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卞歧同志的《项斯籍贯考》一文(载《浙江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考定项斯是浙江台州人,言之有理。但唐代的台州领县有五,以今名述之,即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卞文以台州作为项斯的籍贯,还不够具体,兹略作补充。宋初僧愿鸿所撰的《永安县遇明禅院碑》在叙述遇明禅院的地理环境时云:(遇明禅院)“前枕寒溪,后连翠窦,桃源天姥,顶湖括苍,烟霞一开,远近如画,项斯之宅可寻也……”(见《光绪仙居县志》卷21古迹、金石上)仙居五代时称永安。遇明禅院即后来的三学寺,在今仙居县东二十里处。此碑立于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而项斯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尚在世,其间相距仅一百多年,碑所言当可信。又元代黄(氵晋)(1277——1357)为项斯后裔项良才所撰的《乡贡进士项君墓  相似文献   

2.
在阿城县亚沟公社东五公里的石人山峭壁上,有一处金代女真族石刻图像,距今八百余年,这就是著名的亚沟石刻图像。现存两幅图像,为一男一女。左侧男像是武士装束,像高185厘米,宽105厘米,头戴盔,上有塔刹状顶,两侧有卷翼。头部高33厘米,脸宽22厘米。膀阔腰园,身材  相似文献   

3.
我所居住的神奈川县大和市深见台,有座高60公分左右的“阿伊努之碑”。正面碑文是“南无阿弥陀佛。两千年前阿伊努古墓附近的万灵碑”;左侧碑文:“昭和十五年四月十六日,施主中丸银治”;右侧碑文:“神奈川县史迹调查委员石野瑛认定”。这是几十年前,在路边杂草丛生的坟地中发现的。我出生在北海道北见国的诸滑村,村旁就有阿伊努族古墓,所以,从童年起就非常关心阿伊努民族,很想弄清那座“阿伊努之碑”的来历。然而,石野瑛、中丸银治两位先生现都已过世,虽然向市有关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保护、研究“阿伊努之碑”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流域诞生了无数历史名人,一代代黄河先哲传承着黄河文明、弘扬着黄河文化。沁河作为黄河的一大支流,孕育了怀庆府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为巩固中央政权,明太祖将皇子分封各地以作藩屏。明朝郑藩第五代世子朱载堉(1536—1611),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系明太祖九世孙,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一生交游广泛,著述丰赡,对乐律、历法贡献甚巨。本文梳理其交游情况,以期对河南郑藩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九华里太王公社的大碑街,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石碑之一。此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简称好太王)的墓碑,建于公元414年。碑高6.39米,是由一块方柱体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四面刻字,总计1775字,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记始祖邹牟王的建国传说和儒留王、大朱留王两代的王位继承;第二部分记述好太王的文治武功;第三部分记载好太王墓的守墓烟户和好太王有关守墓烟户的教令。武功部分起于五年乙未(公元395年),终于二十年庚戌(公元410年),按编年体记述着好太王十五年间南征北讨的事迹,是全部碑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尤以六年丙申的战功最为显赫。此碑自光绪初年发现以来,国内学者即进行著录研究。1884年碑文墨本传至日本,日本也开始进行研究。1907年,法国人沙畹到现场进行调查,又将此碑情况和碑文传至欧洲。遗憾的是,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6.
一、五个基地县的概况和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省、区合办了五个基地县。其中三个是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即河北的栾城县、湖南的桃源县、黑龙江的海伦县;还有两个是改变贫困面貌的基地县,即宁夏自治区的固原县和盐池县。这五个县,南方一个、华北一个、东北一个、西北两个,地理位置分布均匀,可以反映出我国目前农业方面存在问题的一般概况。这五个基地县各有特点和问题。宁夏的固原和盐池,地处黄土高原,干旱缺雨,历史上就是半农半牧区,解放初期生产情况也都比较好。但前些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硬让这两个县往“以粮为纲”上转,大肆开荒种田,一直开到山顶上。结果愈广种愈薄收,愈薄收愈广种,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盐池县仅六、七年的时间,沙化面积由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用灾难考验着沿岸人民。历代文人墨客对黄河故事的书写不曾间断,进入新时期以来,对于黄河故事的精彩书写更是大量涌现。其中“以黄河为叙事背景或叙事对象、抒情对象,讲述黄河及黄河两岸所发生的人和事,展示黄河民俗风情,颂扬以黄河为象征的民族精神,关注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报告文学等,可统称为‘黄河文学’。”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0,(4)
乐浪郡初置于公元前108年,《汉书》卷28下《地理志》乐浪郡条中记载其下辖25县,《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记有乐浪郡下辖18县,而《晋书》卷14《地理志》中乐浪郡所辖县数则为6县,通过对史料的钩稽,考证出西汉武帝元封三年所设乐浪郡之统辖范围当为11县。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郊区发现的‘使司’款金代银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银锭在我省发现不多,阿城县曾出土过四枚。一九七八年春,于哈尔滨市西南郊约四十里处的正红四屯又发现一枚银锭,形制同于前者,外观呈砝码形,束腰,边缘四周为水波纹。银锭长十四厘米,锭首宽八点五厘米,腰宽五点五厘米,厚二点五厘米。银锭上刻有“伍拾两”“行人唐公原”“□□称”的錾文,并加盖上“使司”“赵思义”及“?、?、?”等戳记符号。带有“使司”款的银锭,一九七四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三十一枚金代银锭中,计有九枚,其中二枚也带“行人唐公原”、“唐公原”的錾文。可见,哈尔滨市郊区出土的这枚“使司”银锭,当为金代无疑。金代官署在铸造银锭时,为确保铸造质量、重量、成色等、在银锭上还錾出有关行人、称子的姓名和金银铺行的名称,这枚“使司”银锭上刻的是  相似文献   

