看,贾谊属于儒家。贾谊虽年三十三而终,但留下不少著作。不过,贾谊著作遗失颇多,至今存者仅有《新书》五十五篇,赋五篇。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创作心理是一个自然发展变化的过程,受到他的生存环境、性格、爱好、人生际遇以及审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自卑是他心理状态的一个显著特征。贾平凹在超越自卑过程中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他的小说文本的生成动因,也是我们打开其文学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贾敬、贾赦、贾政兄弟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绚丽多姿的《红楼梦》人物画廊中,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都不算是作者着重描写的人物形象。可是,他们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分别代表着封建末世不同的贵族类型。贾敬崇尚道教,逃避现实;贾赦贪婪残暴,荒淫无耻;贾政则是封建社会正统古板的士大夫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进程中,上层贵族的种种心态、性格及其命运。  相似文献   

15.
论贾母     
贾母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宁荣两府,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身上又具有善恶兼备的复杂性格,在慈祥、宽厚、亲切、开朗中,可以发现其凶狠和无情.她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化身,但也不乏人情、人性。这个人物给我们带来了丰富而多样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从女性构型看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施蛰存小说女性构型的变迁,可见施氏小说的女性意识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的嬗变:对初恋情人梦幻式依念,对妖妇魔女的厌恶漠视,对受压抑苦闷的女性寄予同情,显现了作家由维护男权到倡导人性、由传统到现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亦舒小说把女性意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其女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平等的两性关系、反父权的思想、姐妹情谊的书写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基于亦舒的个人经历、香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因素。这种女性意识使其小说在当代女性文学中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文革题材的新作《古炉》塑造了霸槽这个乡村造反派的典型形象,把造反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演绎得细致入微,体现了作家对历史、人性和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霸槽的精神、行为特征使其与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贾平凹以往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发生了深刻的谱系联系。  相似文献   

19.
从陈烨、李昂、施叔青三人四种小说入手 ,考察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中的涉性题材 ,如何把性的问题与政治问题融合起来 ,使两者在情节、意象与象征、文学体例、作品意旨等多个层面上交互渗透 ,发展出自成一格的政治论述风格 ,说明个人的性行为其实是被国家、政治、法律、社会等所左右 ,欲望的主体羁绊在意识形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