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礼 《老年世界》2010,(15):18-18
十多年前,大姐和我参加了工作,先后离开了老家,然后在异乡成家立业,结婚育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就是放不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  相似文献   

2.
1 年少的时候,我最敬仰姐姐,觉得她做什么都很勇敢。而且她从来不会像我,被小男生欺负了会哭,被老师丢了白眼会哭,即便是不小心踩上了一只毛毛虫,也会“哇”一声甩出绵绵不绝的眼泪来。她不过是比我大了一岁,却总会在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握住我的手,温柔地说一句:小雨别哭,有姐姐在呢。这一句胜过所有的灵丹妙药,至此我坚信,有姐姐在,我就永不惧怕。  相似文献   

3.
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一篇写猫的文章,结尾一段话戳中我心.就像是又找到一种贴切的说法来表达我对感情的态度. 名叫“消失宾妮”的作者,说到她自己养了几年的猫.在她出外工作后,把猫丢给了妈妈照看.后来她偶尔回来,猫已不跟她亲,只跟妈妈亲了.  相似文献   

4.
徐乾 《老年人》2006,(3):41-41
前不久,笔者采访了回湖南家乡过春节的徐乾老人。徐乾是徐特立的儿媳,1942年在延安与邓颖超相识。时隔半个多世纪,徐乾回忆起邓大姐的关怀,仍然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就在眼前——我是1942年在延安认识邓颖超大姐的,那时大家都称她小超大姐。她真诚朴实,待人随和,让人一见就觉得她是你的亲人。在延安,她的住地离我们的不远。其时,我在徐特立老人身边当秘书,大生产运动时在杨家岭机关生产合作社兼了一点工作。从徐老办公室到生产合作社,要经过邓大姐的住地,因而能经常碰到她。每次相见,她都关心地询问徐老的身体和生活怎么样,又问我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赵惠文 《老年人》2013,(12):30-31
张改香大姐生于1923年6月,她是山西省定襄县高村人,今年6月满90周岁。我和改香大姐既是老乡,又是好友,来往甚密,所以她的家庭情况我比较了解。1938年,日本鬼子肆虐山西时,改香大姐积极投身抗日,在村里任妇救会主任。她1946年入党,几十年来,抱着翻身求解放的信念,栉风沐雨,辛勤工作,历经坎坷。南下后,她曾任湘潭市供销社工会主席,1985年到龄离休。改香大姐本能够离休后颐养天年,不幸的是,2006年初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先是失忆、怕事、不认识人,逐步发展至生活上没有一点自理能力,不知道饱饿,不能自己进食,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和大小便,生活全靠他人照顾。  相似文献   

6.
项链     
去年六月的一天晚上,我到广州转车,由于车票是次日的,我便住进了一家军区招待所。与我同室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大姐,瘦瘦的,很干练,衣着打扮也很普通。饭后,我回到房间,她正在床上摊开十几张大大小小的票据,用计算器一笔一笔地算着。我当时不知怎的,就觉得这大姐真累,心里莫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卓长立成为济南染织厂的一名挡车工。十年之后她开始创业,承包濒临倒闭的宾馆并把资产做到了几百万。2004年她接手济南市妇联创办的公益性家政服务机构“阳光大姐”,成为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七年来,在她的带领下,阳光大姐在全国有了68家连锁机构、两万人的服务员队伍,培训服务员七万多人次。2010年,阳光大姐为将近十万个家庭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与父辈     
上世纪70年代,记忆深刻的,对我来说不是革命,而是饥饿和无休止的劳作。 大姐有病,常年躺在床上。给大姐治病,成了我们家人心中的重心。大姐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初期,同她的同学一起,大串联到过省会郑州,因为想家,又挤不上进京的火车,也就只好徒步返回,错过了她一生见到毛主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访问刘英大姐是我久有的愿望,这不仅因为她与党的领导人张闻天命运与共,伉俪情深,还因为她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湘籍女英豪。初夏,我来到北京万寿路,拜望了这位94岁高龄的革命老人。看上去,刘英大姐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她步履稳健,身板直挺。我请她谈谈革命的传奇经历,她与张闻天患难与共的伉俪深情,以及胡耀邦同志为他俩平反昭雪的经过,她欣然应允。(一)1905年10月14日,刘英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金井镇,原名郑杰,到中央苏区后才改的现名。1925年6月,她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担任过湖南省委妇女部长。“马日事变”后…  相似文献   

