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8日,内江市召开劳务开发暨优秀务工人士总结表彰大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发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昭学等出席会议. 2012年,内江市劳务开发工作以稳定输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劳务经济、提升务工人员素质、强化社会保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加快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为主线,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输出126.11万人,其中进入农民工综合查询系统实名制登记11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1.9亿元,培训农民工2.9万人,调解处理劳务纠纷56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258万元.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内江市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计划全年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1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8亿元,农民工品牌培训1550人,农民工在岗培训9500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达1.4万人。为此,该市要求各部门要强化技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保规模、保发展、保稳定,强素质、强服务、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积极创新举措,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数据显示.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3.89万人.同比增长7.44%。其中,  相似文献   

4.
全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会议(农劳办主任和劳管处长会议)1月14日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民工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了全省2010年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安排部署了2011年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光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劳办主任吴祥玉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全省农劳办主任和驻外办劳务处处长座谈会最近在成都召开。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田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主持会议。 田杰强调,当前,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劳系统要坚持一手抓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维权,一手抓农民工市民化,统筹推进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就业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农村人口65.89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42.85万人.2015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9.51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2亿元,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1.38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58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多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把做好农民工工作放到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举措,在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府投资建设"一元公寓"的做法在全省全国予以推广;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徐万年,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党的十八大代表皮进军  相似文献   

8.
我省农村劳动力有3800余万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0.8亩。自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我省结合省情,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目标任务。经过努力,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就业新路。通过开通“就业110”服务热线、建立创业融资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就业”新技术、建立就业“四方合作”服务新机制、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制入库常态管理、鼓励基层创新等六项举措,推动该市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截至12月底,内江市新增就业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941人,城镇登记失业为3.99%,劳务输出110万人,劳务收入19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据全省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披露: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同比增长1.75%,实现劳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6%,转移人数、劳务收入实现“双增”。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各类惠农卡贷款直接及间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达257.46万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面向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42.2万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41.8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38.1万人,就地就近自主创业成功7326人。  相似文献   

11.
正南江县地处川东北边缘,人口70余万,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年均有30.25万人外出务工,是劳务转移输出大县。2012年,南江县在外出农民工集中地建立了10个劳务基地联络处、25个农民工服务站,旨在了解外出农民工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周到、人文化的关怀和服务。需求调查,农民工在他乡还好吗目前,南江县外出农民工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一是需求劳动环境改善。调查发现,65%以上的农民工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从事脏、苦、累、险的工作,有的是高温作业,劳动环境极差;有  相似文献   

12.
2021年,达州市坚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聚焦农民工“所盼所望”,重点抓好“五件实事”,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农民工省心更暖心。2021年转移输出农民工16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8.46亿元,同比增长9.7%。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就业创业基本现状 2015年崇州市外出务工人员13万人,春节返乡农民工8万人,其中不再返岗的农民工达1万人,用工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出现了农民工"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南充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劳动力310万,常年在外务工百万人以上.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1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至今年2月,省外返乡农民工达19.2万人,占省外务工农民工的14%,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返回为主,以加工制造业居多。  相似文献   

15.
古蔺县劳动保障局承担劳务开发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劳务开发战略,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工程,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劳务市场开发、农民工培训、劳务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心打造出了古蔺县劳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县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12.7万人次,实现劳务转移输出18.1万人,2004年实现劳务收入5.2亿元,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7.68亿元。创新思路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80.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5万人。过去全县劳务转移输出存…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金堂县曾是全国“打工第一县”,高峰期每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17万人,年创劳务收入60亿元。随着县域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金堂县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思路,加快推动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有力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提升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民工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  相似文献   

17.
从人才保障、就业创业、社保体系和平台建设四个方面着手,重点实施人社领域乡村振兴“四大计划”,不断增强人社公共服务供给能力。2020年以来,成都市大邑县人社局认真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全县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675人,职业技能培训3233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591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20.73万人,参保覆盖率96%;基层服务平台标准化率达100%,人社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保规模、保发展、保稳定,强素质、强服务、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积极创新举措,劳务开  相似文献   

19.
培训与输出相结合的劳务开发新思路,极大地加快了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代———2004年我省共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20万人,增长8.8%,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年劳务收入却已达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2%!这说明,2004年我省外出务工者的人均收入在大幅上升,四川打工者的就业层次有所提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859.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全省劳务收入年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全面启动“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突出抓好劳务培训,对促进提高我省农民工收入功不可没。以往,我省每年外出务工的1000多万农民中,接受过就业培训的不到一半,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还是低技术含量、低收入的体力活。省委、省政府前瞻性地将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提升我省劳务经济档次、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2004年初,我省启动“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培训1000万人次,让他们掌握一两门职业技能。2004年一年,全省共安排培训资金7100万元,使513万人次农民工受到技能培训。使我省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巴中市平昌县人社局坚持把扶持创新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和主路径,深入实施"回引工程",累计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8万人次,发展各类产业项目1100多个,带动1.8万农户及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县人社局先后荣获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先进县、全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