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9,(10):54-54
“他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更是南京60年发展辉煌的见证人。4月10日下午,他被邀请参加下关区纪念渡江战役暨南京解放60周年座谈会。回想往昔,他由衷地感叹:“今天南京的发展,是对在渡江战役牺牲的英雄们的最好告慰。”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褒贬不一,对与战役的胜负有直接关系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也难免议论种种。有人认为,唐生智在此役前曾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后来又“逃跑”到江北;他的“表示”“不过是空头支票罢了”,是言而无信。这般断言,我看这有悖于唐氏力主守南京的初衷和行动。对此,应作具体分析。 (一)唐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蒋介石曾经吹嘘他在上海、南京、杭州之间布置的三道防线固若金汤,可媲比美于世界闻名的法国马其诺防线。想不到日寇竟很快突破防线,上海失陷后,日军乘胜西进,向南京包围过来。11月中旬,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他提出了守南京的问题;并问大家说:“守不守?”他又说:“南京一定要守。”接着,他问:“哪一个守呢?”当时,没有一个人作声,他说:“如果没人守,我自己守。”这时唐生智挺身出来,报名愿守南京。唐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他还主张以有力部队坚守南京,方能“掩护前方部队的休整和后方部队的集中,以阻止和延缓敌人的进攻。”蒋听到唐的  相似文献   

3.
全椒吴氏与江苏南京有密切的关系 ,吴敬梓中年更移家南京 ,最后卒于扬州、葬于南京。吴敬梓十分热爱南京 ,在南京接受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他所作的《儒林外史》中也反映了当时南京社会的现实 ,江苏南京读者读来会感到分外的亲切  相似文献   

4.
张宗  李跃 《金陵瞭望》2009,(12):26-27
他,是南京这块肥沃的教育土壤上,涌现出的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先驱。他,在南京这块土地上,走出了教育生涯的第一步,开启了教育救国的伟大工程……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的陈鹤琴先生。  相似文献   

5.
宋教仁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史上一颗耀眼流星,他真正显露出过人的政治才干,还是在中华民国诞生前夕南京的几次斡旋活动。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前夕,内部就矛盾重重。南京攻下后,在林述庆、徐绍桢、程德全等人之间,谁当江苏都督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他赶到南京调停,成功说服手握兵权的林、徐二人,史称"金陵夺印"。不久,  相似文献   

6.
朴先生是一位来自韩国釜山的留学生,他来中国已经近三年了。目前,他在南京一所医学院学习中医。和许多新来的留学生相比,他可以算是半个中国通了,可刚到南京时,朴先生也有许多疑惑不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潘雪江  周茜 《金陵瞭望》2008,(22):33-34
提起吴有红,更多的人可能会首先联想到他在赛马场上的风采。的确,作为南京赛马置业有限公司的总裁,不论是他对赛马事业的执著追求,还是他投资建设的国家唯一正规的南京国际赛马场,都使他成为马术界响当当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驳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国政治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驳而霸”是荀子对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政治特点的概括,指秦自孝公以来为了求霸对诸子百家及其传人不拘门派只要有益于霸业都“杂”而用之,其本质内涵是“重法而爱民”和“取信与民”,这是秦立国以来政治传统的发展,“天命”观念则是其最深层的动因。所谓自商鞅变法以来秦专用法家而排斥其余、决定了秦国政治的苛暴的见解并没有完全抓住秦国政治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当我在南京见到台湾著名作家无名氏先生的时候,十分惊讶他8旬高龄全无老态。一套合体的西服衬托着身姿挺拔,一头浓密头发下的目光炯炯有神。他热情而开朗,言谈间妙语成珠,对别人的询部从容答对,不难想像他年轻时的风雅和洒脱。他从台湾重返祖国大陆,实为故地重游,因他父母早亡,他直系亲属均在港台。但他对古都南京充满感情,这里是他的出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松井石根当作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理由是他于1937年被任命为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南京城是在他指挥下攻陷的。其实,在南京指挥和放纵日军大屠杀的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叔叔——朝香宫。 1937年11月底,日军包围了南京,此时松井却因结核病卧床不起,裕仁便任命自己的叔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日报》报道,安徽来南京打工的郭兆松,在以擦鞋谋生的同时,并没有满足每天10多元钱的收入,而是研究起擦鞋小窍门。经过3年多摸索,他自创了蜡上光剂、电吹风烘鞋等小发明。如今他在南京已大有名气,一年营业收入达10万元。目前他已准备在南京开3家连锁店,把生意做大。在大城市,擦鞋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2.
《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均采用了"他者视角"编织出人性神话。《南京!南京!》中的"他者视角"是国际化浪潮中电影的价值观与世界接轨的大胆尝试,而《硫磺岛家书》则是直接源自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人性观。这种普适性的人性视角忽略了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中特殊的人性,规避了对沉重的历史真相的阐释,存在对日本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埋头干事业的美国企业家王恒先生,极少接受新闻记者采访,但得知是《江海侨声》的记者要采访他时,他竟爽快地答应了。记者如约来到他的会客室,在一片乡音乡情中始了我们的采访。 王恒先生1948年生于广州,毕业于美国路州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现为美国泛太平洋管理公司董事长,美国苏浙同乡会会长。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善于独辟蹊径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内地市场,从1991秋开始,先后在南京、广州、东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选中南京。在南京,他投资八亿元  相似文献   

