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于榜 《城市》2006,(5):39-41
一、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一)经济合理原则 不同的城乡之间、城市之间能否建立经济联系,首先取决于它们经济上是否具有互补性.这种经济互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生产要素的交流上是否能以一方的优势弥补另一方的劣势;其二,社会劳动、社会分工有没有使城乡各自形成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和产业结构发生联系,一方的产品能否进入另一方的市场,即劳动成果能否在城乡间、城市间经常流动.经济互补性是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关系在同一区域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聋哑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千百万家庭和几千万残疾人的幸福和富裕,也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会是一个整体,城市和乡村是这个整体中的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我国在城乡实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乡分割的旧体制,阻碍城乡生产力协调发展,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产生了日益复杂的城乡利益矛盾。我们进行城乡体制改革,就是要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因素,建立协调城乡利益关系的运行机制,使城乡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得到调节,进而实现城乡利益关系的整合。这个整合过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6,(Z1)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劳动方式由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职业技术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诸方面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抓好职校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则是亟待解  相似文献   

5.
谢思全  王蒙 《城市》2010,(7):14-21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进程是否顺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城乡关系,强调“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却日趋明显,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寻找解决主要矛盾的突破点为目标,通过社会学视角对城乡关系的结构性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新时代城市与农村的社会关系,对新型城乡关系问题的形成背景展开调查与分析。发掘隐身于问题表象之后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症结,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维度,将我国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各自的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梳理理论层面新型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和脉络,阐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症结,指出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突破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青少年成长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事情层出不穷。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间力量,社会的持续发展、持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青少年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成员.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张旭升 《社会学》2008,(3):57-61
一个社会的养老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取决于人口结构的转变,而且取决于各种养老主体是否从物质、制度、文化和观念等方面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目前在养老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包括将独居老人等同于孤独老人,有儿就可以防老,家庭养老作用弱化,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等等。研究表明,养老认识能否与时俱进,也是影响养老问题的解决和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宪法能否司法化关系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将宪法司法化,首先就要着重研究的必然是宪法司法化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一、城乡关系的新格局 城乡关系从产业结构上说,指的是工农两大产业的关系以及城市工商业和乡村工商业的关系;从阶级结构上说,主要是指工农两大劳动阶级的关系。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城乡关系的主题,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处于变动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韩明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上撰文,概括回顾了我国社会学十年来恢复发展的简要过程和成果,论述了费孝通教授领导的“小城镇和城乡发展研究”课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的贡献。文章认为,这项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发展模式理论——为中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1990,(3)
城乡结合部的区域性质较为特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完目前正处于开始阶段,该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可供参考。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作为一个特殊问题,是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乡关系不断密切的前提下出现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现实的驱迫下十分注重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城  相似文献   

13.
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改革问题上所遇到的种种难题的破解,最终取决于相关部门和地方能否跳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而跃升至国家利益、宏观利益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能不能痛下决心,牺牲一些部门利益,而为财政的增收尽一份力,为税赋的公平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4.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去社会学化、去社会理论化的村庄研究忽略了以下四个问题:(1)在批判社会学的视野里,村庄面临市场力量的持续冲击,后者要求土地和劳动力全部从共同体中分离,纳入作为价格形成体系的市场。故村庄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听任市场力量,还是保留村落共同体。(2)在专业社会学的视野里,如果承认现代社会还需要小型、地方性共同体的存在,以满足非市场经济性质的互助与交换,并发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功能,就意味着要承认村落共同体的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在现代可能松动剥离,但它作为社区共同体仍然是正常的现代社会的基本资源;它能否在空前复杂的推压力量下采取恰当的过海策略,实现与社会的联结,首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把何种社会视为正常。(3)在公共社会学的视野里,地方性共同体是否被视为公民社会的敌人,首先取决于公民社会被视为应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之上还是方法论社群主义之上。从后一立场看,恰当的村落共同体不是公民社会的敌人。(4)在政策社会学的视野里,国家应该在允许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社区,并且在解决城乡社区的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城乡社区衔接,避免加快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两大国家战略之间出现断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本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沈阳工业大学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为视角,论述大学生骨干家访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就大学生骨干家访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发轫于农村的改革,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奠定了随后的城市改革的基础,并开始动摇建国30年以牺牲农业支撑工业发展的城乡关系格局。但是,随着改革的全盘展开,长期城乡隔绝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在一度缓解后终因损失到业已“贵族化”的城市既得利益又出现强化趋势,这种局面已经阻滞了全局范围改革的逻辑和现实的进程。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和道路选择。改革中出现的许多困难和矛盾应该到城乡关系中去求解。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基本单位。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股份制改造的深化,我国城乡家庭结构随之也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发展变化趋势上看,家庭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向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纵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变化的特点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西城区是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又是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区的社区服务事业走完了试点探索和发育成长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社区服务能否领衔上阵,承担重任,真正地开体制改革之先河,取决于我们对社区服务的认识水平和深度,取决于我们把社区服务摆在政府工作的什么位置上。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把社区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龙头来抓,并以此来统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人。预计到2015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因此,老年人能否健康、幸福度过晚年.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幸福.而且关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文明与公平的具体体现。为建立健康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寿命质量.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研讨会上.莅临领导高屋建瓴.指明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不能顺利走过这个阶段,那么将很难适应社会和被社会接受。一方面,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坚持、巩固和发展以及民族能否复兴。另一方面,它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能否成材,人生价值能否顺利实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把自我融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