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口头叙事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建构的一种历史记忆与历史表述.它是群体对所记忆的历史事实的理解和阐释,是为强化群体认同和巩固群体凝聚而进行的策略性表达.本文通过对一个彝族撒尼村寨世代相传的地方性传说的文本分析,揭示了月湖村人对本村寨历史的集体记忆和革根阐释,进而说明"小地方"的口述吏不仅隐藏着"大社会"的宏大历史叙事,而且表达了村寨共同体以及家族力量时村寨象征性资源的争夺与平衡.  相似文献   

2.
杨志新 《西北民族研究》2013,(1):200-207,199
笔者从"表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宁夏韦州回族海太师传说的三个口头文本的民族志考察,展示了这一传说不同文本的动态形成过程,指出不同语境下讲述者与观众的互动最终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传说文本,讲述者的讲述倾向是造成传说文本变异的重要原因。在同一社区中,先贤传说的核心母题会保持稳定,它是传说得以被记忆并被再创造的语料库,传说口头文本的变异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当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出现大规模交往交流时,二者必然需要“与共”,需要构建彼此的关联性。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选择和利用传说来塑造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符号。这些传说虽掺杂了许多与史实不符的主观成分,却真实反映了不同时代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与共”的愿望与需求,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真实。这类传说尽管因包含较多主观建构成分而受到主流文化的忽视、冷落或排斥,但其重要的文化整合功能与作用不容小觑,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历史上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大规模交往交流之时如何“与共”,如何进行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口头传统作为具有悠久传承和较高艺术造诣的语词艺术涵盖了诸如神话、传说、故事等诸多传统语言艺术门类.世居于青藏高原的土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隐含了土族历史的部分真相,是土族历史中被边缘化了的一段真实的历史.包含了土族民间信仰、族群来源和婚嫁仪式的口头传统文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土族人民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诗意思考;承载着土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其传统文化的象征,有利于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壮族重要的历史人物侬智高,在壮族民众的祖先记忆中占有非同一般的位置.云南省马关县马洒村的田姓家族与王姓家族以祖传实物和历史记忆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他们的祖先与侬智高之间的族源关系,这是当地壮族人民英雄史观的体现.同时,这一英雄史观又影响到人们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在此,历史记忆与英雄祖先崇拜互为主体的关系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历史记忆,盘瓠传说既是畲族的"护身符"和精神力量,也是其游耕农业的规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解读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卫拉特蒙古佚名氏史家撰写的几篇托忒文史籍,探讨当时卫拉特人对汗国灭亡的反思及对清准战争的历史记忆.几位史家的文本反映了"四卫拉特"这一历史框架的稳定性,以及卫拉特人在政治认同方面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国家的历史可以通过历史文本的记载得以传承,而民间的历史则是通过长辈们的不断讲述而被延续下来。作为乡村里的公共建设桥梁,更是说明了民间历史是如何被记忆的真实案例。本文以四川凉山的一座凉桥为例,探讨作为实体层面的桥,当它与当地的环境、人和文化发生联系时,它文化意义也在不断被创造和发明。  相似文献   

10.
严冬  李然 《民族论坛》2022,(4):70-79
由流官主持编修的方志以地方官绅的视角叙述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同治版与民国版《咸丰县志》都通过“礼仪标识”书写当地民众的国家认同,即从典礼仪式的叙述、“旌表”标识的凸显、风俗教化的书写、节日礼仪的涵化四个方面叙述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从对王朝历史的强调、以地名标识书写归附、以权力标识书写规训三个方面叙述民众对国家权力的认同。方志文本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书写,是地方官绅、民众凝聚共识的文化实践,体现了地域社会的中华民族认同从“自在”到“自觉”的社会历史记忆。这种历史记忆具有超越时空的延展性和稳定性,为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