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刑事案件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人不出庭作证具有很多问题,但最为集中地表现在证人出庭作证率低、证人权利保护缺位以及质证效果差等三方面.构建关键证人制度并非易事,立法应当在对基础概念、范围进行明确之后,对证人出庭的庭前准备、庭中作证及庭后保护等各方面进行完善;确定关键案件及关键证人的范围,确立关键证人出庭的准备程序,确立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程序及对证人的保护,落实相关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配套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奉行的法律制度和诉讼模式不同,两大法系在证人出庭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就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英、美、法、德等国在证人出庭制度上的规定分别进行了考察和比较,总结出两大法系国家在证据法理和对证据规则的采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及趋同。通过了解和借鉴国外科学完备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梁静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3):100-102
从证人证言的内容上看,证人证言包括证人在法庭上对审判人员就案件的有关情况所作的口头陈述,证人提供证言原则上要出庭.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率极低,证人拒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有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现行法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有四其一,程序法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二,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范围狭窄;其三,规定侧重于事后救济,预防功能差;其四,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关规定本身的适用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要完善证人的人身保护制度其一,证人的保护对象应足够宽泛;其二,要健全证人保障制度;其三,要处理好证人保护和律师取证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4.
证人出庭作证是指具备证人资格的人在法院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出席法庭,当庭陈述和回答本人知道的案件事实。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规定证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是现代刑事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但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远来得到落实,证人出庭率普遍偏低,书面证言盛行,严重影响了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要想改变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现状,必须对此问题加深认识、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其中包括立法的完善、司法的规范和落实以及对普通公民的法制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作证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审判中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问题比较严重。为了改变证人出庭作证变化的状况 ,必须从证人心理入手 ,改变其消极心理 ;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从司法上改变司法工作者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进程中,证人出庭问题始终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对我国庭审方式的改革和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对证人出庭问题的研究明显偏向保证证人出庭制度的研究,而忽视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积极作用。文章从供需理论分析了我国证人出庭难的矛盾所在,即证人的供应远小于对证人的需求。所以解决我国证人出庭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要转换视角,加大对证人不出庭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行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务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没有得以良好的实施,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新近颁布并即将施行的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中国民事审判工作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的传唤制度和询问制度.中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为:作证率低,书面证言适用普遍,证人拒证、伪证相当普遍.现行有关证人作证立法上的缺陷,是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根本原因.要完善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就必须建立证人适格制度、证人拒证制度、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强制出庭作证制度、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变通制度、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以及建立完整的证人权益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包括证人出庭的条件、不出庭作证的后果、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等。但新法实施以来,来自实务界的数据表明,证人出庭作证率并未出现大幅度的提升。事实上,证人出庭作证关涉到司法体制、证据制度、程序性裁判机制等诸多因素,而非简单的修改少数法条所能解决的。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基本依据,结合刑事诉讼实务,对法律修改后仍然存在的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我国因立法和观念上的原因,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立法上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民事诉讼的问题,从立法上看,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对出庭证人的权利规定得不够具体,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法律应保障证人的正当权益,赋予证人拒绝证言权,对证人因出庭作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应给予物质补偿,对证人的人身安全给予保护,使我国的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大诉讼法明文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证人拒证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为了保障证人出庭,构建合乎我国现实情形的证人保护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实现证人保护对保障正当的诉讼程序,对形成公正的裁判结果以及对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在刑事诉讼中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入 ,证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质证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规定证人出庭方面与证人出庭的重要作用很不对称 ,主要表现为 :证人出庭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证人出庭缺乏具体制度保障、询问证人的规则不够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刑事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和拒不出庭作证一直是一个广泛存在、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证人拒证不仅严重妨碍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证人出庭问题,在强调证人必须出庭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本文拟从证人保护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从而提出重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5.
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司法的一大顽疾 ,大多数人对此开出的“药方”为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如反思一下 ,强制证人出庭缺乏基本的理由支持 ,不符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同时也不符合证人证言发生的内在机理。中国的司法现状与传统对强制证人作证来说也是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詹俊辉  徐彤 《兰州学刊》2013,(5):211-213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是介绍我国的证明标准和模式;二是关键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标准;三为关键证人出庭作证之例外规定。这三方面构成了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作证难,特别是重要的证人出庭作证难,将直接影响刑事案件的庭审质量,进而关系到审判方式改革的成败。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影响;法律法规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存在漏洞;法律法规对证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不详细;证人不出庭作证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证人保护制度相对缺失。  相似文献   

18.
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司法鉴定的不断深入发展,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此鉴定人的地位及其在司法鉴定中作用亦非常关键,而现实中由于制度和意识方面的缺陷导致鉴定人出庭作证率极低.因此,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中国鉴定人出庭率极低的原因,在借鉴国外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先进制度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如何提高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詹俊辉  徐彤 《学术探索》2013,(10):42-45
刑事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是基于我国证人出庭率低现状的反思,它不仅能够实现案件公平、公正、公开审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质证权,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首先要明确何谓关键证人及关键证人的界定标准.在借鉴关键证人的司法实践及现有理论基础上,笔者明确了关键证人的概念,并将关键证人的界定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个层级.  相似文献   

20.
奚玮  余茂玉 《天府新论》2007,8(2):80-84
从国际上来看,民事诉讼证人书面证言日益受到重视,各国和地区关于证人强制出庭的规定均出现了宽松化的发展趋势,且赋予了法官对是否采纳证人书面证言的裁量权。在我国,证人依法应当出庭作证和证人出庭率低的尴尬现状使得书面证言的价值凸现。基于平衡当事人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而仅提供书面证言是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所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