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上刊载了我写的《“凌云志”一解》,对毛主席的光辉诗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中“久有凌云志”一句的解释,提出了我的看法。这里,对于我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阐述。 “凌云”一词,原意为高举超出尘世。如《汉书·杨雄传》:“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因此,“凌云”一词后来多用于表示人的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和非凡抱负等等。如《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课本注:“有要于时,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要,适应。”这种译法未将“有”和“于”字的意义落实,译文中又多出了“需要”一词,欠妥。翻译这一句,关键要弄清“要”的含义。我认为,该句中的“要”不作“适应”讲,应释为“约束”。《释名·释形体》、《广雅·释言》皆曰:“要,约也”。“要”作“约束”解,最初,仅限于君臣之间。《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要盟可犯”,阿休注:“臣  相似文献   

3.
《周易》与《文心雕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年仍然努力学《易》的孔子,他在暗引《易·恒·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两语以后,讲了一句极为准确的话:“不占而已矣。”①孙卿同然一词:“善为《易》者不占。”②治《易》不为占卜,而在领会其中的哲理。  相似文献   

4.
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说:“扇面对,《调笑令》第四句对第六句,第五句对第七句,《驻马听》起四句是也。”王力《汉语诗律学》论近体诗对仗时也说:“第一种是上一联出句和下一联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中原音韵》论曲时称为扇面对。”隔句对在近体诗中极为罕见,词中也不多。元人散曲继承了这种对仗后,进行了全方位的拓宽,数量大量增加,质量也极度提高,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共有305首诗。其中299首诗均是截取诗中词、句或略加改动以名篇。但其它六首,即:《小雅·雨无正》、《小雅·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周颂·般》、《周颂·赉》的篇名为另外拟定,颇为特殊。对此,诸家说解各异,迄无定论,故很有必要作一番考证。现就其中的五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雨无正》此篇名“雨无正”最难索解。“雨”无所谓“正”与“无正”,而名“雨无正”岂不怪哉!《诗序》:“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此属强解,实迂曲难通。陈奂云:  相似文献   

6.
藏语“船”gru()借自吴越语的“船”glu,中外汉藏语学者一直没有重视这一点。与藏语关系较近的嘉戎语“船”为gru,同样也是借自吴越语的。由于文字是记录语音的,所以吴越语中的glu有多种书写形式。如:东汉袁康《越绝书·三吴内传》:“越人谓船为须虑。”又作“(舟句)(舟鹿)”。魏张揖《广雅》卷九释水:“(舟句)(舟鹿):舟也。”《集韵》:“(舟句)(舟鹿):大艑也。”《艺文类聚》引《物理论》:“工匠经涉河海为(舟句)(舟鹿)以浮大川。”glu又作“(舟冓)(舟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尽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北堂书钞》:“豫章(舟鹿)(舟冓)州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其中的“顾”字,人民教育出版社80年代起出版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必修本为第五册)都释作“但”,显然欠妥。“顾”作“但”讲,用以表转折。但“顾念”句与前文“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云云语意上已被中间的“少年固强之”句隔断,形式上更不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并不需要在句首用表转折的词语来连接。这个“顾”当是实词,与“念”同义。《中华大字典·戌集·页部》“顾”字条注:“念也。《国策·齐策》:‘而不顾万乘之利。”’“顾…  相似文献   

8.
据文证义简言之即在具体语育环境中辨析词义,验证词义内容。每个词都有固定的词义内容,但它绝不能脱离民众的语言。词义系统也不是孤立地表示意义。如《诗经·王风·杨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和《诗经·王风·大车》:“岂不面思,畏子不敢。”例一句中的“子”,名词,泛指统治阶级(那个统治阶级不和我在申地防守)例二句中的“子”,代词。(第二人称代词)(难道不想你,怕你做事胆  相似文献   

9.
目前辞书所释魏晋南北朝词语,尚不完备,故撰写《拾零》,拾遗补缺。所释之义未必尽当,还望赐教。无何为无故、无端之义。今新版《辞海》、《辞源》释此词时,均列二义:一指不久,二指没有什么。惜未列其汉魂以来的常见义。如:《汉书·金日(石单)传》:“何罗亡何从外入。”颜师古注:“亡何,犹言无故。”“亡”与“无”通,“亡何”即“无何”。刘淇《助字辨略》卷二云:“诸无何并是无故之辞,无故犹云无端,俗云没来由是也。”“尚书于果曰:臣诚不识古事,如闻百姓之言,先皇建都于此,无何欲移,以为不可。”(《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无何欲移”即无放要迁移。“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句日之中,无何而去。”(《高僧传·释道融》)此谓无故离开。“刺史陇西王尔朱天光。揔士马于此寺。寺门无何都崩,天光见而恶之。其年、天光战败,斩于东市也。”(《洛阳伽蓝记·城西·宝光寺》)“无何都崩”,即无缘无故全崩塌,所以视为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10.
释“屋漏”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近听有人把“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中的“屋漏”讲成是“屋子漏雨”,实为不妥。 《辞海》释“屋漏”一词说:“古代室内西北隅设小帐的地方。语出《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郑玄笺:‘屋,小帐也;漏,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于归”和“有行”的意思都是“女子出嫁”。但是二者的使用对象和时间却截然不同,决不混用。“于归”一词见于《诗经》的《周南·桃夭》,《周南·汉广》、“召南·鹊巢》、《邶风·燕燕》、《豳风·东山》五首。《桃夭》篇中凡三用:  相似文献   

