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人。他生于中国杭州,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1919年,他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领导校务达27年之久。1946年。他在周总理的推荐下,当了美国驻华大使,在主客观因素的支配下,做了一些中国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惹得毛主席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他回美国后,孤苦伶仃,晚景十分凄凉。去世后留下遗愿,希望遗骨葬回中国。去年11月17日,中国政府和人民满足了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安放在故里杭州半山安贤园……  相似文献   

2.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3.
孙蝶平 《老年人》2012,(11):42-43
司徒雷登是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但他热爱中国,一生大部分时间以中国为家。司徒雷登在中国办了27年教育,是燕京大学的创办人。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燕大之父司徒雷登的父亲是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与创建杭州育英书院,1908年被委派到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  相似文献   

4.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南美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张东亮 《职业》2013,(1):78-80
他是个"数学男",却因喜爱美食而阴差阳错开了家小餐馆,如今无论在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或巴黎、法兰克福,到处都能看到"熊猫快餐"的标志,他的连锁店有1400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为2.1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他还发誓要用中式快餐横扫世界餐饮巨头麦当劳、肯德基。日前,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2年全美400大富豪排行榜,他就赫然名列榜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在异国巧妙掘金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林永健成了电视荧屏上的"一线红人",可谓火爆异常。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在小品《开锁》里扮演了一位开锁匠,更是让人记住了这位丑星的精彩表演。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自称长得对不起观众的丑演员,却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妻子曾做过他的"红娘"。  相似文献   

7.
陈元 《女性天地》2011,(6):22-24
近日,一部名叫《借枪》的热播剧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剧中那个叫加藤敬二的"日本鬼子"冷血、残忍、阴险、狡诈、神经质,让人恨得咬牙,大家都觉得这个日本鬼子迥异于以往影视作品中传统的"日本鬼子",更真实、可信。这个"日本鬼子"的扮演者是日本演员涩谷天马,他的名字虽不为中国观众所熟知,但他却演过很多有名的影视剧:《叶问》、《生死线》、《斗牛》……而且他还是一个最爱和平的"鬼子"!  相似文献   

8.
陈远 《中外书摘》2007,(8):19-22
1918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踌躇满志地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42个春秋。他有理由踌躇满志。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以来的活动以及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也使他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王红娟 《现代交际》2013,(11):74-74
女性,在父权社会的旧中国,作为"他者",受到"边缘化";在美国,性别和种族上遭受着"双重边缘化"。在描写女性主义主题上,谭恩美的《喜福会》是一个绝好的代表作。《喜福会》从女性的视角来描述东方的"边缘化"到西方"双重边缘化"的历程,因此也必然凸显了在跨文化中形成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0.
鲁礼敏 《老年人》2011,(5):26-28
在当代哲学界,李泽厚曾经"红极一时":上世纪50年代,在"美学论争"中,李泽厚尚未"而立",已成一家之言;70、80年代,蛰伏了20年的他一气写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思想史论》.  相似文献   

11.
司徒雷登是近代来华重要的美国人,他生于中国,事业发展在中国.可以说近代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像司徒雷登那样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与中国的交往之深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正因为如此,他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与司徒雷登交往的人士中,就有像蒋介石那样对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那么,他们二人发生交往的机缘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同乡情缘、宗教信仰和事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0月,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他把在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现场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沙博理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7年前,刚过30岁的沙博理先生,带着身上仅有的200美元和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只身来到了上海。没想到就是这一举动,使他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这位纽约出生、美国名校毕业的美国青年,被中国文化吸引来到中国,迎  相似文献   

13.
程鹏翔 《职业》2014,(13):39-39
李广,西汉时期名将,骁勇善战,在与北方匈奴作战中屡立战功,素有"飞将军"之称。王昌龄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便是说他。《史记》中记载,李广人高手长,天赋异禀,善于射箭。有一次李广出外打猎,将草丛中的石头误认为是老虎,一箭射出,箭力如神,把箭镞都射入石头之中,可见其力量之大。但是,这位驰骋沙场四十余载、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的传奇飞将军,在职场上却郁郁不得志,《滕王阁序》中就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句。至于为何"李广难封",后人众口不一。  相似文献   

14.
使用筷子对中国人来说是本能,对外国人来说却是"技能"。中国人从没想过把筷子当成一种"先进工具"上升到一种理论高度去使用,但美国人却能弄出一个筷子使用"说明书",让食客在吃中餐的同时充分体会里面的"中国文化"。一次,我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市中心一个餐馆吃中餐时,竟然看到桌上的筷子用一个红色的小纸袋套着,袋子上还郑重其事地画着示意图。早就听说国外很多中餐馆都提供这样带"说明书"的筷子,  相似文献   

15.
正1司徒雷登来找孙传芳,孙传芳问他一个外国人干吗跑到中国来教育中国人。司徒雷登说:"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我要把全世界的文化同中国文化相整合,产生一种新文化。"孙传芳问:"那你来找我又是为何?"司徒雷登说:"向你筹集捐款。"孙传芳说:"日后再说吧!"几年后,孙传芳想把儿子送进燕京大学,就去找司徒雷登。司徒雷登问:"总司令找我有何贵干?"孙传芳说:"让我儿子来燕大读书。"司徒雷登说:"日后再说吧!"孙传芳说:"这次我给你两万美金。"司徒雷登说:"那就让他来吧……要现金啊!"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职业》2011,(19):20-23
一曲《五星红旗》让刘媛媛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红旗歌手",一曲与成龙共同演绎的国庆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又让"红色浪潮"席卷大江南北,让她多了一个"主旋律歌手"的称号。近日,《国家》又获"唱响中国"最受欢迎的歌曲。《五星红旗》飘扬大江南北刘媛媛出生在彩云之南,生长在歌舞之乡新疆,那里绚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17.
蒋子龙 《老年人》2004,(1):18-20
冰凌何许人也?他是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强磊出版社及《东方》杂志总编辑。如此简单地介绍一下,很可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位仁兄随大潮去美国寻梦,如今美梦成真,不乏传奇色彩。我没有问过冰凌,他现时仍在梦中,还是梦已醒  相似文献   

18.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在毛泽东逝世的三十多年后,在如何评价他的政治遗产上,中国的左派和右派正各执一词。这种肤浅的二分法,笔者无法苟同。事实上,当下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派",更没有所谓的"右派"。中国思想界的主体,不过是形形色色左翼思想的芜杂混合。所谓"自由派"、"新左派"的对立,不过是左翼阵营的内部分歧。  相似文献   

19.
记者日前获悉,作为"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的牵头部门,住建部正抓紧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起草完成后将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订。据了解,"条例"草案拟对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退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路径进行规定。(《中国经济网》4月8日)在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度,不论贫穷贵贱都应"居者有其屋",居住权应当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20.
论语     
"中国人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近段时间,中国的一系列社会焦点事件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眼中,中国人做事要名利双收,理财最好能一夜暴富,已经变得没有从前的耐性。"如果中国可从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中吸取任何教训,那就是中国必须停止实施导致外汇储备继续扩大的政策。"——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余永定在《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应尽快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以阻止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膨胀,并避免对其美元投资造成"毁灭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