10.
大姐刘真骅     
她心里有啥事,大家都知道。为啥?都写在脸上呢。大姐,名叫刘真骅,山东省知名女作家。我们认识还不到10年,可总觉得原本就了解,好像青梅竹马,相识于两小无猜。称她大姐,一是她比我大4岁,二是觉得我们以姐弟相称是一种缘分。凭心而论,说大姐大我4岁,很勉强,倒不如说我比她大5岁更合适。因为我的头发几乎掉光了,留下的几根也白了,看相特别老。为这事我们曾经有过争论,我说:“以后在公开场合你叫我大哥,我叫你小妹,这样人家就不会误会了。”她说我:“没大没小,非礼也。”和刘真骅相处很轻松,觉得生活始终阳光灿烂,其乐融…  相似文献   

11.
唐爱芳 《当代老年》2007,(11):11-11
我们四姐弟中,大姐最体贴,给妈妈买东西数她最勤,衣服、鞋帽、营养保健品,总是大袋小袋地往妈妈那里送;二姐伶俐乖巧,在妈妈跟前拍马屁、撒娇算她最行;弟弟也很孝顺,常陪妈妈逛逛公园,散散步。我呢,既不“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回娘家,嘴也不甜,更没时间经常陪妈妈,可我却是她心中最满意的孩子。姐弟们都纳闷:这家伙使的是什么招?  相似文献   

12.
我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姐贡希尔德多年来一直在照顾母亲。只要她允许,我也尽力帮忙。  相似文献   

13.
失踪的戒指     
周海亮 《现代妇女》2009,(12):40-40
老太太的戒指丢了.她伤心欲绝。戒指是老伴当初送她的礼物,老人说天啊,他送给我一轮太阳。  相似文献   

14.
健康信箱     
人的生物钟会影响受孕吗编辑同志:我结婚已有3年了,最近准备要个小宝宝。一位大姐告诉我:人的生物钟与受孕的质量很有关系。我觉得她说  相似文献   

15.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句话出自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10万+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的44岁大姐,只有初中文化,在北京做育儿嫂.文章火了以后,三家出版社来找她,然而,她不相信这件事能改变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爱总会创造奇迹,让生活离童话越来越近。麦朵以为它是一只鸟吗小区里好像很热闹,先是救火车呜里哇啦地响,然后是人七嘴八舌的声音。我侧着耳朵听,我喊:妈……妈不在。我喊:麦朵……麦朵也不在。我恍然想起,麦朵丢了3天了,她一定是去找它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朋友、女作家伊琳娜·拉克莎已经79岁了,她的丈夫30多年前就去世了,唯一的女儿也不住在一起.当年我在留学时,恰逢苏联解体、经济动荡,她一直照顾我,请我到家里做客、吃饭,为我改论文,还开车带我到她郊外别墅度假.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担心,伊琳娜的生活谁来照料?这次又在莫斯科见到伊琳娜,她确实老了,髋关节换过了,一只眼睛因青光眼而失明,心脏装了支架,车是开不动了,出门也很困难,但她的精神状态很好,依然每天写作。  相似文献   

18.
三代母亲的命运文/夏洛特,王葳第一代母亲:为他人的一生话说西安马家寨子有位贤良、手巧的赵姑娘,十九岁嫁给了西大街显赫的钱家的独生子。丈夫小她一岁,是个美男子,文弱善良,通晓几国文字,却不会为人处世。他唤妻子“大姐”,家里事都丢给妻子。婆婆最是刁钻古怪...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朱文杰 《老年世界》2013,(21):51-51
孙女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哭着对我说:“爷爷您给我的那本《老年世界》让同学给弄丢了。”原来,杂志上刊登了我的小短文,涉及到了小孙女孝敬奶奶的真人真事,为了鼓励小孙女,我把样刊送给她。自己的孝行被刊登在杂志上,她十分高兴,常常把杂志借给同学看。现在杂志丢了,她伤心极了,直到我把收藏的另一本杂志送给她,她才破涕为笑。她眨眨眼,看着我说:“爷爷,  相似文献   

20.
刘丽是个苦孩子,家里姊妹多,收入微薄,维持温饱十分困难,有时向邻居借一瓢面,人家都担心还不起。读小学四年级时,她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平时赤着脚的她,只得“东挪西借”了一双鞋,而且一只蓝的,一只绿的。14岁那年,作为弟妹5人中的大姐,还在读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