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西藏佛教领袖与蒙古皇室的交往中,萨迦派及款氏家族诸人的活动自然是占据首要地位的,无论是从对皇室的影响力、权势的显赫、在西藏占有的地位等各方面看,萨迦派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要想全面地研究元代西藏佛教与元朝皇室的关系,其他各教派与元朝的交往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噶举派中的止贡、蔡巴、达垄、噶玛、帕竹等支派都曾与元朝皇室有过重要联系,它们与皇室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教派(三)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传承最为繁杂的支派之一。早期,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塔布噶举”系统,一是“香巴噶举”系统,后一系统(即香巴噶举系统)由琼波南交巴创立。该派在香地方广建寺院,招收门徒,积极宏扬密法,后一度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於公元十一世纪,最初只有两大传承。一个是以克珠琼波奈觉巴开始的香巴噶举。另一个是玛尔巴之再传弟子塔布拉杰所创始的塔布噶举。这两派传承虽然同原於印度的噶举派,但是到十五世纪时香巴噶举已经衰落,而塔布噶举则发展成四大八小的庞杂支系。其中噶玛噶举,蔡巴噶举、帕主噶举、跋绒噶举四派是塔布拉杰直接师传的,故称四大支、而其中的帕主噶举在1354年开始取代萨迦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达两个多世纪,成为西藏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教派。其创始人帕木主巴多吉杰布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政教史中,噶举派的分支十分繁多,藏学界对此有两支四大八小两派三巴之说。噶举派的教派之分并非教义之分,而是教主之分。一个教主由转世或世袭构成,人易而头衔不易,教主以寺院为中心,以为号召。正因为如此,噶举派才支系繁多,但也有因教主的衰败而支系湮没的现象。所以,延至今日,噶举派仅存四支,即:噶玛派(据领导地位)、主巴派(在不丹及拉达克势力最盛)、达垅派(不绝如缕)、止贡派(趋于灭亡)。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活佛“转世”,最早是由噶举派(白教)的噶玛噶举创始的。噶玛噶举的宗教领袖噶玛巴喜(公元1204—1283年)于1253年在绒域色堆地方见过元世祖忽必烈。1256年,他又在喀喇和林见到了元宪宗蒙哥皇帝。蒙哥赐他金边黑帽一顶,后世称为噶玛黑帽派。噶玛巴喜后来回到西藏,于1283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年)死于楚布寺。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巴喜死后,于1284年“转世”,名昂迥多吉(公元1284—1339年),成为噶玛派(黑帽派)的第三  相似文献   

6.
由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等创立的藏传佛教噶举派,特别注重口耳相传的密法修习,且形成了众多的支派,影响很大,在元代就已经引起中央的注目。噶举派中最重要的支派之一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其子系的一支黑帽系的活佛转世制度影响深远,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就曾受忽必烈与蒙哥的先后召见,虽然因与元帝忽必烈发生矛盾而遭放逐,但该派势力并未因此受影响,反而在明代达到极盛,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哈立麻入京受封大宝法王就是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达隆”系地名,旧译“达垄”、“达龙”、“答笼”、“打隆”等。在西藏称为“达隆”者有两个地方,一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境内,一在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帕竹·多吉杰布的弟子扎西白在今林周县境内的达隆地方兴建了达隆多吉典寺,简称达隆寺。因为位于拉萨北面,又称羌达隆寺。以此发展起来的教派称为达隆噶举,扎西白也因此称为达隆塘巴。 达隆噶举虽为噶举派八小支中影响较大并流传至今的一个教派,但可资参考的史料并不多,我们在撰写本文时,以《达隆教史》和《青史》为主,并参照其它藏汉文资料。  相似文献   

