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以刘泽华先生为旗帜的"王权主义学派"已经成为海内外引人注目的一支研究力量,而这套新出炉的由刘先生主编的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可以视为当代中国启蒙史学所取得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这套大书对中国政治思想史所持的基本立场,充分体现出"刘泽华学派"尤其是刘先生本人对中国政治思想史所持的独特认识。鉴于它所可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1962,(3)
今年三月间,山东大学历史系邀请北京大学齐思和教授到校作了《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的报告。其中《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已在本期发表,此处从略。齐思和教授在《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的报告中,认为: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有文字记录到汉朝建立以前,这是中国史学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历史记载多是片断的、简单的,而且都是记述当前发生的事件,没有通史的概念。然而,即使这样简单的记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一一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王学典问:在出版了《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之后,最近你又推出了《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能谈谈这两本书、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断代,国内外史学家对这个断代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出版了许多论著。最近,李良玉所著《新编中国通史》民国卷,是一部民国史的上乘之作。《新编中国通史》是国家教委组织撰写的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材,全书分四册,第四册为民国卷,以下简称“通史民国卷”。它以新的通史体例,新的组织结构,新的史学视角与方法,客观公允地再现了民国史的复杂画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断代及其寓示的历史经验,提供了科学借鉴。(通史民国卷》的一大优点是建立了一个民国史的新的科学体系。作者运用了社会学和政治学方法,不…  相似文献   

5.
苏联史学输入中国及其现代回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广智 《社会科学》2003,(12):84-9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史学大量输入中国及其对我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在这一世纪的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留下了凝重的历史篇章。本文论述了苏联史学东来的多种途径 ,着力于探讨它的历史理论之引入在我国史学界所激起的回应 ,并以《苏联共产党 (布 )历史简明教程》、《世界通史》两例个案为佐证 ,对这一时期的中外 (苏 )史学交流史进行了历史的小结。  相似文献   

6.
青年史学工作者张艳国关于史学理论研究的著作《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全书40万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能够出版,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首先说明他平日的勤奋刻苦,多年的默默耕耘,现在已获得第一批喜人的成果,自然值得庆贺。其次,这本著作的出版也说明它的作者的眼光、胆识和开拓精神。正像作者本人所强调的,我国的历史学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史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技进行认真研究也就只有十年多一点的时间,作为一门新学科,它的难度自然就大。不仅如此,它遇到的阻力也更大。不必讳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7.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蒋美华,李爱蓉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乔书)这部洋洋35万字的力作,是整体社会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它填补了史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功于学林。...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唐代史学理论大家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经史关系、通史家风、文人修史、史家史德的理论认识以及撰述与记注、史义与史法的区别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刘向《列女传》的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又是最早使传体脱离经、纪而独立成书的史学著作。它借鉴《史记》的体裁结构,继承发展了以往解经、释纪之传的某些合理因素,吸取精华,有所创新,完成了单行传体的变革,在史学上引起了专写人物传记风气的盛行,并促使后世妇女传记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如何认识和书写中国传统史学成为中国现代史学史的重要学术课题。在三、四十年代,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多角度的研究,从先秦典籍的类别《诗》、《书》、《春秋》和"礼"探讨中国史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认为中国史学具有自由、人本和理性的精神;传统史学多样化的体裁扩大了历史记载的范围和内容,通史体裁的创立和完善则确立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新史学变革指明了路向。钱穆对传统史学的内涵、特质和价值深入发掘,与反传统史家的主张相对立,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新认识和新书写,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史学怎样寻找自己——重读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位史学家用“史学要寻找自己”这句话,来强调史学工作者应当多懂得一点史学的历史,这很深刻、很形象地说明了史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中国史学史研究者,我对此表示赞同和敬意。今重读全毓黻先生于三千年代撰写、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史学史》一书,深感它在“史学寻找自己”方面的草创之功,不仅未因历年久远而被淡忘,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反使它的“草创”越发显示出自身的价值。这价值就在于,它向人们表明:史学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曾经有过怎样艰难而有意义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探析近代史学演进历程的创新之作──读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王记录学术研究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向前发展的,而每一部富有创新精神的著作,都构成了学术发展的界标。《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陈其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近...  相似文献   

13.
《通志·总序》是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的一篇重要的史学评论文章,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史学观点.对后世的史学理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郑樵力主编写通史.反对断代为史,因此他在评论《史记》、《汉书》的过程中明显流露出尊马抑班的思想倾向,导致了一些评论的偏颇和失实。本文旨在指出并纠正这些偏颇和失实.说明史学批评必须重视它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辉煌成就可用梁启超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史学的成就的同时,必须正视中国史学的弊端。本文拟就宏观上对中外史学试作比较,并对中国史学所存在的弊窦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同行。一、史官、史馆和官修制度的不良作用中国史官建置很早。据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说:“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  相似文献   

15.
周晓明 《江汉论坛》2008,1(5):81-83
论者所谓的"现代中国文学"①,涵盖通常所说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大学科分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既是一种文学研究,也是一种史学研究.例如,在现有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上述两大学科分支合二为一,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国标学科代码75031).  相似文献   

16.
何炳松是曾与梁启超齐名的史学家。他致力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形成较为系统的史学思想 ,其核心是建立在进化史观基础上的总体史观 ,主张从宏观联系的角度研究历史。因此他对通史 (指西方的综合史 )极其推崇 ,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他虽重通史著作 ,但不偏废史料 ,在史料学和编纂学上有许多具体建议。他强调史学的社会价值 ,要求史学求真与致用相统一。这些思想继承前辈 ,启发后人 ,在 2 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学即研究历史的科学,但没有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就不能称之为史学.因此,史学遗产不同于一般历史遗产,它是历史遗产中形成客观规律的一部分,而不应与史料学、考据学、年代学、史学史等学科混淆. 下面就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活力的几个历史规律的方面作简要叙述和批判的继承. 一、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活力早在尧舜时代,民本思想就已出现,《尚书》尧典、虞舜典都有所记载,至于形成为一条  相似文献   

18.
魏源史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皇朝经世文编》等,都反映了魏源的著史意图,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魏源的史学特点“预示着史学风气的转变。”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不能不注意魏源的史学思想,而且还应该从他作为起点。本文仅对魏源的史学思想作一点探微工作,有不妥之处,请史学界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9.
周毅 《江淮论坛》2012,(5):117-120
李则纲的《史学通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高潮中出版的一本史学理论研究著作,同时也可说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书中,李则纲对中国传统史学中有关史学功能的认识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史学应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认为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增进人们的科学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还提出了一些历史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何为网络史学?何为公共历史问题?网络史学①作为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它是在因特网在全世界普及之后(1992年以后)才具有了存在的可能。互联网为网络史学提供了运作平台,这个平台亦是其成立的前提。笔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