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间制度、知识体系及社会实践。作为自然时间,其取法自然的时间命名和择取物候的时间标识,铺陈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作为文化时间,其“以自然为根”的文化特质,形塑着热爱自然生活、顺乎自然流变、崇敬自然万物、尊重自然规律,以及感恩自然馈赠的生态理念;作为社会时间,其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统,结构着顺时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整洁环境、营造宜居生活,保护山野、守护绿水青山,关爱鸟兽、维系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实践。二十四节气是一宗兼具自然与人文、包括理念与实践的重大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弘扬其蕴含的时间观与生态文明智慧,不仅表征着其在激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潜能,也昭示着其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萨满医药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臣  刘贵富 《学术交流》2004,(12):132-137
萨满医药文化是指由萨满创造、传承和实践的,与医药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的总称;在地域空间范围上采用广义的见解,有利于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层面间开展萨满医药文化的比较性研究;萨满医药文化是国际萨满文化研究的主题;在众多的涉及萨满医药文化的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所关注的萨满的治病方式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萨满医药产品的开发,是最大的现实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文化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极重要基础。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未完全包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范畴之内的“文化”范畴,这是“文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依据。对这一“文化”的科学界定,以统筹和沟通诸学科各自对“文化”的研究,是文化学的中心任务。同时,本文通过剖析“文化概念”和“文化”词语字义疏证两者的关系,提出要重视研究自古似来(尤其我国)人们对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概括,并用现代理论加以开掘,从而深化文化研究。最后,作者提出文化研究的四个具体方法论问题:一、人类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二、文化的描述和测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具象问题;三、文化以人的活动为中介的问题;四、文化的统一性、强制性、自律性与文化的他律性、“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无限多样性”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概念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文化,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了解各类学科和思想家对文化的界定,来描述文化是什么。了解和研究文化概念及其具体情形十分必要,这种了解和研究也将会促进近年来文化讨论的深入。文化一词,在拉丁文中为cultus,是由colere演化而来。原意是开发,开化的意思。德文为kultur;法文为civilision,cul ture;英文为culture;意大利文为cultura。文化一文的词根演变过程基本上保留了它“开发”、“开化”一词的原意。在漫长岁月的历史演进中,文化一直代表着由于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民俗节日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庆祝或纪念某些历史事件、人物或自然现象的文化活动。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推广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从未来发展来看,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增进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我们正经历的消费社会转型密切相关,而消费社会的转型正在对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但是,目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现实感和本土意识不强、价值观倾斜等问题,有鉴于此,进一步推进"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在理论上就要重视"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化;在实践中要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功能的新变化,正确对待消费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摆正文化消费的位置;在价值观上对在全球日益泛滥的极端消费主义保持足够警醒,重视"文化研究"对推动"创新型国家"、"节约型国家"建设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重视对新一轮的学科分化与重组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历史作用。妖怪文化大体可分为事件性妖怪、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和造型化的妖怪:事件性妖怪即事件性或现象性的妖怪,如“洗小豆”、“倒天狗”等;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即为不能解释或控制超自然存在的妖怪,人们将其人格化后,使“妖怪文化”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造型化妖怪,即将妖怪做可能化处理,使妖怪形象化,具有固定化的模式,日益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妖怪文化丰富了日本文化的种类,“妖怪”这一文化元素渗透到了日本文学、美术、戏剧、装饰、影视等等领域。因此,通过研究和探讨日本妖怪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有深刻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正> 无论是考察一般的文化概念还是研究特定的西方文化的沿革,都涉及到文化的比较和评价问题。怎样比较、评价和取舍诸种文化,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有关文化的理论。由于文化本身是由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价值、习俗、传统、意识形态、行为规则等诸方面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因此,对文化的比较、评价、取舍,往往难以形成一般性的共识。人们很难在一般意义上比较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得失和评价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优劣。这种一般性的比较、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武断的、肤浅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引入文化比较和评价的一般方法论。一般说来,在比较和评  相似文献   