14.
去年4月12日,当年的侵华日军士兵东史郎,战后第5次来南京谢罪。期间,他在《东史郎日记》首发式上,对支持他反戈一击的中国新闻媒体示谢之际,专向本刊的环球读者题词表明心迹:“中国侵害谢罪粉骨清白”。 如今,他又一次来到南京,仍然是——  相似文献   

15.
潘雪 《金陵瞭望》2010,(30):24-24
[人物简介]: 比起演员的身份,虞军豪在当导演时更加能表达自己对南京独特的爱。他的《南京的那个夏天》从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了南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著与热爱,电影中,南京长江大桥、明城墙、音乐台等富有韵味的南京美景一一展现,南京人最喜爱的盐水鸭,南京独有的文化——南京白局也得到了细致展现。  相似文献   

16.
蒋平 《金陵瞭望》2010,(10):24-27
温哥华时间2月10日上午11点,是南京代表团向国际奥委会陈述的时间。 成败在此一举! 早上7点零5分,代表团最年长的何振梁先生忽然对自己的陈述词进行了较大修改,增加了他之所以要为南京申办做陈述,是因为被南京市民和青年对奥林匹克的热情所感动等内容。修改后的稿子还谈到他来南京的几次感受,比如市民和青少年对奥林匹克价值的理解等等。  相似文献   

17.
南京的域墙是一部浩翰巨著,读下去,会发现点点难解之谜;南京城墙是一位历史老人,走近他,可以知晓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9,(10):9-9
杜文才.一个普通的士兵。60年前的那场战役.他和他的无数战友都成为了南京人民心中的英雄。南京刹时成为了英雄的城市。他们当中许多人顾不得掸去身上的尘土.又匆匆南下参加到解放全中国的队伍里.也有很多^像杜文才一样后来留在了南京.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一位30年前从南京去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插队的老知青戎建国先生。他中等个头,宽阔的身材,一双聪慧的大眼,显示出他那特有的才华和企业家的风度。戎建国现任南京千年龙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蒙古王商贸公司总经理。他为传播和交流汉蒙文化献上了一颗滚烫的民族心。 1968年的夏天,刚读完南京小市中学初二年级才16岁的戎建国,就和当年1087名南京知青一起,来到祖国边陲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插队。一干就是13年,和那里的茫茫草原、山山水水,那里的阿爸、阿  相似文献   

20.
吴野 《金陵瞭望》2011,(17):40-43
南京老诗人吴野撰写过《孙中山》、《秦淮恨》等作品.多次获奖。几年前他发愿以诗述史,写一首与明城墙一样长,与南京龙潘虎踞的气势相符的长诗。日前.穿越2500年历史、全方位歌颂南京改革开放成果的长篇抒情诗集《南京颂》由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