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科学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苏州市在居家养老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居家老人享受服务的养老服务政策,构建了由政府牵头、社区和社会组织承接并吸纳商业组织参与、集合多种服务的老年服务体系.苏州的探索实践契合了政策网络理论的内在要义,有效缓解了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介入意愿偏低的问题,较好地满足了居家老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为更广区域和更高层级行政主体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改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创新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处在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试点和探索时期。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一种多元主体互动的善治理论,在对改善和创新当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方面具有极大的理论解释力。购买行为内部化、购买程序随意化、购买力度小、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等问题是当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购买者(政府)、承接者(服务机构)、使用者(老年人及其家庭)三个主体角度入手分析,将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及其供给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个合理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养老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南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社会养老服务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期冀为建设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满足河南省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要树立以老年人为本,为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及个性化需求对老年人选行照顾,维护老年人权利和尊严的理念.合理定位老年服务业,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实现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道路.在中国发展养老服务业,除应明确养老服务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更要全面完善和强化养老服务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规划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大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贺楠  王敏  李振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202-205,219
为城乡老年人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正在成为现实,我国的养老模式正朝着社区居家养老迈进。对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一个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提供相应居家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功能,促进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7,(7)
在积极老龄化政策指引下,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辽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老年群体的个性特征及需求的分异致使养老服务呈现不同的类别与层次,如何根据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偏好来有效地配置养老服务设施与项目,一直是养老服务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辽宁主要存在生活护理需求难以满足、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机构配置区域间不平衡,以及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保障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养老设施合理配置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陕西省西安、榆林、汉中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问卷调查,探索人际关系、活动参与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居家社区难以实现的养老需求,人际关系质量良好,拥有较强的亲缘关系;但受到生活区域范围的约束,交往对象数量有限,活动参与意愿不足、参与行为欠缺。人际关系、活动参与显著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感,且活动参与是人际关系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从家庭、机构、政府、社会等多主体出发,通过发挥家庭基础支持作用、丰富养老机构适老活动、加大政府多渠道扶持力度、弘扬中华慈孝文化等多措并举,有助于促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感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养老资源供给方式的创新,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困境,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针对南宁市当前存在的财政投入不足、涉老组织缺乏、政策宣传不够、人才缺失等问题,可通过提高加大购买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加强政策宣传、培养专业养老服务队伍等途径来促进南宁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养老服务——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昱 《天府新论》2006,(4):104-107
老年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部分。资金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保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服务。从我国养老服务的模式来看,以往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81-185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更是日益突显。从农村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来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贫困地区对农村养老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的多元需求。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政府或社区在加强、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中,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养老服务需求体系建设工作。除物质生活以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因此,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民办养老机构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理论,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个案,对该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综合服务支持、专业服务支持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家庭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嵌入性视角出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划分为“规制依附嵌入”和“引导自发嵌入”两种类型。“规制依附嵌入”具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嵌入性”特征,展现出政府对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的约束力,但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使其创新动力不足、主动作为意愿不强,难以满足日趋多元化、差异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引导自发嵌入”带有基于身份信任发展起来的“关系嵌入性”特征,注重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助共享,但非专业化和激励保障措施缺失使其服务提供的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这就需要构建“合作共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建立以服务契约为核心的四元主体合作结构,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社会契约关系,培育具有植根性的差异化需求满足体系,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再探——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农村老龄化有如下特点:以中龄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城镇;一人户老人家庭比例较高;老年人的生活来源较为单一;不少老年人的健康及自理状况堪忧。农村养老服务面临如下困境:政府缺乏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足够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处于一种残缺型福利状态;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难以确保老年人的医养需要。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应承担如下责任:树立社会契约型的养老责任;确立政府间的财权事权责任;培育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统筹以省级为方向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重点分析残障老年人个人及群体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等对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在西部6省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分析、交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年龄、健康状况、残障类型、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家庭经济收入、是否领取残疾证、社区服务完善程度等成为影响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应把残障老人作为服务重点人群;加大政府对西部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力度;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强化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相关服务内容,提供细致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纠正在老年残障界定方面存在的误区,提高残障老人持残疾人证比率,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大类功能。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和短期入住服务、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提供的养老服务和兴建养老社区四种。总体而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服务人员的数量有限且专业素质不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等。促进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投入不足、机构和设施不足、人员不足以及体制机构不顺、资源利用分散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失独家庭的养老不能依靠家庭,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失独家庭养老政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从失独家庭产生的原因来看,失独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产物,因此政府在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中要起主导作用,把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纳入公共管理的范畴,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使失独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7.
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约占总人口的1/3,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料等方面的费用占GDP的26.24%.在社会层面,大多数家庭面临“4-2-1”模式的挑战,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比比皆是[1].社区开展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老年人多方位的需求,服务落实不到位,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问题须需解决.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时间作为桥梁,服务人员自愿提供服务,工作时间存储在“时间银行”,未来可用于支付他人帮助,这种双向服务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享受更好的服务,使工作人员工作中产生的价值得以运用,真正落实社区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平付敏  张文娴  安静 《河北学刊》2012,32(4):241-243
近五年来,河北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关注程度不够;二是老年人自身观念陈旧;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四是缺乏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此,政府应加强居家养老相关内容的宣传;居民应转变传统观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养老特别是家庭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功能值得高度关注.唐朝给特定老年人配备年轻人以照料其生活的给侍制度,有政治目的鲜明、保障范围广泛、责任主体明确等特点.从社会政策视角观照,它是唐朝政府对家庭养老提供政策支持的制度设计,是中国古代社会政策实践的典范,是政府对家庭福利的积极干预,是中国古代的发展型家庭政策.立足于家庭养老,本着“弥补家庭功能的不足”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应该是当今中国养老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给侍制度对我们今天应如何给家庭养老提供政策支持仍然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是中国养老发展的趋向.本文结合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的案例,探讨了如何加快居家养老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文章提出,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值得推广.需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实现由满足保障性养老服务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转变,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及其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