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建设法治国家任务的艰巨性、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性、中国司法和法学教育的现状、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不应、无力也无需以职业教育为内容,而应明确定位于通识教育。基于这一认识,文章就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虚假繁荣的问题,这种假象困扰着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厘清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质这一命题,梳理“为什么要发展法学教育,为谁发展法学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法学教育以及怎样发展法学教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法治建设为本、以社会和谐为本的标准,坚持精英化的法学教育基本路径,并在这一路径下完成校正法学教育发展的积弊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学教育对法治国家很重要 ,对中国尤其重要。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从起源、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课程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2,(4):181-186
大学本科法学教学直接关系着法律职业者的专业素质与从业能力,从而对国家法治建设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本科法学教学及其改革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体察现行教学积弊,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继而努力改进本科法学教学成为推进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功能环节。  相似文献   

5.
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伦理价值思维等综合素质,以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司法界道德风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在法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中强化法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科学化现代化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这三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智慧、理论创新、制度构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的独创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凝聚了我国法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思想精华,标记下我们党持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7.
李冬 《理论界》2015,(2):168-17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及法学教育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契合,就需要在强化传统法学教学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学实践教学在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从而培养出符合"法治中国"要求的创新型法律人才。本文试从"法治中国"建设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学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刑事法律实务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学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机制存在着种种问题,以致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为此,通过与美国法学教育进行比较,提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职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体制等诸方面进行改革,以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生发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实践之中。在知识论语境下,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学知识效应的发生机理、实践进路和法治现代化功能,是对法治中国实践成就如何由经验形态知识到原理形态知识转变的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涉及法治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动知识转化的主体、知识生成的逻辑、政理和法理的联系、新概念到新范式的升级、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塑造、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法治话语的生成等一系列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有效沟通法治中国的实践成就与法学知识体系、破解法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促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方法学本科院校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法学本科院校会面对种种问题。地方法学本科院校只有充分地了解自身所处环境,掌握中国法学教育发展趋势才会长久繁荣。  相似文献   

11.
普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一个重要命题,关系到我国民众法律意识的更新与重建,并进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命题却在我国学界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本文将普法这一命题置于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对我国当下的普法活动进行反思,从普法的视角厘清我国各种法学思潮之间的冲突与联系,进而重构我国当下普法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法学本科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CDIO教育理念与实践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理念进行法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理学乃至法学研究不断转型升级的学术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发展史。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函变关系:一方面,法治实践在价值理念、制度建设、运作理路等方面的变革创新,为法理学研究提供了动力基础;另一方面,法理学研究通过在理论基础、研究主题、研究聚焦等维度的转型升级,为不断变迁的法治实践做出了理论因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我国的社会生活和法治建设已然进入新时代,而法理学研究也正在逐步迈向“法理”的理论自觉时代,并在内在品性、外部特质、思维属性等方面逐渐呈现出法理化、回应性、思辨性特征。总之,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这无疑既是法理学得以发展的规律性启示,也自然是发展“中国的”法理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问题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然 《兰州学刊》2008,(7):200-202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法律职业开始走上了统一、规范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对中国的法学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的条件下,中国的法学教育从理念、方法、目标、层次等方面都要作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但是必须看到,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中国特殊的法治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法学教育必须要独立于司法考试,不能蜕变为法律职业培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在矛盾中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带着“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疑问”,我们探讨了法学中国化问题。我们认为法学中国化并不是指法学本土化(即把西方法学变成本土的法学),因为本土化仍然是西方法学在中国,我们呼吁那种汲取中西文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做出中国人对世界法学有独特贡献的法学,那种能张扬中国人主体性并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法学。这种法学担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体现中国人对法治理想的憧憬;表现为中国的法律学人在世界法学中的话语权与参与权。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法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永远在途中的问题,但法学中国化表达了中国法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设置地方特质不鲜明、师资储备面临瓶颈、学生综合素养未能充分彰显等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法学教育应根据地方特质,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目标定位为引领,以创新性课程体系为重要基石,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目标,为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建构原则上,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有机统一,坚持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的科学思路。在建构方法上,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吸收我国优秀法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有益法治经验,要将法理学与部门法相结合,将法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此外,还要以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关键抓手,以自主性、原创性和创新性作为重要着力点,以法治实践作为知识体系建构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尹禹文 《理论界》2022,(5):65-7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历了三次法治目标的飞跃。“法律信仰—法治信仰—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演进理路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过程中从现代国家建构到普遍法治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进程中国家经验积累和政治认同的结果。法律信仰体现了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规范的核心地位,法治信仰从价值维度、目标维度和实践维度三方面对法律信仰实现了超越,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文化传统和文化自觉的历史逻辑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未来期待。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等法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秋  孙斌 《理论界》2007,4(4):117-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国际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本文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法学理论基础、教育成果的衡量和高等教育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局面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以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交流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促进我国法学教育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但对于“认知”却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故而,本文将对致力于建构追求客观认知的“法律科学”的纯粹法学进行研究,论述纯粹法学中的知性国家观、规范命题和分离命题,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完善作出尝试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