8.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派别之一。“噶举”系藏语“”的译音,“噶()”为佛语之意,“举()”为传承之意,“噶举”即为传承佛语之意,是故称为噶举派。噶举派这个名称,清楚地揭示了该派的修习真谛,突出地表明了该派的传承特点,这就是该派特别着重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法的修习,而密法的修习又全靠师长口授、僧徒耳闻这种师徒口耳机传的方式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元朝噶玛巴研究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个重要支派。有元一代,它是仅次干萨斯迦派而与元朝皇室关系异常密切的一个教派,噶玛巴的许多高僧都曾到过中原,并在元朝宫廷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噶玛巴在元代首创的活佛转世制度对后世的西藏社会更是影响巨大。因此,噶玛巴的历史不仅在元代西藏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是在整个西藏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令人瞩目的。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对噶玛巴的历史产生了  相似文献   

10.
止贡噶举是噶举派中最为兴盛的支派之一,止贡万户曾在元代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元代诸万户中,止贡万户是与帕竹万户、蔡巴万户并驾齐驱的三个最强大的万户之一。元代前期,止贡万户曾联络西蒙古,与忽必烈支持的萨迦地方政权抗争;元代后期,止贡万户则与逐渐崛起的帕竹万户连年构兵。止贡万户长一职的担任者“贡巴”(sgom-pa),在元代西藏历史上非常活跃。 “贡巴”,全称“本萨贡巴”(dpon-sa-sgom-pa),又称“贡钦”(sgom-chen),是秉承止贡座主旨意、掌管止贡地区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性质与萨迦本钦类似。“贡巴”一职早在西藏分裂割据时期即已出现,元朝在西藏设立止贡万户后,它又是历任  相似文献   

11.
贡噶江村(意译为庆喜幢)本名吉祥义成,出家以后的法名叫贡噶江村。他是喇嘛教萨迦派的一位大师,是西藏—位著名的学者。1182年,即宋孝宗淳熙9年(壬寅),他出生在后藏有名的望族家里。从小,便随着父兄学习经典,幼年时代就通晓梵语(即印度古典文学语言)。以后,他对漫游西藏和印度各地,访求名师,研究佛经。当他63岁的那一年,他的声名早已越出西藏,传播到其他民族地区了。当时(?)  相似文献   

12.
噶伦官职     
西藏地方始设噶伦一职,为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其时清廷派员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遂封康济鼐等为噶隆(伦),协助达赖喇嘛等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后因“阿尔布巴之乱”,公元1728年改由颇罗鼐个人掌权。其逝世后,传位于子珠尔墨特那木扎勒。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总理全藏事务的“多罗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扎勒发动叛乱被平息后,清廷废除郡王、贝子办理藏事之制,在西藏正式建立了噶  相似文献   

13.
位于类乌齐县的祖拉康寺是出生在达咙噶斯家族的桑吉温于1276年始建的。当时修建了“阳宫”寺和“莎玛”寺,并设立了哲学及怛特罗的理论学说机构。1320年乌金贡布又建造了富有艺术风格的“昌吉理殿”,所以祖拉康寺又称“昌吉玛”寺,到1326年正式落典。距今已有7百多年的历史。祖拉康下设3个扎仓、2个拉章。按噶举派规定拥有僧人2500左右,在西藏白教寺院中可算是规模最大之一。这座寺已传承23代法台,在各地有58个分寺,多集中于青海、云南、四川、昌都等地。祖拉康寺建筑面积有2809平方米,共分3层楼;第一层称“条花殿,”墙厚在1.6米以上,高有13.5米。墙外涂有3种竖型颜色,殿内有180根柱子,每  相似文献   