10.
宋辽澶渊之盟后三十八年——1042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十一年),辽和宋又发生了一次交涉。交涉由辽遣南院宣徽使肖英、翰林学士刘六符以国书正式向宋提出。事由有三:一是追讨旧账,说瓦桥关以南一带(即瀛、莫二州)本是石晋割属于契丹的,被后周夺去,并且提到宋虽“世修欢誓”,而“曾兴无名之师”,为“始终反复”;二是责问宋和夏构兵的缘由,说夏于辽“久已称藩,累曾尚主”,宋不顾而去打他,是所谓“已举残民之伐,曾无忌器之嫌”;三是违反盟约,说宋“营筑长垣,填塞隘路,开决塘水,添置边军”,有违盟约条款。综合三项事由,最后提出一个要求:“曷若以晋阳旧附之区,关南元割之县,俱归当国,用康黎人”(全文见《全辽文》)。这样大的口气,顿使宋朝君臣饱吃一惊! 不仅要索回关南,而且提出索回“晋阳旧附之区”,即指北汉所有太原等十州、四十县,显然是一种政治上的无理讹诈。这样做,表面上是欺宋文弱,而骨子里却别有用意,但是这个用意,在封建  相似文献   

11.
<正>千百年来,黄河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变迁。她本身也因凝聚了历史、经历了沧桑,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纪录片《黄河安澜》以6集300分钟的时长,从大河之“魂”、大河之“安”、大河之“绿”、大河之“兴”4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黄河时代风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治河智慧,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回应了黄河安澜的千年期许。  相似文献   

12.
<正>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一座古朴肃穆的帝王陵静卧在松柏之间,枕着黄河涛声,已近2000年。这座帝陵,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汉景帝后裔。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为汉朝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13.
胡三省,字身之,原名满孙,旧字景参。以“所居狭小磵旁,多古梅”,世称“梅磵先生”。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四月初二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县中胡村一个比较贫寒的渎书人家庭中。笔者多年来注意胡三省事迹的探索,曾在宁海找到一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修的《胡氏宗谱》。其中有南宋景定二年(1261)、咸淳二年(1266)、咸淳五年的三道皇帝救命;胡幼文撰的《三省公墓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道光十四年(1834)、同治八年(1869)和光  相似文献   

14.
<正>法者,治之端也。黄河的岁岁安澜离不开法治护航,沿黄人民群众的福祉也需要法治保护。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的黄河正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开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梁山黄河河务局扛牢责任、使命在肩,精心谋划、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5.
1985年7月17日,笔者到五常县营城子满族乡进行历史考察,从61岁满族老农民关文斌的家谱中,发现三幅清代乾隆年间满文年彩。这三幅满文年彩,用宣纸刻成,文字和纹饰尽同,是清代民间艺人一次用刀刻出来的。因年久已经变成暗黄色,其中两幅已损坏,只有一幅保存完好。年彩长五十九点五厘米,宽二十七点五厘米,下端中间刻有满文“佛尔郭出课”(汉语“奇”、“瑞”之意),周围刻有几何纹饰,下边有连钱纹饰和穗头。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八年五月中旬宝清县出土一颗铜印,是十八里公社报国大队一队社员毕恩德种地时在垄沟发现的。出土地点南距宝清县城十八里,东南距挠力河左岸约二十里,附近地势平坦,由南向北倾斜。报国大队所在地旧名“乌鲁屯”,又名“车家围子”。该印铜质,七·一厘米见方,通高五·○厘米。印文为汉字九叠篆书:“管民千户之印”。印背錾款左:“甲寅年六月日造”;右:“塔察国王发”;印的上方侧面,原似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随着北方气温持续走低,黄河内蒙古河段流凌密度持续增加,黄河进入封河关键期。回顾这一年,模型黄河在黄河凌汛期为决策者调整防洪防凌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23年3月,郑州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开展万家寨水库冰凌模型试验;5月,开展黄河下游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洪水预演实体模型试验,对河势变化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科学预测,彰显模型黄河在幸福河建设中的硬核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滔滔黄河自上中游挟泥沙而下,流经兰考后走向由东改至东北,拐出了“九曲黄河”的最后一个大弯。据史料记载,自金代大定年间以来,兰考境内黄河大小决溢百余次,河道变迁频繁而复杂,现实中有迹可考的黄河故道就有11条。特殊的悬河地势,大量的故道陈沙,使兰考百姓长期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之苦。  相似文献   

19.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黄河航运,以黄河干线为主轴,开发了南北两侧支流以及黄河与淮河、海河之间的沟通渠道。曹魏立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都,黄河水系的航运将5座都城连接起来。西晋王朝是三国曹魏政权的沿袭和发展,仍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发挥黄河四通八达的水运联系全国。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黄河水运几经中断,  相似文献   

20.
好太王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县太王乡大碑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角砾凝灰岩质碑身略呈方柱状,高6.39米,宽1.34—2.0米不等。四面环刻碑文,共44行1775字。碑文第三部分内容以占一面半637字的篇幅,铭刻守墓烟户的来源及有关法则,史料价值颇高。关于好太王碑中守墓烟户的身份,30年代已有学者提出。“略与奴隶相同”①。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外论著中,国烟看烟的身份问题,基本上沿袭中国30年代的说法。笔者在研究高句丽史料及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与诸家截然不同的观点,同国烟看烟皆为奴隶的主张着商榷。 好太王碑所记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