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活动。韩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对"韩流"在中国的兴起及风行创造了友好的政治氛围,奠定了广泛的受众基础,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的主要特色在于:以对外文化交流机构为依托,以韩国语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主导。"韩流"不仅为韩国带来了为数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还提升了韩国的国家形象,改变了中国大众的对韩印象,对加强中韩民众的相互信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韩建交后的文化全球化现象,"韩流"以中国和越南为中心迅速席卷亚洲。探讨以韩剧为代表的"韩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等,也成为近年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不排除这样的争论:这是大众文化的狂欢,还是主流文化的变形?通过对这一潮流的溯源,我们发现:"韩流"在传播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因此,我们所谈论的"韩流"并非原汁原味的;我们也并不能简单地将"韩流"的流行归属于大众文化的狂欢抑或主流文化的变形这一绝对化的二元论之中,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具有同质性、领先国家拥有话语权等使“韩流”在中国盛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青年为本,搞好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韩流"为代表的时尚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行为,对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双重作用."韩流"文化的成功,在于主动迎合韩国市民社会转型,实现了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现代性转换.今天,中国正处在市民社会发育、成长的转型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对话借鉴多元的"韩流",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视野、过程、内容和方式的多种转换,发挥时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以营造和谐活泼的大学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现代化"之显态表征的"文化产业"即文化的产业化,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与信息为主的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等活动,其经济价值源自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在学理上经历了从一种批判性的概念到一种客观的中性的历史文化现象递嬗的过程,但其本质特征依然可概括为"包容性"、"博弈性"、"创新性"、"风险性"和"霸权性"五个方面。西方对"文化产业"的深度反思给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深刻启示。中国"文化现代化"在竭力研发"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时候,必须同时发育"公益性文化事业"。唯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互扶持,互补前行,滥觞于"后发外生型社会"的中国"文化现代化"才能有实质性进步,我们也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席卷我国的"韩流"给韩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而这也正是得益于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借鉴近邻韩国的经验,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政府和人民都应该正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学研究也必然会受其影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就目前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很高成就,在对"大数据"使用方面也有较为充分的准备.相对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对"大数据"时代的反应较为迟钝,尚无理论上的思考和准备.但无论怎样,"大数据"给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是无法抗拒的,必将给这一学科的研究带来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化从未停止过碰撞,而海外华文作家往往处于碰撞的风口浪尖。中国文化是他们舍弃不去的精神烙印,西方文化又时时渗透在他们的生活里。身处文化夹缝,流传千年的中国传说在他们的改写下绽放了炫目的光彩。以严歌苓为例,她的《白蛇》以古老的"白蛇传说"为意象,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发生于"文革"时期的女同性恋故事。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针锋相对多年的中西方文化开始交融。故事的借用意象与发生背景都为我们熟知,其人物情节与书写方式却给我们带来惊喜。作者对这个传说全新书写既体现了作者在创作探索上取得的成就,又为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一阵来自域外的清风。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3个方面.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清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电影、电视剧、歌曲等全面进入中国并产生极大影响。吉林省拥有朝鲜族人数较多,因此"韩流"对于吉林省的影响较之其他省份更为直接、深远。省会长春市更是"韩流"受众主体大学生的主要集聚地,"韩流"文化已经对这一群体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着重探讨"韩流"在长春市大学生中流行的现状及外在形成条件和内在驱动原因,用调研数据、采访实况阐述"韩流"对长春市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长春市各高校针对这一现状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