14.
1617年(火蛇年) 藏历九月二十三日拂晓,五世达赖喇嘛生于西藏山南琼结。达丹活佛为其起名为贡噶米居多嘉旺格嘉布。 1619年(土羊年) 由于土马年(1618年)之乱留下的祸根,蒙古的大批军队开到绒波达木地方,似乎要统治整个西藏木门人家。西藏的许多丧失了领地的首领以及蒙古贵族的子弟中有不少人成为活佛的转世,所以当时人们议论我是不是也是一个活佛的转世,有的人说我是噶玛噶举派的贾曹活佛或是主巴噶举派的喇嘛拉孜哇的转世。当哲蚌寺的吉索到桑耶寺向护法神禀告有关土马年之乱的情况时,护法神说:“在没有善知识的时候,应把信仰寄托给谁呢?请把希望寄托于雅隆的官府吧!”策斯护法仓巴顿托还预言说:“将穷结的金色金刚用红宝石镶饰起来,再用绸缎来包裹,色泽比黄金更鲜亮,与金刚同名更美妙!”于是,多数随从们就到处宣扬说我似乎是哲蚌寺活佛(指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火龙年1616年藏历十二月在拉萨去世)  相似文献   

15.
(一)西藏是喇嘛教盛行的地区。西藏的喇嘛教又分为五个教派,即:格鲁(黄教)、噶举(白教)、萨迦(花教)、本布(黑教)和宁玛(红教)。其中以格鲁(黄教)势力最大,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即属于黄教这一教派。宁玛(红教)是从八、九世纪,以莲花生为祖师,而流传下来的。这一派的教徒都带红帽子,故称红教。现在,在西藏社会上还有相当势力。他们在西藏地区最大的寺院有二,一为  相似文献   

16.
沈坚 《世界民族》2003,8(1):48-56
色雷斯人 (Thracians)麇集于巴尔干半岛东部一带 ,是活跃在古代欧洲世界的一个人口繁多的混合型民族集团 ,其形成时间极早 ,从公元前 2 0 0 0纪末至前 1 0 0 0纪前期起 ,始渐为外人所识。色雷斯人与其毗邻的希腊人 (Greeks)、马其顿人 (Macedonians)、伊利里亚人 (Illyrians)、斯基泰人 (Scythians,也称西徐亚人 )、萨尔马特人 (Sarmatians)和克尔特人 (Celts ,也称凯尔特人 )等族群一样 ,同属庞大的印欧语系民族 ,在古代即彼此间交往频仍 ,互有吸纳。笔者不揣谫陋 ,拟据所见相…  相似文献   

17.
历代噶玛巴活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噶玛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继承人的称谓。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是塔布噶举传出的四大支系之一,这一支系在西藏最早采用了活佛转世制度,其实力很大,分布较广,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于公元1147年在西藏噶玛地方修建了噶玛丹萨()寺,噶玛  相似文献   

18.
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与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相比,它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其它暂且不论,仅在所重教义上它也有独到之处。宁玛派的教义重在“大圆满法”(vdsog chen);噶举派的教义重在“大手印法”(phyag rgya chen po,梵文为Mahamudra);格鲁派的教义重在“缘起自性空”;而萨迦派的教义则重在修明空无执生死涅槃无别之“道果”(lam vbras)见。对于其它各派的教法,国内外学者多有  相似文献   

19.
沙鲁(zha lu)位于日喀则东南,即古之所谓娘思兑(nyang stod)、娘思麻(nyang smad)地区,今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县夏鲁公社。元代,蒙古皇帝诏封乌思藏十三万户,沙鲁是其中之一,而且又与萨斯迦派世代结秦晋之好,成为后藏地区举足轻重的一个地方势力。元代西藏最著名的大学者布思端(Bu ston,今译布敦)大师曾为沙鲁寺住持,创立了一个独立于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斯迦派之外的新教派  相似文献   

20.
嘎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支重要教派。这个教派形成至今已有800多年。在历史上,这个教派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要建树。它在密切西藏地方和元、明中央政权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西藏、特别是康区的社会局面,都作出过巨大贡献。嘎玛寺与嘎玛噶举应该是什么关系?难松钦巴建的是嘎玛寺还是拉顶寺?嘎玛寺究竟在哪里,建于何时?弄清这些问题,对搞清嘎玛噶举派的形成和发展,评价其历史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问题上,长期以来众说纷坛,甚至有以讹传讹之势。笔者长期在昌都地区工作,曾有幸数次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