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艳丽 《现代交际》2011,(10):195+194-195,194
"为什么我们的高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老先生为中国人留下的设问。钱学森之问勾起了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本文从学术自治、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国高校培养杰出人才需要努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学形象建构的一种媒介,校徽以其独有的特点成为了多模态意义建构的典型载体。本文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为理论基础,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选取中英十大名校校徽作为语料,分别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方面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来探讨中英名校校徽生成意义的异同,试图解释视觉语法在分析校徽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曲晓春 《现代交际》2010,(12):172-172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思维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而数学思维教学与思维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新课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将越来越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设计师鲁迅     
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应设计师的这个身份,鲁迅最著名的作品要数1917年8月完成的北京大学校徽。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稍有名气的鲁迅,眼光可谓独到。他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辞世,那个由他发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了一个被人广泛关注的“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在这个“钱学森之问”的前面似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先行解决,这就是何谓“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应该说,钱学森的超人天赋有来自他母亲的遗传。  相似文献   

7.
<正>1945年3月,德国投降前夕,阿诺德将军向冯·卡门建议:"为什么不去趟德国,亲自考察一下德国到底在研发上进展到了哪一步呢?"冯·卡门希望钱学森可以同行。作为调查小组中唯一一个外国人,钱学森依然拿着中国护照。钱学森担心,当欧洲使命结束后返回美国时,移民局  相似文献   

8.
黄志澄 《老人天地》2014,(10):28-28
在钱学森生前的客厅里,挂着郭沫若亲自手书的一个条幅,上面写的是郭沫若亲自作的《赠钱学森》一诗,全诗如下: 赠钱学森 大火无心云外流, 登楼几见月当头。 太平洋上风涛险, 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篱归故国, 参加规划献宏猷。 从兹十二年间事, 跨箭相期星际游。  相似文献   

9.
"你们看我的形象和其他人不一样吧?我是搞核武器的!"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吴玉琪大校说。全场顿时静了下来。吴教授没有一根头发,穿着军装站在清华大学三教的讲台上,下面坐着200多个清华大一新生,  相似文献   

10.
侯涛 《老年世界》2010,(7):10-11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举国齐哀。而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在65年前,还在美国深造的钱学森曾追随导师冯·卡门前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线,为美国军方搜寻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人体特异功能经历了风风雨雨,在钱学森、张震寰等人的支持下,走出沼泽,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终于使被视为异端邪说的人体特异功能登上了科学的大雅之堂。钱学森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人体特异功能、气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已过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留给我们的“钱学森之问”。要解答这一问题,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弄清楚何谓“杰出人才”,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或标准?即需要对其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3.
“钱老,您好。春节就要到了,我今天特意来看看您,给您和全家拜个早年!”2008年1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家中,俯下身子,握住钱学森的手……  相似文献   

14.
没啥想啥,想啥吆喝啥,不过,吆喝最多的也往往是最缺的。若问大学缺什么,最一致的意见可能是“创新”这俩字。钱学森去世前最后一次谈话是有关科技人才培养问题。钱学森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创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余玮 《老年人》2004,(3):26-27
2003年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92岁生日。这位“中国导弹之父”,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和妻子长达56年的至爱深情却鲜为人知。让我们见识见识他的情感世界,去感悟一代科学巨匠瑰丽多彩的人生吧。要说钱学森和蒋英的缘分,还得从他  相似文献   

16.
《中外书摘》2011,(3):58-58
作家叶永烈在完成《走近钱学森》后,听取了多方意见,专赴北京、杭州等地补充采访了钱老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同事、学生等三十多人,获得了珍贵的独家资料,形成了65万字,照片三百多幅,内容更加丰富、扎实、生动的新书《钱学森》。  相似文献   

17.
柳哲 《当代老年》2013,(8):37-38
潘杰是浙江浦江县人。年届八旬的他与大科学家钱学森曾有一段不解之缘。1988年,潘杰在浙江展览馆工作时,偶尔看到钱学森的一段讲话:“参观展览是人民所喜欢的一种受教育方式……所以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办展览馆是件大事……为什么展览就没有一门展览学?”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31日,深秋的北京满地落叶,98岁的钱学森走了。众多北京市民涌向北京的航天大院,悼念这位中国的科学巨匠。  相似文献   

19.
虽然国内仍然有不少人对"中国模式"持批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改革的伟大成就已经成为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解释这种成功,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自去年以来,《社会观察》刊发了一系列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文章。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先生是国际知名学者,过去几年来,在多个国内外场合,对中国模式都有过精彩的阐发,引起各方面关注。本刊对汪晖教授进行了采访,就中国模式的由来、中印模式对比、中国模式的改革等话题做了系统讨论。由于全文较长,因此本期只刊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将在下期刊出,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0.
钱学森先生走了,却留下一道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触及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感到困惑: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的经费,为何高等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其实,中国高校并不是没有改革。如果我们仅仅把改革理解为对原有事物与现象的改变的话,高校改革并不缺,而且其幅度之大、程度之猛烈,实乃“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