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津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25-228
行为艺术在中国受到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双重拒斥而陷入生存困境,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极端行为艺术过激的表现形式和部分行为艺术家国学修养的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大众的审美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且对现代艺术的审美能力整体较弱.本文从“中和”、“仁礼”、“美善统一”和“正名”四个方面去深入探析行为艺术与儒家美学思想矛盾冲突,提出从行为艺术家自身和中国大众审美视野两方面入手解决行为艺术在中国的生存发展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行为艺术是中国近年来流行的一种逾越传统、舒展个性的艺术行为。但是 ,在西方艺术思潮的泛滥下 ,国内某些艺术家开始刻意追求艺术形式的“他者化”。当审美变成了审丑 ,所谓的艺术也变成了哗众取宠的作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对抽象上升到具体作了具体而深刻的论述。本文就学习《导言》中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体会谈点认识。 马克思在《导言》中对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了这样的表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显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体系的叙述方法,当然也就是《资本论》的叙述方法。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不弄清楚叙述方法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研究方法的从具体到抽象中的“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含义。研究方法中的“具体”是指生动的直观,即尚未被认识了的感觉“具体”。叙述方法中的“具体”是已经被认识和掌握了的理论“具体”,是被思维“复制”出来的客观存在。研究方法中的“抽象”,是指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叙述方法中的“抽象”是指经济范畴本身规定性的多少,因此它是相对的。货币对商品来说,货币是个具体范畴,商品是个抽象范畴;而货币对资本来说,货币是抽象范畴,资本是个具体范畴。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叙述问题历来被研究者忽视,这种狭隘的文学观念应予改变.必须将研究的重心从修辞、描写、意境和篇章结构转向叙述,确立叙述在散文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不能仅仅从传统文章学的层面来理解叙述,而应借鉴现代叙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与现代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相匹配的现代叙述方式.从创作上看,中国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叙述方式从一元到多元:二是呈现型叙述取代概括型叙述;此外还有隐喻性叙述、跳跃断裂式叙述、反讽戏谑叙述等等.这些叙述模式的演变,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不仅给我们某种艺术革命的新启示,而且有可能使散文获得与小说和诗歌平起平坐的自信.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及其昆剧制作团队借助含混的修辞策略进行了精英化的自我阐释.白先勇的公众形象也完成了“三级跳”:由作家到艺术赞助人、制作人,再到“文化传承”、“文艺复兴”播火者.少数被“边缘化”的清醒声音揭示出白氏昆剧的生存动力是对艺术行政资源的变相垄断,但这些争议也湮没在白氏昆剧作为“媒介景观”扩散到社会话语中所形成的“话语市场”里.白氏昆剧运行的根本模式,其实是白先勇象征资本的扩大和积累,以及通过介入高等教育场域而实现的权力再生产.象征资本的力量,必须引起当代文艺事业与文艺批评的注意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海外专稿转型视角下的欧洲联盟治理(德)贝阿特·科勒-科赫第1期57-65热点学术问题笔谈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美学思考行为艺术与道德失衡陈池瑜第1期29-31论行为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极端经验张三夕第1期32-34行为艺术的“混乱”美学论彭修银第1期35-37行为艺术语言论王杰泓第1期38-40  相似文献   

7.
于德山 《江海学刊》2004,(1):207-211
时空观念是中西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从叙述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叙述媒介表现出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本文从“语—图”互文的角度入手 ,重新探讨了中西艺术创作中的“时空”问题 ,认为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中西不同的艺术时空观念 ,也决定了中西不同的叙述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杨为程 《江汉论坛》2015,(4):122-126
资本市场的“买者自负”与普通商品交易中的买者自负原则一脉相承,梳理后者的演变过程,可以透析出前者的历史演绎逻辑.证券交易中“买者自负”原则的适用经历了一般的“买者自负”到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历史演变. “买者自负”原则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始终被强调和重视,但也备受争议和质疑,仅凭“买者自负”就让投资者自担风险是远远不够的.资本市场中强调“买者自负”还应当强化“监管有责”和“卖者有责”.  相似文献   

9.
在汉画中,不论是横向多格构图形式,还是纵向多层构图形式,抑或是多种艺术要素组合的构图形式,其构图艺术上的排列与组合,构图意义上的展现与表达,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又在艺术的表现和意义的表达等方面存在着可供总结的规律性特点。当我们尝试将这种“关联”视为一种叙事学意义上的“叙述”的时候,这种“规律性特点”也便具有了构图艺术上的典型意义。于是,我们至少获得了关于汉画的三种叙述形式:叙述结构、叙述轨迹与叙述层次。  相似文献   

10.
“虚化”的哲学及其理论价值──评《艺术构造论》王杰《中国作家》1993年第ZM发表了女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行为艺术}),对行为艺术这种反常的艺术表征方式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作家写道:我想这样一来,每个人对世界的一切合理的或不合理的都找到了最为恰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其流动性、分散性和不容易组织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自这个群体出现开始,他们就因其特殊的身份成为了广州各个大众传媒中的主角之一。从“农民工”这一背着历史包袱的词语出发,到“农民工形象”再现于不同的媒介之中,被不同取向/立场的传媒所叙述,获得了不同的指认方式。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传媒学院致力于构建国际化、开放式的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学院设有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其数码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院长、中心主任赵晓春教授被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特邀为“中国数字影像行业人才培养工程”数字艺术设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专家。  相似文献   

