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4年7月11日是第10个"中国航海日",由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云南省交通技师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在世界航海先驱郑和的故乡昆明安宁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李克强总理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主题是"郑和航海与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就郑和航海与"海上丝绸之路"构建、郑和与东南亚,郑和与马六甲、郑和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等15个专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
3.
如果认真考察决定某种新学术流派发展的基本趋势,就可以发现这种趋势的特点存在两种直接对立的现象:一是企图依靠划分新的研究领域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是在传统的各科之间产生的边缘学科力求使之一体化。现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完整的概念、术语、方法、目的和发展远景,十分明显地在国际应用语言学会所举办的历次会议上显示出来。第七届应用语言学例行国际会议,是国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对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对少数民族文艺队伍的一次检阅;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彩缤纷的多样文化;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突出了新人新作新风貌;突出了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突出了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6.
由中共思茅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8—12日在全国惟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波兰、瑞典、缅甸、中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40多篇。会议以“北回归线上的哈尼族———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学术研讨。大会以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者们从哈尼/阿卡的族源、历史沿革、民族迁徙、农耕文化、传统民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节日、连名谱系、民居村落、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8.
2009年9月7日至11日,第七届国际亚洲传统医学大会在不丹国首都廷布市举行.来自美国、中国、不丹、印度、尼泊尔、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瑞士、奥地利、法国、澳大利亚、泰国、古巴、新加坡、意大利、加拿大、荷兰、柬埔寨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从事亚洲传统医学研究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中国学者15位.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于1976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乌兰巴托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苏联、东欧国家和英国、美国、法国、印度、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蒙古学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阿尔泰学会、国际古印度学联合会的代表。国际蒙古学家大会常设委员会主席、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院长锡林迪布主持了这次会议,作了题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和科学相互关系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会议分三组进行:1.“历史、经济、哲学”组,组长科学院院士那楚克道尔基。 相似文献
10.
第八届国际蒙古学大会于 2 0 0 2年 8月 5日至 12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这是国际蒙古学协会 195 9年成立之后 ,每五年主持召开的例行会议。蒙古国总统巴成班弟、总理恩和巴雅尔出席了在政府宫举行的开幕式和纪念成吉思汗诞辰 84 0周年专题学术报告会 ,即第一天的全体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共计三百余人。他们分别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荷兰、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蒙古、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士、美国、英国以及中国台湾等 2 3个国家和地区。除了蒙古国之外 ,参…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8月 3— 1 0日 ,由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和云南省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讨会在云南省文山州普者黑召开。来自北京、云南、重庆、青海、吉林、广西等省 (自治区 )市的 4 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他们向会议提交论文 2 3篇。开幕式上 ,云南省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明德、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葛公尚等分别就云南省跨界民族的现状、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云南省跨界民族研究课题组成立 1 0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的工作重点以及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作了讲话。此次研讨会的中…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研究2000 年国际学术会议,于2000 年8 月21 日至23 日在福建泉州市召开。到会的代表有130 多人,其中来自台港澳地区及日本等地的学者22 人。本届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海峡两岸汉民族源流与发展展望”。本届会议在学术上的特点表现为方法论上的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的探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海外华人族裔研究、汉民族区域性研究,以及汉族21世纪的发展等多个方面。(一)关于汉族源流及民族关系研究 在汉族研究方面,与会者深深感到同对少数民族的研究相比,对汉民族的研究落后了,但是,它的地位与影响,决定了它将成为2… 相似文献
13.
贵州少数民族聚落及建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政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4-79
对20世纪以来涉及贵州少数民族聚落及建筑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以往的研究经历了由重视建筑单体到重视聚落整体,由重视物质实体到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对其施加影响的过程与机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转变,并认为现在的热点在于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聚落与建筑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妥善应对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继 1 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 ,由“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兰州铁路局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1 5日— 1 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德国、美国和中国台湾、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内蒙古、青海、宁夏、北京等地的研究所、博物馆、大专院校、电视台、影视公司的 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影视人类学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近几年 ,全国影视人类学专业研究机构不断增加 ,更多的机构从事影视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次全国 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19-23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 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市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围绕“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题及生态 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城镇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民族 关系问题、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等4个子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关于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 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会“中亚西亚民族宗教问题形势研讨会”,于 2004年10月 25—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提交了 30余篇论文。大会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周伟洲教授主持,中国世界民族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致开幕词。郝时远研究员对当前世界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西亚、中亚长久以来一直为大国插手之地,…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后,一个事实越来越为人们所瞩目,即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从事传统狩猎、采集、简单农业的无文字的小民族社会和文化比较简单的群体,亦即常被称为“原住民”、“土著人”、“原始人”中的部分群体,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其处境往往不佳。他们的社会遭遇到巨大的冲击,以致其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残存无几,甚至出现整个群体的灭绝。例如分布于美洲各国的印第安人的500多个支系,现有近半数的人口降到只剩下几千人甚至几十人。这些小民族目前的状况如何?它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处境?它们的前途将会怎样?这是人类学界… 相似文献
18.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22个,它们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批示,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实施和国务院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国家和社会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三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语音系习得曾一度是三语习得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一个颇具活力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双语者/多语者相对于单语者是否具有音系习得优势;三语音系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三语音系习得的理论模型。本文总结和归纳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的成绩与特征。跟踪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四年的外语学习情况,开展纵向研究。采用神经语言学神经影像学技术与三语习得相结合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探讨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系习得。以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学生为对象,考察其习得英语语调的情况。加强逆向迁移研究,探讨二语(汉语)、三语(外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母语的影响,检验音系渗透性假说,考察逆向迁移与语言磨蚀之间的关系。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乐习得中的超音段特征习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民族发展问题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题,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和科学把握我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规律,不断探索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民族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形成民族发展问题的七大基本经验,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