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扩招与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步转变的过程中 ,生源质量、学生思想观念、学习动机、社会对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变化 ,提出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如何与时俱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讲课是一名教师本职工作,讲好课则是他能力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基本实行规范性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这个求知的主体始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使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3-15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以及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我国在校大学生在性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性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性关系混乱、校外同居、未婚先孕、不安全人流等。甚至还有极少数大学生走上性犯罪的歧途。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不仅已经成为关系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强化创业教育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克勇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0-13
加强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理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69-71,53
针对当前高校深入开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就如何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对待改革及对策问题,作一些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和谐社会下教育问题的治理——自儒家孝亲教育回归和高扬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我们在以人为本这一层面上明确了教育问题的应对思路。社会的和谐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和谐,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问题也可归结为人的问题,因此对人的关注始终是本文写作的着眼点。教育问题的治理应从根本抓起,本文认为“孝”是做人之本,教育问题的解决及和谐社会的营造也应循此而寻求启发。本文认为普及孝亲尊师教育并本着人人力行的原则来营造孝亲教育的社会局面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治理教育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和模式也赋予了新意 ,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种的重要作用 ,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模式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綦保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
孝素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法制之一.它是特定时代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其存在有其经济合理性基础.从经济功能上看,孝亲法律制度主要是激励了父母的生育欲望,从而为劳动力的再生产、也就是人口的繁衍和增长创造了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孝字从教、从学。孝的涵义有三个层次:养、敬、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要做到奉养,核心的内容是敬,高层次、高境界是顺。《孝经》认为,孝对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其孝的外延更大一些,对社会所负的责任更重一些,“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相似文献
12.
李景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2
孝和仁是儒家两个核心的德目.孝是德的根本,是教化的开端,孝以“能养”前提,其本质内涵则是爱和敬.儒家的孝道思想,还包涵着一种通过“慎终追远”以追寻人的生命本原的形上学意义.仁是全德之名,是德的总称,是一个关于为人之本和理想人格的概念.行仁,是人最本己的可能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忠恕为行仁之方,忠恕工夫所成就的,是人我、外内一体相通的境界.孝与仁两个概念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孝悌为仁之本;同时,孝悌亦必经由忠恕的途径推扩而至于“仁”,才能实现其所本有的道德价值.儒家在强调孝为德之本的同时,在现实层面上又特别注重内外公私领域的区分,这两方面的结合,对中国当代价值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10
立足于儒家自然人性论,皇侃认为孝具有自然亲爱、利人惠他的特性为仁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由行孝推广至行仁,故孝行具有"仁之本"的本质及"百行之本"的地位;其内容不仅包括事亲的行为,也涉及以"孝友为政"的风政教化,将家庭伦理层面的个体行孝与国家伦理层面的忠君思想相结合。因此,皇侃孝道伦理典型反映了南朝玄学流宕、三教盛行氛围中儒学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孝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但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孝德这一传统美德却正在悄悄消逝。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培养基地,要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发挥第二课堂补充作用、占领网络孝德教育阵地等三方面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广大学生的孝思想,使传统孝德的精华得以继续弘扬。 相似文献
15.
从《论语》和《孝经》看孔子“孝”思想的可能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8-22
从中国“孝”文化传统的主流来看,父权主义的主体原则、强势原则、血缘亲情的核心性原则、道德行动选择原则化的解释路向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解释学的视野看,“孝”还可以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其伦理内容要靠其他道德范畴来补充说明;“孝”范畴主要功能在于构建社会纵向关系和天人关系的意义内涵,孔子对“孝”的行动指令的说明是服务于这一意义内涵的。 相似文献
16.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入主中原之后,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因此,统治者对《孝经》格外重视,从自身到国家政策都向"孝"倾斜,促使其在北魏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一方面,帝王大力推崇并亲讲《孝经》;另一方面,士人研究注疏《孝经》出现高潮。整个北魏社会上行下效,促使北魏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孝经》传播的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先秦孝道与家庭组织之间的关系——“共变法”用于史学研究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天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4):102-108
通过共变法研究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家庭组织在功能、类型、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孝道之间存在稳定的共变关系。孝道的范围和对象随着家庭类型的改变而变化。当家庭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社会地位较高时,孝道的强度较大;当家庭结构简单、功能弱小、社会地位降低时,孝道的强度会随之减弱。这种共变性表明家庭组织与孝道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何元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8-11
有些学者认为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本文对此不敢苟同。《论语》中的“曾子曰”记的是曾子的思想;《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的“曾子曰”记的是曾子的后学的思想。该篇对孝的泛化完全背离了孔子孝道思想的精神,从而与《论语》中的曾子的思想不相符合。这种对孝的泛化不是为了克服仁孝关系原理上的矛盾,而是对孔子孝道思想教条化、片面化,并已露出“愚孝”的苗头。 相似文献
19.
罗江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2):50-53,73
明代石刻儒家《二十四孝》浮雕是普陀山佛教文化会通儒家文化的历史见证.这一事件,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暗合儒家文化主张的内因表现,也是普陀山高僧在明代皇家崇佛、明末高僧隐士倡导儒佛融合与会通思想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徐子方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2-16
关汉卿的<哭存孝>为我国早期悲剧画廊提供了一批富有色彩的人物造型,特别是李存孝和李克用这两位处于末路的悲剧英雄,更具独到价值.通过对<哭存孝>的悲剧情势、悲剧形象和悲剧类型的分析,认为<哭存孝>是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英雄悲剧,指出作品在表现形态上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成熟之处,但所传递的时代剧场信息可贵,其开创之功是不可抹煞的,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后世都是有益的昭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