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妈”教育震撼美国社会7岁的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这种教育子女的方式在中国少数父母的身上可以看到。但是,前不久,这种苛刻的教育方法被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写在介绍自己育儿经的一本书上,这本名为《虎妈战歌》的书籍一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讨论。如今,“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各种讨论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写一本《美国上中产阶级民居》的书,我一直在搜集美国上中产阶级的生活资料。但在对自家经济状况讳莫如深的美国,作为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你如果要想进入这一阶层的生活并为之拍照该是多么难,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就这样,在理论和文字工作大都完毕后,这部书就搁浅了。我的室友,  相似文献   

3.
启霞 《老人天地》2013,(5):16-16
几年前,一本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写的《虎妈战歌》,介绍她用严格的教育方式和妙趣横生的教育方法,把两个女儿教育成人的故事。它颠覆了慈母的传统,在网上引发了“虎妈”“狼爸”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蕉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香蕉人"的本意是指"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但在现实社会中,"香蕉人"泛指具有"外黄内白"、"外中内西"人格特征的年轻华裔."香蕉人"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成为两头够不着的"边缘人".年轻的华裔不应该做迷失的"香蕉人"、"边缘人",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根.在海外大力弘扬中国文化,需要全世界的华人共同努力.营造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让"学习中国文化"成为年轻华裔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对于美国华裔中知名从政人员的从政历程进行剖析,从中找到他们的共同经历和特征,为美国梦的实现,找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借此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华裔女士冯雅卿,是一位“张海迪式”的华裔姑娘。她是广州市39中的毕业生,移民美国后,遭遇严重车祸,下肢瘫痪她自强不息,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完成学业,在加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且在加州政府部门就职。她还学会开小汽车,学会在水中游泳,并且和…一位白人青年结为伴侣。她的整个故事,是华人在国外奋斗拼搏并取得成功的又一生动、典型的事例。下面是她亲笔给本刊写来的自述稿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模式也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问题。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学界存在赞成论否认论和慎用论等争议。回答争论的前提是解析模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等中国模式研究的前提性概念。前提概念的澄清可以为中国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猜猜近来谁是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华裔女性?章子怡?不对。李娜?不对。现在美国最出名的华裔女性是蔡美儿。蔡美儿是华裔第二代,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以自己的育儿经验出版了一本自传体的书《BattIe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妈战歌》)。此书在亚马逊上市首日非小说类排名第一名。美国第一大报纸《华尔街日报》在该书出版之前发表题为《为什么中国母亲更胜一筹》的文章加以推介,结果在美国掀起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10.
在梳理面子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华裔面子心理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美国华裔导演Alice Wu浪漫轻喜剧《Saving Face》中华裔一家三代人的面子话语进行认知心理分析,试图了解"面子"背后隐藏的华裔美国社会文化的实质以及传统与后现代理念的冲撞,以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多元社会文化视域下华裔心理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11.
美国模式只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起点,因为中国国情和国外截然不同,美国模式在中国很难实现或完整复制,反而用符合中国国情的优酷模式,可以超越美国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8岁读大学11岁获两个文学副学士学位如今即将大学毕业据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8岁入读大学,9岁收获第一个文学副学士学位,11岁获得第二个副学士学位……如今14岁的美国华裔少年卡夫林即将大学毕业,美国媒体15日报道称,卡夫  相似文献   

13.
陈远美最初进入美国的公共视野,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的2008年。那年,奥巴马兴奋地宣布,亚裔陈远美将担任白官公共联络室主任,负责白宫和民间的对话工作,并如此介绍她:“不仅有光荣的履历,还有为民众服务的精神。”此后,陈远美成为继白宫内阁秘书长卢沛宁后第二位出任白宫要职的华裔。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作为融合日益深入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地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下的产物逐渐成为国际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鲜明、文学性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为国际文学多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基于文化身份认同探析美国华裔文学,以期助推国际文化交融发展。  相似文献   

15.
《炎黄世界》2011,(1):29-29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创校150年来首位华裔校长陆道逵2010年明18日表示,“为下一代预备未来、创造机会”是他接下马大新职挑战的主要原因。“我从穷小子到大学校长的故事,正是教育创造机会的明证”。他表示,在美国,这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1,(26):2
六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改革求索。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努力完善,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逐步孕育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广州模式",即"政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工学评"一体的培养模式,"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技工教育广州模式是广州30年经济  相似文献   

17.
她创办的中文报纸,在中加两国之间传递华人心声,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她在金融危机的寒冬,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捐赠5000套演出服,为中国人赢得了真诚的感谢和尊重;她帮助儿子在国内开展慈善助残事业,教孩子拥有一份爱心,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她就是“2010加拿大十大杰出华裔女性”之一,加拿大《中华时报》社社长、华裔慈善家——庞燕。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世界报》近日文章】题:美国文坛小巨人美国华裔少女邹奇奇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孩。这位年仅11岁的天才少女去学校的目的并不是上课,而是给其他孩子讲课,并激发他们对读书和写作的兴趣。邹奇奇住在美国华盛顿州,英文名字叫阿多拉·斯维塔克。她的身上有一半中国血统,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世界报》近日文章】题:美国文坛小巨人美国华裔少女邹奇奇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孩。这位年仅11岁的天才少女去学校的目的并不是上课,而是给其他孩子讲课,并激发他们对读书和写作的兴趣。邹奇奇住在美国华盛顿州,英文名字叫阿多拉·斯维塔克。她的身上有一半中国血统,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American Betty Chinn has dedicated herself to helping the homeless in Eureka, California,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For her efforts, she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ial Citizens Medal, with 12 other recipients, by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on August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