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回族形成1300多年的历史上,对回族文化古籍的整理研究及利用,历代有之,但均是零散个别的。自1984年以来,回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使之有组织、有步骤、大面积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在短短的15年中,不仅中央设立了有关机构、各地也设置了相关组织并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且依据回族古籍分布广泛的特点成立了18省市自治区回族古籍协作小组和南方相邻7省区回族古籍协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回族古籍协作工作网络。经过努力,陆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回族古籍整理成果,推动和深化了当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回族古籍整理日益显示出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整理方向、管理体制及人才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7,2(3):70-76
当代科学的数字化趋势给古籍整理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汉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将如何面对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是每个回族古籍整理研究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尝试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对回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回族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现实基础和潜在动力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此为基础,就如何加强回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展开思考,并提出六项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所简介一、历史沿革两所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下设的处级科研机构。内设《回族研究》编辑部、回族史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中东研究室、民族理论研究室和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兼理宁夏回族研究会会务。科研人员20人,90...  相似文献   

6.
会议动态     
九省市自治区第二次回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协作会议在大理召开 九省市自治区第二次回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协作会议于1990年11月27日至30日在云南大理召开。这次会议是银川会议的继续,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山东、宁夏的26位代表(北京市、河北省未到会)及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中国民族图书馆的有关同志。会议得到了云南省民委和政府的指导和关怀,省民委、社会科学院、大理州  相似文献   

7.
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纪要(摘要)(一)经青海省民委筹备,于1996年7月22日至25日在西宁召开了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记者和领导同志共50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李冬生、李晓东等4同...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回族史学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明龙先生于1999年10月24日,在出席中国南方回族古籍整理第四次协作会议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归真(逝世)。此文为马明龙先生的遗作,本刊特发,以示对马明龙先生关心回族研究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周晶 《回族研究》2012,(2):70-72
最近翻阅宁夏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的《月华》杂志,在1931年《月华》第4卷10—12期中,发现马坚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写给马福祥的一封信。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一个学习伊斯兰文化的青年对回族风云人物马福祥的崇敬与爱戴,而这与马福祥在有生之年一直关心、支持回族教育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4]30号文件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要求,为搞好我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省民族研究所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召集哈尔滨市有关同志,召开了第一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会后初步拟定了汉文、满文及部分朝鲜文的民族古籍的整理规划。八月份,召开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座谈会。九月  相似文献   

11.
泰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部穆斯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大国———泰国有近300万人是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5%。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南部边境北大年、也拉、陶公、沙敦四府的马来穆斯林,其人口约占四府总人口的70%。这一地区历史上曾建立过马来人的北大年王国,15世纪时还是东南亚的一个伊斯兰教中心。1909年...  相似文献   

12.
唐代,在千山万壑、大江奔腾的长江三峡地区,生活着一个不为外人所熟知的少数民族--"獠人".研究他们特有的风土民俗,对多层次、多视角地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显然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在蒙古社会政治上出现了僧侣特权阶层,部分地区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经济上由于大批男子削发为僧,脱离生产劳动.加重了社会负担,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思想意识上沉溺于虚幻的宗教世界,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勤劳顽强、勇敢进取的精神受到挫伤。特别是总人口的30%以上的人充当喇嘛,独身不娶,不仅造成人口增长率的减少,同时导致了总人口数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农民涌向大中城市,成为既不是务农人口,又不是城市人口的"流动农民".以"流动农民"的人口结构、从事行业、居住时间等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其居住、收入、子女教育、婚姻及家庭生活、医疗卫生、闲暇活动、与当地人群及正式社会组织的关系,可以得出其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结论.处于边缘状态的原因一是制度因素,二是文化及心理因素."流动农民"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使城市面临"过度城市化"的威胁,另一方面又将延续城市化进程,应采取措施淡化"流动农民"的边缘状态和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西部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应突出民族大团结,奋发图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特色,并提出了若干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从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性贫困现状出发,根据汉森理论,对渝东南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治理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刊布十件满文房产契书的基础上 ,对清前期北京旗人房产交易的形式、内容、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指出至迟到乾隆前期 ,八旗内部已经存在典、抵押、活卖、绝卖等多种不动产转让形式。本文还对满文契书中所蕴涵的有关北京旗人语言应用情况的信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湟水流域,属于农牧两种生产方式过渡的地带。明清时期在此交界之处陆续设置了一些营堡以资防御,从而形成了以诸营堡为依托的多层次的市场格局。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又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这里民族政策变化的结果。因此,研究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在湟水流域民族政策的变化对这里市场格局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明廷针对湟水流域周围蒙、番杂处的格局,实行的羁番御蒙的民族政策,结果在该流域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以其他营堡为依托的环形状的市场网络。时至清代,清廷转而实行的护蒙御番的政策,则使这里形成了以西宁、丹噶尔为中心,以分布于两城以南以诸营堡为依托的次一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的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清代,在边远的黔东南锦屏苗族、侗族地区,发育出了发达的人工林业,所产木材畅销长江中 下游各省。苗族人工林业中的财产关系主要依靠林业契约进行调整,而林业契约之所以能够良好 地发生作用,并不在于有国家法的保障,而在于林区苗民形成了一套本地的契约纠纷解决机制,寨 老等民间头人在契约纠纷解决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而苗族习惯法则是契约效力的后盾。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调查当前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藏族自治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