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时代,作物育种学和培养人才同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在培养目标、资源利用、方法手段和培养环境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作物育种学课程改革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效率,是时代的挑战,也是育种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完成的新课题。1 面对市场需要,升华教学目的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操作,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动态和发展方向,掌握作物育种的基础理论和系…  相似文献   

2.
课程模块化教学是对课程内容的重组以及整合,利用教学平台,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源,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本文以高等职业院校“Hadoop大数据处理”课程为例,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大数据专业的工作岗位,介绍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Hadoop大数据处理”课程模块化设计,分别是教学主体转换、内容模块化设计、教师分工协作模块化设计、应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以“Hadoop大数据处理”课程中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块中“微博精准广告营销”为例说明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最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革作物学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学是一门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在对作物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作物学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作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不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小课程合并开设为作物学综合实习大课程;规范与整合不同层次的实践教育内容;建立通用教学资源平台以及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与手段等等。改革后的教学体系可更为有效的利用教学时间与资源,实现整合提升作物学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模态理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思政要素与“大学语文”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并通过多模态教学策略得以呈现。多种模态得以协同优化,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建立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时代性和知识性的教学体系,拥有了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主导力量;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够实现有效的思政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资格证“国考”给师范教育带来极大挑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担任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认真研读和把握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相关精神,结合师范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将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出现为高校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和影响着教师的适应性发展。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应对,主动适应“慕课”对教师的要求,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审视看待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慕课”教学的要求和规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剖析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建立教师工作室的设想,并就“教师工作室”的基本模式、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指导,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倡导“研究型教学”是现阶段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但当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尤其是理论课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模式上。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可视化数据结构辅助教学平台。通过算法与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同步演示,参数的人工输入等,为抽象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可视化的教学环境,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提供了交互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发多方协同“立体教学”平台,将教学、工程单位、专家进行组织和流程对接,让学生在“新工科”建设的课程中体验立体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立体教学”平台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程同步同空间展现,在教师和专家的指点下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对接。本文以A大学《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例,进行了“立体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并验证了立体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在自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探索“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在此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本,摒弃教师满堂灌输的授课方式,采取单元任务驱动,在完成单元任务的同时完成单元知识学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走向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向是对“全能型”教师发展范式的否定,并已成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和新内容。教学学术可以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回归大学教学的本真。在教学学术的理念下,大学教师需要广采众取,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博学型教师;需要投身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广泛交流成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善于整合资源成为创造型教师等方略来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动作分析"是运动解剖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工作者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对"动作分析"教学的反思,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改进,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教师职业形象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思政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整体水平较低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增强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教学培养体系,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方面构建社会、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四位一体支持体系,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价值感,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函数概念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函数概念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三位教师的“反比例函数”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以教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教师实施的学习任务——学生获得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寻找课堂教学对学生函数学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效的课程教学团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6.
《网页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技能型应用课程。在梳理TPACK整合模式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从整合视角将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三方面有机融合,具体阐述了《网页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实施结果表明,整合技术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公办幼儿园聘用制教师数量逐年增加,聘用制教师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的"主力军",聘用制教师的课程领导水平直接关系着幼儿园园本课程及教育教学品质。本研究通过对公办幼儿园聘用制G教师的个案研究,从课程组织文化领导、课程组织结构领导、课程专业技术领导三个维度分析G教师的课程领导水平,结果显示:G教师的课程领导综合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仍在班级成员的分工、家园合作的有效性、课程专业技术领导的全面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其更好的优化提升课程领导水平,本研究针对G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让现代大学生学好"高等数学"课程,并把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现代高等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高数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效结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好用好高数知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教学评价改革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当前提升高校教学质量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近年来以评价促发展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日常发展与集中发展两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形式,打造了学校、学院、个人三级发展平台,形成了教学示范、教学改进、教学淘汰、教学研究四种发展机制。由此建立了“一条主线、二类发展、三级平台、四种机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20.
教什么、怎么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教师要处理好“教”的问题,必须研究“学”的问题。文章通过阐释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中“先学后教”和“为教而学”的内容,深入探究教师的“学”如何立足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动”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