12.
(一)“坐断”应该拆开来讲中华函授学校编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第七辑中,有王力先生的《宋词三首》一文。其中讲到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时,王力先生说:“‘坐断’不能拆开来讲,就是据有、占有的意  相似文献   

13.
俞平伯先生解<河岳英灵集》的“英灵”二字为“已逝的作家”(见《文学研究集刊>第5册有关《蜀道难》一文),是错误的. 照六朝以来的习惯用法,“英灵”也就是“英才”的意思.《礼记·礼运》有“三代之英”句,旧注“千人曰英”,即指才华超过千人而言.<尚书·泰誓》有“人惟万物之灵”句,是说人类在万物中要算最有智慧的,不能解释为灵魂。因之,“英灵”二字连用,亦即‘’英才”的意思,不能解为“已逝的作家”。 再看《北史·柳遗传》记载谢举称赞柳遣说。“江汉英灵,见于此矣。”《隋书·李德林传》记载汀油执脸龙羊什省‘1肾何拥十常S伙”抓具价跌灿们早“益十”不备Hlth们尽“q浙的作方”  相似文献   

14.
兼词漫议     
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同性、同义和语法作用,叫作兼词。《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句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和“于”。“之”是人称代词,代“阳货”;“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之”作动词“遇”的宾语;“于”同“涂”构成介宾词组,作“遇”的补语。兼词有两种。一种是合音的兼词.一种是合体的兼词。合音兼词的读音为所兼两个词的拼合,也就是两个词的快读。合音兼词又称合音词,也叫急音。《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围,方七百里.有诸?”句中的“诸”是合音兼词,相当于“之乎”…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与《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年仍然努力学《易》的孔子,他在暗引《易·恒·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两语以后,讲了一句极为准确的话:“不占而已矣。”①孙卿同然一词:“善为《易》者不占。”②治《易》不为占卜,而在领会其中的哲理。我们就卦、爻及其经、传考索,知道《易》的作者,深入自然,并且通过长久、细致的观察,发掘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用法之一,略同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对”或“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太子入为王泣曰……”,《战国策·赵策四》:“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元稹《连昌宫词》:“宫边老翁为余泣。”均可证。“持其踵,为之泣”句,《古代汉语》(上册第  相似文献   

17.
“委”、“婉”二字自古有之。东汉《说文》记载:“委,随也。”“婉,顺也。”《楚辞·九叹·远逝》曰:“委两馆于咸唐。”《诗·齐风·猗嗟》曰:“猗嗟娈兮,清扬婉兮。”在单音节词占主要地位的古代汉语里,委与婉往往单独出现,或者与别的单音节词组合,诸如:“委曲”、“委顺”、“婉转”“婉静”等等。作为双音节联绵词,“委婉”出现得相当晚,大概要到清代才出现。《儒林外史》二十四回道:“更有那细吹细打的船  相似文献   

18.
<正>清光绪二十五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敦煌曲子词》分之一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一词,被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四书·古今诗粹》一书中。其原词是: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称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相似文献   

19.
《全宋诗》卷二四八三据《橐斋铅刀编》卷五录周年《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谏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第十二句阙四字,仅有一个”老”字。检《宋百家诗存·橐斋铅刀编》此句为“老钵席完莱”。又第十六句“一读一感慨”,《诗存》作“百不代一慨”。《全宋诗》卷二八三四据《方泉诗集》卷三录周文噗《赠相士丁日宣》,第七旬闭一字,仅六字为“兴来一笑扫燕□”,校云:“群贤集作云。”检《宋百家诗存·方泉集》,此句作“兴来一笑扫燕然”。作“扫燕然”于义为长。《全宋诗》校补二则@方…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古汉语别称词的性质和作用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八云:“南中丞卓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上蔡。”“牝卫”是母驴,“卫”是驴的雅号。据宋·罗愿《尔雅翼·释兽》云:“晋卫玠好乘之,故以为名。”《文选》南朝·齐·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绿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