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前不久,公司新来一位企划。这人衣着得体,举止优雅,浑身透露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质。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型企业工作的履历背景。之前,他所任职的那家单位,是我们这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此,其一来便深得我们公司同仁的青睐,甚至仰慕。可随着对他逐渐了解,我们却很遗憾地发现他这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便是喜欢提他的"当年勇"。无论是跟他闲聊,还是讨论工作,他都会有意无意地拿他的"过去"说事。其口头禅便是:"以前我们公  相似文献   

2.
今年27岁的陈先兵来自四川南充.2013年,大学毕业的他前往山东烟台发展,成为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很多人看来,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好前程.然而,仅过了两年,他就放弃了这份有着光环的工作,毅然辞职回成都和好友一同创业. 他说"别人的成功没办法复制,我希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说"一个人需要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奋斗",他说"不要在利益面前考验友情",他还说"要从错误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3.
橘子 《劳动者》2004,(11):28-29
王庆(化名)在西安某大型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做了近两年的机械安装与修理的工作,本想着工程完工能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可谁知直到工程交工后四个月,仅仅拿到了工资总数的不足20%。和其他的外来打工者一样,他也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追讨工资的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风靡全球的《水果忍者》游戏,令亿万玩家爱不释手,清华IT男贾冉却从中"切"出一个大商机。2010年,他辞去年薪30万元的工作,独创果酷网,针对北京白领做起了"鲜果切"的生意。如今,他已凭借上千万的年销售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鲜切水果王",连众多品牌4S店和多家大型网络公司都是其铁杆客户!那么,这位"80后"是怎样"切"出财富人生的呢?不当淘宝金领,清华硕士辞职卖水果嘴角微翘,贝齿如雪,一双含笑的小眼睛……1983年出生的贾冉,是一个颇具韩国明星范儿的北京小伙子。200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他考入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5.
李兆春同志现任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钢瓶公司质检科计量室技师,他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从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铸造模型工、仪表电工,靠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成为自动控制技术的革新能手。近10多年中,李兆春同志革新改进的大中型项目达8项、小改小革达30多项,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约百万元。为此,他先后荣获了全国总工会、国家计委颁发的"全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积极份子称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新星"奖、以及劳动部"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李兆春同志的模范事迹,又一次证明了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相结合,是可以实现岗位成才的。他在回顾自己成才的道路时说:我觉得对岗位工作总有强烈的责任感,生产任务,领导安排的任务;必须尽力干好,这也许是我这些年有所作为的起点。事实正是如此,从1982年到1996年间,他从一个铸造模型工、仪表电工刻苦钻研自动控制技术而不断取得重大革新成果,由他主持设计和安装了"溶解乙炔生产安  相似文献   

6.
胡应华,现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型装备事业部重机厂装配工段工段长,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高级工人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擅长大型成台套冶金、矿山、汽车制造等装备的装配制造和安装工作,是中国二重重型装备制造的高技能人才中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7.
郭丹 《劳动世界》2013,(11):164-164
塔式起重机是大型设备,在安装拆卸作业中,是一项安全性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作业前事先编制装拆方案,熟悉作业内容、步骤和安全操作要点,对于保证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一个工作中的细节,让他发现了环保商机,并20年如一日地从事环保事业。现年44岁的张维仰从个体经营起步,终使他的"东江环保"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环保企业,他个人则位列"胡润百富榜"。他以他的眼光、创新、诚信和责任心,书写着他"有益于这个地球"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技工学校于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省属从事培养建筑及工业设备安装各专业中等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由四川华西集团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主办。学校自建校以来,以"打造行业精品,培养优秀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为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搭建好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满足广大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于年初规划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型公益人才交流活动,相继于3月22日召开了"2014年高校毕业生辽源地区专场公益招聘会";3月26日召开了"吉林省2014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春季大型公益招聘会"。5月24日,又在吉林省人才市场召开了"2014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暨吉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  相似文献   

11.
1977年出生的张忠宝在l996年到化建工作,现任吉林化建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公司季节合同王电焊班长。在12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刻苦专研焊接技术,不断挑战自我,通过学习和专研,他攻克多项焊接技术难题。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带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焊工人才。  相似文献   

