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经营管理者》2012,(21):54-56
近年来,华人家族企业争产内斗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第一代企业家本来期望后代将家族与企业发展壮大,却往往事与愿违.莫非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并非仅此而已.商业家族往往过于重视物质财富,忽略了无形财富的传承."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对家族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成功世代传承的家族,都十分注重无形财富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当征战商场的第一代企业家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财富家族正在迎来企业接班、家族传承的高潮期。越来越多发"二代"接班人扛起继承家业的大旗,他们在传承财富的同时也承担与之俱来的责任与义务,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弱势,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流行的观点认为保存社会情感财富抑制了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将短视损失厌恶的行为逻辑与社会情感财富分类结合起来,提出仅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会抑制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则会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在中国两类社会情感财富的作用还受到转型期制度情境的影响。基于第九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48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愿望对企业研发强度存在显著负效应,而家族传承意愿则会提升企业的研发强度;市场化程度会弱化家族控制愿望的负效应,而企业家的政治联系则会弱化家族传承意愿的正效应。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社会情感财富存在不同影响,同时表明正式制度可以弱化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的短期导向,而政治联系则会弱化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的长期导向。这意味着引导家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一方面要引导家族加强长期承诺,另一方面要依靠正式制度的完善,不能过多依赖非正式制度的私人化扶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家,包括一些被定义为“问题富豪”的民营企业家,他们逐鹿商海、积累财富、实现资本增殖的创业理念和创业实践,无疑成为后人学习、借鉴和研究的难得的真实案例。对民营企业家创业的理解、认同、宽容和褒扬,可以反映这个社会和时代的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26日,国际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排出2001年中国大陆100位首富企业家,江苏无锡宜兴市民营企业家、香港红筹上市公司“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稀土,0769.HK,公司上市时名“宜兴新威”)及正筹备上市的“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泉龙排名第39位。"本次排行榜是《福布斯全球》在中国大陆第三次发布。该排行榜入选2002对象为中国大陆民营企业家,财富估计一般以集团(公司)的净资产为依据,对于在国外上市的公司则根据其股票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估计。据此测算,蒋泉龙的个人资产为11.4亿元。"现年50岁的蒋泉龙于19…  相似文献   

6.
冯仑 《经理人》2014,(2):42-43
正民营企业的传承及富豪们的财产分配,历来都是重头戏,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成为家族分裂以及企业败落的定时炸弹。回顾中国历史,财富都没有成功传承过两代,而现在又能做到吗?民营企业的传承及富豪们的财产分配问题,历来都是重头戏,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成为家族分裂以及企业败落的定时炸弹。那么民营企业如何传承?富豪们以"亿"做计量单位的家产该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7.
有着700亿元身价的中国首富梁稳根将完成他的"由商入仕"的人生转换,并可能在中国开启民营企业家入仕的趋势。然而,正因为这点,梁的从政在中国舆论和学者中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担心。梁由商入仕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体现出中  相似文献   

8.
罗进辉  李雪  黄泽悦 《管理科学》2022,25(12):21-50
企业的风险承担是企业家精神的微观反映.搜集整理了控股家族创始人和重要家族成员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将企业划分为有较高声誉维护动机的家族命名的家族企业和有较低声誉维护动机的非家族命名的家族企业,从社会情感财富视角研究家族命名会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结果发现,家族命名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这一负面影响关系在存在家族成员涉入管理、家族股权中仅有核心家族成员参与时表现得更强.此外,家族命名的上述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水平、股权质押、战略激进度等实际的风险行为,家族命名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中,家族命名也会显著提升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最后,还发现家族命名方式在子公司的使用范围也会负向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家族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对如何更好地鼓励和发挥民营家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财富和家族事业的管理和传承是中国富豪们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家族财富管理的漠式还停留在投资管理的层面上,但以家族售撇为代表的家族基金正在哨然崛起,在摸索中低调惭。  相似文献   

10.
《财富》论坛是一场很容易烟云过眼的鸡尾酒会,与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自会从中学习,但更需要学习的是政府……  相似文献   

