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的进城职业流动得益于城市职工职业与职位的“错位”。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遏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的“再就业”流动。由此 ,必须结合农村社会综合发展 ,促进剩余劳动力有序分流。  相似文献   

2.
一、再就业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再就业工程的宗旨是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等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安置相结合,帮助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的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到1996年,全国已有200个城市组织实施了再就业工程。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这项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底,全国1274万下岗职工中已有640万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分流或再就业,再就业率达50%多。就新疆来看;到1997年底,全区新安置城镇就业人员11万人,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4万人,再就业率达53%。到1998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金田 《东岳论丛》2004,25(2):80-83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滞后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下岗职工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要彻底清除限制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政策和规定 ,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政府必须在客观上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问题.它们是:其一,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政府、企业及下岗职工四方通力合作的问题.其二,要处理好就业与失业的关系.就业与失业是一对矛盾,二者结合得好又会形成市场机制.其三,要处理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关系.其四,要处理好市场就业制度与政府安排就业的关系.其五,要处理好经济长期发展与短期大量安排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疆就业形势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目前 ,新疆有四大群体亟待解决就业问题 :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流动就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增大 ,其中最困难的是“40 50”人员的就业问题。“40 50”人员指 40岁以上的下岗女性和 50岁以上的下岗男性 ,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 ,再就业能力差。 2 0 0 2年 ,新疆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在城镇就业的人员约 3 6 5万人 ,而新增就业岗位只有 2 0万个 ;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 1 50万 ,其中需转移到城镇就业的约为 2 5万人 ;外来劳动力约为 40万…  相似文献   

6.
城市就业压力下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压力,农村人口城市化处于该进难进的两难困境,维持整个社会的就业稳定应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城市化和致力于实施城市再就业工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从扩大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来降低劳动力供给、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来增加劳动需求、引导乡镇企业聚集和加强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来促使劳动力向农外和乡外转移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扩大就业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九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进程的大事。扩大就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十分密切。从现象上看,扩大就业的巨大压力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与矛盾。面对着数百万失业下岗职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扩大就业;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要求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扩张转变到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意味着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可能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空间比农村要多得多,存在强烈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拉力因素,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实行抑制性政策,主张农村就地消化、吸纳剩余劳动力,排斥、限制其向城市的转移,以保障城市下岗职工充分就业.事实上,这种抑制政策并不能解决矛盾.虽然它对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短期职业目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不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阶段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把劳动力推向市场,建立就业和再就业竞争机制;二、建立完善的再就业机制;三、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四、开辟多条融资渠道,建立专项再就业工程基金;五、发展科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六、组织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七、优化劳动力的地区就业结构.另外目前要拓展再就业工程研究领域,提高劳动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前提假设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因而其结论难以照搬来分析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状况。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制度壁垒 ,外来的劳动力只能在壁垒外缘就业。进入 90年代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大量工人下岗 ,然而其再就业的取向与农村劳动力有很大区别。现阶段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规模与城市失业及再就业的相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前,黑龙江省面临的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居全国之首,实施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还会产生新的裁员,从而将进一步增大全省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拓展生产空间;二是强化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三是强化政府的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是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市城乡社会劳动力,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扩大劳动就业,进行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开展就业训练和转业转岗培训,管理职工失业保险和归口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为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大量企业下岗职工和破产企业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剧增。因此,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兰州市就业服务局5年来,就业指导8.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职工62781名;为下岗、…  相似文献   

13.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使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不断增加的农村后备劳动力能够有序转移流动,顺利实现充分就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所导致的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就业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需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具紧迫性的任务,而黑龙江省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一是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突出;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困难群体再就业矛盾突出,同时还存在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民进城打工同时并存的态势.而就业及再就业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百姓提高和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自觉性和更大的努力,从加强组织领导、调控宏观经济等方面积极做好就业及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当前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的形势、制约第三产业成长的原因,提出应通过调整就业结构来缓解中国的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失业与就业量指标乃是其调控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因企业破产、兼并而释放的富余劳动力正逐年增多,再就业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也大量剩余。我国现有的失业及养老保险只能在低水平上运作的情况下,政府采取措施,为失业人员重新安排就业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扩大就业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九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扩大就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十分密切。从现象上看,扩大就业的巨大压力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与矛盾。面对着数百万待业或下岗职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扩大就业;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要求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扩张,转变到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意味着等量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显然不利于扩大就业。这样,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扩大劳动就业已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有利于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农民实现兼业转移 ,增加收入 ;有利于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农业发展。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需要消除其思想、体制、政策障碍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进城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 300万人,农业劳动力1 300万人,但其中却有400万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结构,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促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并使之充分就业,这对于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 300万人,农业劳动力1 300万人,但其中却有400万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结构,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促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并使之充分就业,这对于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