12.
叶锦福生长于一个"有着难以想像的困苦"的家庭之中.他从赤贫里白手起家,如今他的广东星达集团资产数十亿元.没有特别技能,也没有任何凭借的他,何以成功?他说:"成功就在心念间."他所说的"心念",有着心态、念想、理念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13.
时下,厂长(经理)对经营自主权的呼声日增。要求离开"妈妈的怀抱",实行"自主经营",无疑是积极的态度。问题是,有了经营自主权,无自主的时间,没落实的功夫,经营自主权仍然是"水中浮萍",这有违改革初衷。我的邻居就是一位国有企业厂长。他告诉我:他难有"时间自主权",上级找他汇报,下级向他报告,部门检查要他接待,各种会议要他参加,"钟表很难走着自己的时间"。他埋怨:"没有时间自主权,何以落实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一位守诺如金的商人,20余年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他与哥哥冒风迎雪生死接力送薪,被称为"信义兄弟";他将社会各界捐赠悉数捐出设立基金会,倾情帮助困难农民工;他的义举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曾当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就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建筑商孙东林。  相似文献   

15.
说起申怡飞,在当今世界5G研究领域可谓大名鼎鼎,各国电信巨头做梦都想把他"挖"过来。他15岁考上东南大学"少年班",19岁获得全球顶级的论文奖,21岁读博士。他带领团队研究出的5G技术中最重要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被写入世界5G行业标准,使中国成了真正意义上通信基础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他受理发明的3项专利对欧美企业筑起严格的技术壁垒,间接促使中国的5G计划提前1年落地!2019年,随着中国5G元年开启,他更加引人注目。这位"科技大牛"是如何走出"开挂人生"的?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少年英雄壮志报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某外商投资企业厂长、原北京琉璃河水泥厂舒城分厂厂长卢亮擅自离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经房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卢亮不服,上诉到法院。去年12月中旬,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结案:卢亮及后来聘用他的那家外商投资企业同意赔偿北京琉璃河水泥厂经济损失80万元。从而使这起由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跳槽"引发的巨额经济赔偿案,以调解方式画上了句号。北京琉璃河水泥厂有职工5000人,年生产高标号水泥150万吨,是全国建材行业大型一类水泥企业,多次被评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业百强企业和北京百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劳动世界》2020,(1):54-55
一名"80后"理工男,放弃翻译工作回乡创业,带领母亲和一帮农村妇女织毛衣卖。走过事业的低谷后,他最终带领乡亲们"织"出了惊人财富。在抖音一个月,"毛衣哥"就拥有了百万粉丝,2019年还被请上了央视舞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设限,才有无限可能!不当翻译,孝心理工男返乡织毛衣"80后"潘锐彬,出生在广东汕头市隆都镇福洋村。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勤劳的妈妈除了和父亲一起种水稻,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做女工,他是当地著名的巧手"织娘"。  相似文献   

18.
内江市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内江市唯一一所市级公办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下设有国家职业鉴定所(川-132所)和三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两个机构,建有"省级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内江市培养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内江市采矿技术实训基地"等多个基地。学校开设有电工、机修钳工、电气安装、数控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从小,他就过着镇上其他孩子没有的优越生活,父亲是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有足够的能力满足他在物质上的一切需求。在别人的艳羡中,他度过了自己乖巧的童年时代。然而,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叛逆心却如同雨后的青草一样蓬勃生长,父亲的拳头、母亲的唠叨没有拴住这个不羁少年的心,在众人不屑的眼光里,他任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泡吧、欺负同学、顶撞师长、追女朋友……天有不测风云,高二下学期那年,父亲的工厂由于突发事故而遭遇了一场火  相似文献   

20.
搞好国有企业,搞活国有企业的口号喊了多年,可至今仍有不少国有企业不仅没有搞好、搞活,而且濒临搞垮,职工生活无保障,上下忧心忡忡。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企业内部究竟怎么了?明拿暗偷谁人管近年来,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厂区周围办起了数家与该厂生产同类产品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且十分兴旺,这也给国有企业职工搞"第二职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职工迷上了"第二职业",置自己岗位的工作于不顾,加之厂里有时任务不饱满,上班睡大觉,下班出去拼命干。更有甚者,在所打工的企业里见到差什么,就回厂里来偷什么。如此现象在厂里似乎越演越烈,一度时间竟采取不管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都心照不宣。在这个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一个职工偷了大量的车床刀具和材料,廉价卖给了私营企业,当厂里要处理他时,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