9.
犹太文化中的《圣经》文本和故事同民族的行为模式有着十分典型的关系;而犹太文化又通过《旧约》及其成员的流散,对西方文化及至世界文化发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犹太文化意象及其结构,有助于深化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学和社会学分析也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本文以《圣经》文本和故事的若干文化意象为例,分析了这些意象在西方文化中发生深刻影响的的机制;从“故事”、“文化规范”和“语言结构”三个向度分析了犹太文化意象的结构;并以美术、音乐、诗歌和科学为例示,论述了犹太文化意象同其文化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日本文化的特征、日本社会的性质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各种各样的研究从各种不同角度回答这些问题的所谓日本文化论现在极为盛行。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家倍夫·哈鲁米教授曾指出,日本文化论既是一种大众消费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日本文化论的流行中,文化人类学家起了重要作用,几乎主要的日本人类学家都同它有着某种联系。著名的学者石田英一郎、冈正雄、梅棹忠夫、中根千枝、山口昌男等人对日本文化论影响极大(虽然他们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但离开了美国人类学家露丝·贝涅蒂克特的著  相似文献   

11.
河间作为一座拥有27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文化积淀深厚,其地名中蕴含着丰厚的地域文化价值,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心理文化价值、环境文化价值等。对河间地名的地域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坚定沧州人民群众对沧州地域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沧州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有助于沧州地域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沧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此外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河间地名的重要作用,服务于沧州地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民族性、历史性、延续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就要研究、分析中国文化思想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延续性。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已经从表层文化思想进入深层文化思想。所谓表层文化思想是指形成文字并系统化的思想意识;换言之,是指历史上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所谓深层文化思想是指一代代人积淀下来的、未系统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换言  相似文献   

13.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马文·哈里斯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他认为文化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认识论是主位研究方法和客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说明世界财产清单中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的起源、维持和变化;人类学家在研究社会文化体系时,必须收集和整理社会文化体系中反复出现的文化现象和资料,而那些反复出现的文化内容的结构,就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普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哲学何以存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自身的不完善,所处的传统背景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价值的断裂、文化的分裂等一系列负效应,这意味着一种总体性的消解和社会整合机制的消弱。而目前哲学界零敲碎打式的研究则无法实现对现实的总体性理解和批判功能,也无法面对21世纪的总体现代化建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以重建总体性。文化哲学总体上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的文化价值研究,文化形而上学研究和文化批判。这三个层面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哲学的文化价值研究确立哲学研究和管理文化的合法性;以此为基础,文化形而上学则是关于文化总体性的深层价值研究,它力图确立一种文化统一理念;文化批判则努力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文化实践中去,以推进现实文化的发展。这三个层面的断裂乃是文化哲学的内在危机。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即面临着这一困境,所以,文化哲学要重建总体性,首先必须实现自身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口说文化到文字文化再到当代媒介文化的变迁。当代媒介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因此 ,有必要把握媒介文化生活的特点、好处和风险 ,对媒介文化生活进行批判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史密斯(M·Brewster·Smith)是美国知名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在四、五十年代,人类学领域中展开的“文化与人格”研究运动中,史密斯就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极力主张人格结构是受文化因素制约的,因此,不可只囿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来研究普遍的人格。后来,西方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冷落了一段时间。从七十年代开始,文化人类学研究又呈复兴景象,史密斯仍是个活跃人物,他的研究给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人关于自身的研究理论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受到文化的定向,文化又是通过隐喻对人发生作用,因此,研究隐喻是研究人的根本途径。文化的概念,历来说解不一,但通常倾向于把文化定义为: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以及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文化人类学不满足于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与媒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的文化研究使人们能够剖析当代媒体文化产品,从而获得应对文化环境的能力。近年来,文化研究已经开创了社会文化研究的一整套方法,主要包括文化的生产与政治经济学分析、文化的文本分析、文化的受众与接受分析等。这种多元的方法从媒体文化文本中分析生产、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国籍与意识形态等维度,并研究它们对受众接受文化时产生的影响。媒体文化效应的多样性与争议性要求文化研究运用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与多视角的综合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本是影响个人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获得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年上海市社会结构调查数据,从广义文化资本出发,分别测量父母和子女文化资本对地位获得的作用。研究发现:父母和子女文化资本存量越高,子女受教育年限越长;子女文化资本对地位获得具有显著影响;在控制性别、父亲职业等变量后,文化资本越多,越有可能进入更高阶层;教育、家庭文化氛围和文化投资对地位获得具有持续且稳定的作用;文化资本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程鹏 《阅江学刊》2023,(4):152-158+175
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的关键,是要契合民众的文化心理与生活需求,主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传统农业生产已经日渐远离人们生活的现代都市社会,部分生活民俗事象还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而其中的饮食民俗则是与人们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上海的饮食类非遗中有许多与节气相关的项目,推动二者联动发展,对于节气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强化节气与饮食的联系,保护本位性文化,创新开发与节气相关的产品,挖掘特殊节气的饮食习俗,通过文旅开发或申遗,进一步推动节气饮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