11.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生命周期自然规律双重作用下,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已初显老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正着手选择合理有效的传承模式来延续企业。由于中国历史传统及现代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家的儿子辈自然成为接班人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12.
财富祝福     
财富的热力把岁月推进了2004,所有的管理经验都因此增添了一份新的成熟。人本观念将是新一年度中国经济发展的轴心理念,这使财富增长更具人情味。财富是人创造的,又服务于人。我们祝福所有的财富缔造者岁岁平安,身体健康,享受生活,享受创造。在新的一年里,民营企业家将是倍受青睐的关注对象。中国富豪的成功经验是绝对的财富热点,而国有资产的人格化营运也是深受瞩目的财富焦点,充分地分析和表达它们,正是我们的使命。每年的财富都是新的。新,意味着发展与进步,意味着调整与变化。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告诉我们,2004年财富缔造将面临新一轮…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主不仅传承所有权,而且要传承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说到底,就是家族文化和家族价值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声明     
华北 《决策探索》2005,(12):73-73
全球著名杂志《福布斯》11月3日在京公布了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这是《福布斯》杂志自从1995年推出第一份富豪榜以来,第8次公布这个榜单。在这次排行榜上,荣智健家族依旧以133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在第一位,而朱孟依家族和网易掌门人丁磊分别以116亿人民币和103.亿人民币的资产位列第二和第三.此次榜单上,最年轻的富豪李兆会只有24岁,排第26名。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民营企业家傅胜龙成了网红,他麾下的大汉集团投资600亿的金桥国际项目可谓大手笔,而背后是他20余年的准备,凝聚着他26年与政府打交道的智慧、与市场博弈的秘诀。可以说,傅胜龙是那种守底线、有情怀、长相思、放眼量的民营企业家。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为中国经济作出了非凡贡献,成为彪炳史册的特别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胡润中国百富榜出炉。根据榜单,过去一年中国大陆新诞生了242位亿万富豪,由此中国亿万富豪人数达到596,超过美国的537。中国亿万富豪的总财富达到2.1万亿美元。在这份富豪榜中,万达王建林家族以344亿美元财富超过马云家族,第二次成为大陆首富;马云则以227亿美元从去年榜首跌到第二位;排在榜单第三位的是杭州饮料大王宗庆后家族。胡润认为,股市"不同寻常的"上涨使得中国亿万富豪人数增加。这份榜单的截止日期是在A股第二波大跌之前,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17.
一位福建企业家最近特火,他便是世界第四、中国第一的玻璃制造企业福耀集团董事长、63岁的曹德旺。他决定,将曹氏家族持有的公司股份的7成,拿来成立一个名为“河仁”的基金会。 曹德旺家族持有福耀玻璃10.8亿股,7成便是7.56亿股,按照最近的市价,这部分股份现值超过4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完成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塑造,当前正进入企业家新老更替、企业传承延续的关键时期,加快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企业家队伍,已迫在眉睫。厦门市思明区顺应形势、着眼未来,在全市先行探索开办以民营企业传承和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梦——走进创业的新起点"培训班,着力培养有梦想、敢担当、充满正能量的第二代民营企业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训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26-27
正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支柱。为推动民营企业跨越发展,推动一批企业实现产值跨越100亿、500亿、1000亿元,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特地将"实施党员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作为当年的"书记项目"加以推动。并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148位青年企业家或前往国有企业任职半年,或与各界成功人士结对,互惠互学互助。其中,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被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日前,这批青年民营企业家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国企挂职生涯,但随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质疑。政府干预民企接班人是否有此必要?挂职模式成效几何?这样做是否彰显公平?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在浙江的某论坛上,浙江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同时,某些官员则表示担忧:会不会把民营企业家宠坏了?民营企业家到底是被人虐待,还是被人宠坏了?这是媒体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而受宠时而遭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民营经济政策的解冻,民营企业从禁区破壁而出,后又从“填房”的尴尬身份升格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