13.
"一脱成名"本来不过是消费文化将青春女性作为粉色消费的暧昧生意,近来,因为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中国人民大学女生的"当众一脱",这个暧昧生意却被附丽为"艺术创新"了."苏紫紫现象"究竟是商业炒作,还是行为艺术?要澄清其中是非,就不得不厘清人体艺术、行为艺术与商业炒作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海明威叙事艺术的最高评价。这里的“叙述”并不仅指一些国内外海明威研究者一致公认的叙述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精擅对话等技巧,而且包涵从叙述文本中的现象特征,或说从叙述学的角度而言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一些叙述艺术。本文将糅合视角、时况、人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5.
195 4年 ,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时 ,所得到的评语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 ,有力而独创一格” ,然而并未对“现代叙事艺术”做确切所指和明确命名。本人以为 ,这“叙事艺术”同叙述是分不开的。当然 ,这里所谓的“叙述”并不是指一些国内外海明威研究者一致公认的他的叙述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精擅对活等这些一般性的现象描述、属感性直观的层次。这里我将尝试从叙述文本中的现象特征 ,或说从叙述学的角度来探索海明威小说 (主要指短篇小说 )的一些叙述艺术。本文将从视角、时况、人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海明威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际上大的传媒集团都纷纷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进行一系列的兼并和扩张,很多的传媒集团在覆盖的区域内形成了自己公司独特的强势和无可匹敌的赢利特征。观察和比较国际传媒集团的这些资本运营的特点,分析国际传媒产业资本运营失败的原因,研究传媒产业资本运营与核心竞争力问题等,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传媒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转型期的农村环境污染中,存在“政府俘获”现象,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地方性法律、规则、规章制度、公权力等保护污染企业而轻视农村环境保护,村干部往往也被污染企业的“红包”所“俘获”,家族型污染企业也会在“俘获”地方政府的同时压迫农民.有必要对农村环境污染中的“政府俘获”现象进行治理,避免农村社会新一轮的“资本无限扩张——农村环境污染——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叙述决定论.大概从马原开始,被称为“后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家们开始玩起“叙述圈套”游戏,仿佛叙述什么无关紧要,怎样叙述才是决定作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他们把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在评论绘画艺术时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句话的涵义片面地加以夸大,企图单纯以叙事取胜.有些作品故意制造叙事迷宫,情节线索紊乱且相互游离,视点无原由地变来变去,使人如坠五里云雾中.作者还在小说文本里煞有介事地说明它的结构、线索等,谓之元叙述(关于叙述的叙述).这种形式上的探索,从打破乃至颠覆传统叙述模式这点看,应该说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过分沉溺于叙述形式,甚至以能指替代所指,以叙事消解内容、主题,其代价则不但是失去了读者,而且使小说远离生活和时代.目前,有的作者已意识到这点,表示要更贴近日常生活,出现了向既保持自己风格又平易近人的叙事回归的迹象.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问世及得奖就是个好例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叙述人称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写作教学中,讲到叙述就要涉及这个问题,我也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个叙述结构由作家、叙述对象和读者三个因素构成.作家在叙述事件时,可以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也可以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不会有第三种身份.如果作家是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如果作家只是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三人称叙述的.而一个事件中的人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参与者,一类是旁观者.而无论作家以哪一种身份在叙述对象中出现,这部作品都是第一人称叙述的.有的论者认为,“‘人称’问题,原本就是一个叙述‘称谓’问题”,并以此确定了“第二人称叙述”的存在,其实是混淆了叙述人称与人称代词这两个概念.在语言学中,“我”是说话人,“你”是听话人,“他”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一方.从这个角度来讲,事件是作家讲给读者听的,读者是听话人,第二人称指代的应该是读者,而一般说来,作品中的“你”不会是读者,而是叙述对象,“你”的故事是给读者看的,那么辨析叙述人称时,考虑的仍然是作家的身份.有的论者还混淆了作家的立足点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以为第一人称叙述是作家站在“我”的立足点上,第三人称叙述是站在  相似文献   

20.
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和"隐喻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登·怀特和弗兰克·安克斯密特为代表的叙述主义可以被有效地解读为两种类型的实证主义的倒置。首先 ,叙述主义认识论可以被看作是经验主义的一种倒置。其认为叙述起着不含有认知内容的隐喻作用的论点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图像观”知识上的。不仅如此 ,归因于此类叙述的所有非认知观点也依赖于这种知识的图像理论和再现的图像理论。因此被怀特和安克斯密特归因于历史叙述的大部分认识论特征也关系到这种图像理论的问题。再者 ,叙述的解释理论也可以被有效地解读为实证主义覆盖律理论的倒置。在这方面 ,安克斯密特的叙述主义是最基本的 ,因为它在排除叙述主义历史理解中的因果性的同时 ,将叙述和理解的因果模式对立起来。就所涉及的解释理论来说 ,怀特的叙述主义比安克斯密特的更具有混和性 ;不过 ,它也可以被有效地解释为被大量的解释策略所代替的覆盖律理论的一种倒置。怀特和安克斯密特的这两种叙述主义中的大部分鲜明特征都是以这两种实证主义为前提的 ,尤其是他们断言历史叙述只具有隐喻的结构而没有真值。但这些主张很难同历史学家们讨论的事实特征相一致 ;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在“隐喻性”叙述主义的历史叙述和历史研究间尚未出现概念性联系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