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针对塔山煤矿二盘区8212工作面切眼及顺槽巷道顶板破碎,采用普通锚杆支护后巷道变形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钻孔成像技术对巷道顶板围岩进行了窥探,发现巷道顶板围岩中0.9m以内煤体较疏松破碎,2.4-2.85m处煤质疏松破碎,3.7~5.2m处煤体坚硬完整,因此将支护方案改为采用书22X2500ram锚杆,问排距为800ram×800ram,全长锚固,并加设17.8X4300ram锚索,锚索排距1800ram。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某矿8#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松软岩层中回采巷道支护方式优化技术,解决回采巷道两帮片帮及顶板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论文以现场工程实际为背景,分析了原有支护体系下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两种优化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支护方式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得出了合理的优化支护方式,即增加锚杆强度和长度,采用锚网索及槽钢、钢筋托梁支护。通过现场观测,得出了回采巷道运用"锚杆+锚索+网+槽钢+钢筋托梁"联合支护技术是可行及合理的,为该矿及其它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煤层地质条件,对回采巷道围岩支护效果进行实际观测,通过观测巷道顶板和两帮的表面及深部位移,得到巷道围岩变形范围,分析巷道变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揭示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此为锚杆支护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晋普山煤矿 9# 煤层 90 10 1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显现规律、顺槽顶低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规律和采场支柱载荷进行的系统观测与分析 ,得出该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回采面支架选择、超前支护方式与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晋普山煤矿 9# 煤层合理设计及进一步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巷道断面较大、受回采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巷道维护困难,本文对首先对回采巷道帮锚杆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帮锚杆失效的机理,然后通过大采高回采巷道煤帮锚杆受力进行了实测分析,得出了锚杆支护效率的大小,受煤体强度与锚杆强度差值影响,差值越大锚杆支护效率越差,以及巷道两帮在进行锚杆支护时应充分考虑煤岩体的强度,选用的锚杆强度略大于煤岩体强度最为合适的结论。对软煤层大采高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煤层回采巷道支护的问题,从木瓜煤矿具体地质条件出发,采用理论研究、计算机数值计算分析、现场实测等综合分析方法对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内错式巷道布置情况下的巷道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巷道支护技术方案及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改善了巷道的维护状况,保证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的安全可靠,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朱集矿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埋深大,超过800m,服务时间长,且受到钻场强烈动载荷的影响。为加固该高应力强动压巷道,保障安全快速掘进,本文基于深部巷道围岩强化控制原理,提出了高应力强动压巷道分段分区联合支护技术,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确定。针对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道掘进工程提出了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分段分区控制技术对高应力动压巷道具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部高应力巷道在受强动压影响时支护形式和技术参数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某矿三层煤主回风巷为研究对象,结合弱胶结易风化的特点,提出加大支护强度、主动与被动让压相结合、帮部加强支护等具体措施对软岩巷道进行治理。为了验证支护效果,文中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较小围岩的位移及应力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支护方式,也为类似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某煤矿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对下煤层回采巷道内错布置不同错距的受力及区服破坏程度进行分析,得出错距大于等于10m时,巷道两帮受力均衡,有利于巷道稳定。错距越小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范围越大,直到错距大于等于10m时,破坏范围稳定,从而确定该矿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回采巷道内错布置合理错距应大于等于10m。  相似文献   

10.
针对残留煤柱下方的煤层巷道支护问题,以华利煤矿3101工作面的回风顺槽作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在经过方案比较之后,确定了最优方案并且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同时,研究结果为类似巷道支护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南某矿采准巷道围岩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且具有流变性的特点,结合该矿实际地质情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中厚软弱岩层位于巷道不同位置时对围岩的总影响值,提出了采准巷道拱部为较软弱岩层的层位布置方式及加强拱部围岩支护的分区域控制体系。现场工业性实践表明,该层位布置及控制体系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2.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所采的煤为“三软”煤层,且采面54架处出现底板涌水,涌水量为3m3/h,造成顶板破碎,煤层松软片帮,底板下陷,管理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平禹一矿组织安装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控制采高、煤层注水、工作面实行联网和挂网、打锚杆加固顶板、积极推广新材料加固煤体及项板,通过对煤壁打眼注入有机高分子加固材料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生产规模,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伏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田范围小,不适宜采用沿空掘巷技术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沿空侧巷道覆岩移动规律,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出了最佳的护巷煤柱尺寸。最终确定7m护巷煤柱并采用对穿锚索支护技术,保证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全煤岩巷道简式桁架锚杆、锚索支护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对锚索长度、边锚索角度、与帮间距,顶板锚杆数量等不同参数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为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邻近煤层开采时巷道的矿压显现比较复杂。由于开采时引起采场周围岩体或煤层应力重新分布,在回采空间后方及两侧的煤体和煤柱上出现应力增高区,而在采空区的下方出现应力降低区。因此,在已采煤层下方的邻近煤层中布置采准巷道时,应充分利用开采引起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尽可能使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内,以减轻或避免回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影响,这是底板下伏岩层和邻近煤层巷道布置的重要原则。如无法避免,使巷道处于高应力区时,应采取特殊措施来加强巷道的支护。以杜儿坪矿63405工作面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量移是唐代赦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唐代赦书及唐人诗文等文史资料中经常可见“量移”二字,但学者们对它的论述却很少,致使这一制度中有很多地方至今仍不清楚,而一些错误认识也一直得不到纠正。“量移”二字的始见时间即其中之一。 量移制度究竟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量移”二字始见于何时却文献有征。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二中有“量移”条:“唐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十一月庚午,祀后土于上,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二十七年二月己已,加尊号,大赦天下,左降官量…  相似文献   

17.
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因其施工简单、造价经济、受力合理、行车舒适等优势迅速发展,但成桥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将对连续刚构桥主梁和桥墩的变形及内力产生较大影响.结合州河大桥工程实例,充分考虑确定顶推力的主要因素,对连续刚构桥合龙前顶推量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顶推力能显著地改善桥墩的受力.  相似文献   

18.
首都国际机场区域内,毗邻机场主跑道、快滑道,进行箱涵断面尺寸为23.2 m×8.55m,单端顶进长达232 m的箱涵顶进施工,设计要求隧道箱涵顶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值控制在25 mm以内,跑道终期沉降小于40 mm,鉴于本工程的特点,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的先导成为本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GP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癌患者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标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前来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1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g/m2,第1天和第8天经中心静脉置管滴注,顺铂7.5mg/m2,第1~3天经静脉滴注,1个治疗周期为21天,共进行2~4个周期),入选患者均在开始化疗前及结束后分别接受了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标[恶心、呕吐等级及恶心问卷(NP)]评估,并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各项NP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P0.05);同时,化疗后没有恶心、呕吐者(0度)明显少于化疗前,而轻、中度(Ⅰ~Ⅱ度)及重度(Ⅲ~Ⅵ度)恶心、呕吐者均明显多于化疗前(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GP方案化疗过程中有明确的消化道毒副作用表现。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井田开拓巷道的布置形式提出两个方案,在技术上方案一较方案二具有便于矿井集中生产管理;无需办理征地手续;两水平间辅助运输系统较为简单;矿井初期开拓巷道工程量少等优点。在经济上方案一较方案二总投资少5595.0万元。因此选择方案一,即在原晋杨矿井工业场地内,主斜井东侧80.0m处布置一副斜井,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均利用现有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