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王维的诗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然而他后期创作的诗其思想内容存在严重缺陷,这是由于他的人生态度发生变异的缘故。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修养在创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社会意义最为深刻的一部,反讽艺术的运用是其显著的艺术特色。剧中对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的娴熟运用使该剧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意蕴深远的多棱镜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讽修辞是一个具有拓殖性的概念 ,它的意义边界随着反讽技巧和手段在创作实践中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地被拓展着。成功的反讽有助于含蓄有力地体现自己的修辞目的。反讽由三个要素构成 ,即作者在小说中的非直陈式修辞性介入、两极对立因素的相互对比及轻松自信的超脱感和距离感。这些要素决定着反讽的性质及其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菲尔丁和马克·吐温的反讽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语讽刺是欧美许多文学大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中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这两位作家创作历程的考察与审视,首先以不同的实例说明他们都曾自觉、普遍而成功地运用过反讽手法,继而具体细致地剖析了他们集反讽艺术之大成的代表作品,最后论述了他们的反讽艺术的总体特征,指出了他们运用反讽手法的显同与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学、美学的视角看,方方《风景》的反讽构成方式是视点反讽和语调反讽,采用巧妙的修辞手法形成幽默的语言风格,造成喜剧性的外在形式与悲剧性的内在意蕴的悖离,从而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终极关怀。它所呈现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观照表明"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了某些本质上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到其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强烈反讽。  相似文献   

7.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的命运反讽可以分为柳暗花明型命运反讽、一见钟情型命运反讽和好意误解型命运反讽。这些命运反讽都妙趣横生,具有逆期待性和隐含性。内洛尔笔下的梦幻充满荒诞,荒诞映衬着梦幻,并使梦幻与现实水乳交融。小说中使用了多转性象征、启示性象征和寄予性象征,讽刺社会阴暗面,赞颂人间真情,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内洛尔在对命运反讽、荒诞梦幻和象征手法的创新和探索中导入魔幻现实主义元素,促进了美国黑人小说艺术特色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张芸  程茜 《东方论坛》2007,(1):33-39,118
反讽思维的发展与主体意识的发展同步.苏格拉底的反讽首次表现了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摆脱了外在规定性.浪漫派反讽理论极大地扩大了反讽使用的范围,强调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自觉、反思和自由.随着主体意识对宗教、伦理价值体系的质疑,现当代文学文本中出现了反讽的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反讽成因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讽是简·奥斯丁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从历史文化语境下进行观照,18世纪女性写作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这一文学历史事件更使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雪上加霜.所有这些促成了置身其中的简·奥斯丁选择了反讽的创作策略,从而使其既间接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又有效地回避了由于文本的开放性而招来的抵制和攻击.  相似文献   

10.
薇拉·凯瑟出色的现代叙事艺术在其短篇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凯瑟短篇小说创作的题材和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重复、象征、反讽、故事中的故事、绘画语言五个方面。虽然凯瑟各个时期的短篇小说题材多样、风格不一,但常常与她的长篇小说互相呼应,在主题、风格、技巧上是一脉相承的。研究凯瑟的短篇小说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的探索其长篇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女作家萧红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在小说中将"反讽"这一修辞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通过多重反讽形式的整体性建构,形成整体性反讽系统,以喜剧的形式演绎悲剧,达到以喜写悲而悲更悲的艺术效果,从而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呼兰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引起读者对国民性的理性思考和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小说最高成就和现代性的标志,反讽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批判精神受到更多现代作家的青睐。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在其经典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运用反讽小说理论中二元对立、不可靠叙述及情境反讽等技巧,舒尔曼建构了一场发生在三个大学生之间的爱情闹剧,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小说在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当下美国青年一代物质爱情观的荒谬进行了戏谑的嘲讽和批判,引发读者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佩甫是个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家,其艺术个性表现在其创作总体呈现某种"重复";其作品的叙事呈现出一定的反讽特征;其小说文体多采用纪传体的整体架构套用编年体结构的整体布局和每小节加小标题的组排方式;善于以"滚雪球"方式延深主题、扩充形象、编缀成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孙犁前后期创作的主要特点入手,提出孙犁后期创作以散文、尤其是回忆性散文为主,回忆母题是其后期散文的主要特征。其后期散文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为“真”与“古”。“真”,即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古”,即古文师承、古朴简约、古香古色;并对这些艺术特色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5.
国木田独步(1871—1908)是一位迄今尚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重要的日本近代作家。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前期浪漫主义和后期现实主义这样两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研究者,一般都把注意力投射到他的后期创作中去,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们以为,在独步后期作品中,的确不乏《竹棚门》、《穷死》一类现实主义特征的优秀作品,但真正标志其艺术成就的应该是他的前期浪漫主义作品。这些作品的突出特点在于,作者是以诗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小说的反讽修辞,在新时期前期,多针对宏大的政治话语。随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发展,反讽修辞也越来越趋向隐蔽和模糊,反讽叙述者的态度也越来越不确定,其立场常常游移不定。反讽的指向不再是单向的,反讽的对象已经变得似是而非了,反讽走进了修辞的"迷宫"。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反讽的三种形式 :情景反讽 ,戏剧反讽和言语反讽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言语反讽的五种标志 ,以帮助读者在文学阅读中有效地欣赏反讽带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反讽的文学传统始于希腊,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和美学理念,历来为众多作家和评论家所采用,玛格丽特·米契尔的名作<飘>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她的反讽具有解构主义、生态批评等新兴的现代话语特征,表明了作者辩证超然的创作态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动态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社会话语生成的多元性趋向和权威性理念走向对话的文化语境使得反讽修辞受到充分重视,电影编导们对原作中的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进行借鉴创新,进一步扩充反讽修辞的展现视阚和表达深度,但同时也因文本样式的差异而出现无奈割舍和流于表层的错位现象,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反讽以解构和超越权威的价值立场游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审美场域之间的表达优势,仍是文学和电影创作的重要艺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反讽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描写主要人物和主题事件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情境反讽艺术、反讽不仅使《幸福》主要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而且深化了女主人公幸福感骤然幻灭的主题,体现了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