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一船山盛称诸葛孔明的“淡泊”。王介甫(安石)的政术,为其所深恶,而却赞许他的“土木形骸”。他认为浮华之士不足以有为,故于白居易、苏东坡的文酒嬉游,严加斥责,甚至说他们聚集了一批轻薄之士,以乱天下。他极端称许管宁之处乱世,“熙熙和易,因事而导人以善”。曰:道穷于时,不穷于己,  相似文献   

2.
当前,岳阳楼大门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引发了联界一场热烈争论。其实,此联是律绝的首联,完全符合联律。不过,它是王力指出过的丑类特殊形式。是本体“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拗救变体,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关键是“洞庭”之“庭”在此联中应是仄声。在援引唐杜甫、宋陈与义诗和古今有关洞庭楹联,“庭”仄读作为例证,说明此联完全合律,绝非病联。  相似文献   

3.
赵炎 《兰州学刊》2009,(11):43-46
船山的“习与性成”说奠基在“性日生日成”说的基础上,而其最主要的特点则是对性的初生和生后两种状态的区分。初生之性来自“天之几”,而生后之性“天之几”与“人之几”并存,统此二者的表述就是“习与性成”。“习与性成”者,初生之性随习而完成,生后之性因习而生成也;“习与性成”突出地显明了初生与生后之性既分又合的一体性。船山对孟子“道性善”和孔子“性相近”的折中,正由此见出。  相似文献   

4.
船山礼学思想是礼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多为学术界所忽视,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即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从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以维系人道;人禽之别、壁立万仞等角度说明礼的本质特征。由礼以分殊辨别人禽可以管窥船山“礼”性:即言道必以天为宗、言礼“必以人为归”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此是笔者读船山公遗书有感之作。船山公自题门联:“他生杜宇唤春归”;自题画象:“梦未圆时莫浪猜”。笔者有感于今日中国之社会主义社会蒸蒸日上,深知船山公当年所唤之春已归,而其所期之梦亦圆矣。  相似文献   

6.
萧莛父船山学研究主动继承了侯外庐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拓展。萧莛父对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既有继承,也有拓展。“继承”体现在主动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船山的共同路径,以及对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的共同判定。“拓展”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的叙述术语、体系构建、内容扩展等方面的深化,以及对现当代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和以西方思想研究船山的不同模式有所注意和肯定。萧莛父船山学研究存在着“思想的内在理路”,一方面发掘船山思想的逻辑范畴,以构建船山哲学体系之网;另一方面厘清船山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将船山思想纳入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旨在从中国自身的思想上找到启蒙精神的内在性根芽和根据。  相似文献   

7.
《周易·明夷》有云:“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1)岳麓书社本《船山全书》初版船山《周易内传》此下注语作:“此象商容、胶鬲之事。左腹者,肝居左而主谋,预闻其 周之谋也。‘明夷之心’,乃殷民被伤而望周之心。‘于出’犹言爱出;出门庭,输于周而劝其伐也,六四与坤为体,盖居于暗邪者,四为退爻,下就内卦之明,故有此象。不言吉利者,非人臣之常道,不轻奖其功。”(2) 其后《船山全书》修订再版,“肝居左而主谋”一语被改为“心居左而主谋”(3)。《全书》第十六册所附《船山全书第一至十五册《第一版第…  相似文献   

8.
<正>《郭沫若楹联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作者曲树程、杨芝明)是目前收集郭老楹联较完善之作。但确如孙席珍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言:"尚未全备"。现将笔者所见关于郭老楹联的几种资料录出,以作补正。一、关于《寿杜波依斯博士》一联。此联书迹原件发表于《人民日报》1959年2月23日第八版,原  相似文献   

9.
性命范畴展开为力命和心性。力命是讲主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客体的自然必然性、法则性;人力、人为与天命、命运的关系。船山说:人珍惜人的生命存在,“胥为生矣,举行喙息、高骞深泳之生汇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治万物也;举川涵石韫、敷荣落实之生质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用万物也”[1]。人是天地所以治万物和用万物的根据。若无人,天地何以治?何以用?治万物和用万物是人的特有的能动性,所以人能“参天地”、“赞化育”、“御万物”,强调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一)力与命的关系船山认为,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可以改…  相似文献   

10.
<正> 王船山认为在武则天统治下,“嬖倖之宣淫,酷吏之恣杀,古今未有也。” (《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宗》,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卷)但船山承认武则天之朝有正人存在,有邪正之争存在,而且结局是正人胜利。船山对武则天虽持否定态度,但在若干地方,也有所肯定。王船山将武则天与唐之懿、僖、宋之徽、钦相比,认为武则天之恶,远远超过他们,但是,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船山对于志与量的关系的论述,在他的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志?船山说: “志立于不易,凡吾之所以折大疑,诘大难者,皆此确乎不拔之志,以帅气而行者也。” (《四书训义》卷二十七) 现代心理学认为,“志”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的一种坚持不懈的心理过程。从哲学来说,“志”是认识主体作用于客体、并改造客体的要求,是实践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陈焱 《船山学刊》2012,(4):44-51
晚清以来百年是船山思想沉寂一百七十年之后的重新现世的历史。以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重刻《船山遗书》为标志,对于船山思想的研究与定位就一直是之后百年学界的重要论题之一。而学界对船山之学的看法也经历了曾氏兄弟的正统理学、谭嗣同的维新变法、章太炎的排满革命、以及梁启超、胡适、侯外庐等人以“西学格船山”的曲折历程。最后以熊十力在20世纪40年代对船山复归于传统的“骨子里仍是宋学精神”的思想史判定画上句号。这一时期的船山研究,对于一九四九年之后大陆与港台的船山研究不同思想进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3,24(6):81-83
梁章钜《楹联丛话》是中国楹联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联话。它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凸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二是对楹联的起源、演变作了有价值的考证;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体系;四是对楹联作品的艺术美作了可贵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船山之鬼神观是其哲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船山之鬼神观承接了张载关于鬼神气本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气本论为其鬼神观的逻辑起点,论证了鬼神即二气之良能的观点;在人与鬼神的生死气化过程中,论证了鬼神与人一也的观点;在人与鬼神的伦理道德方面,船山阐释了守人道而鬼神之理已得的基本观点。船山之鬼神观凸显了其气本论哲学思想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追随萧捷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第一,萧先生治船山之学,首重文本诠释,以此为治船山学之第一要紧事。或曰:此乃海内外船山学界之共识,不足奇。予曰:唯唯,否否。世间固未有不通文义而能治船山之学者,亦未有不精研《船山全书》而能全面准确理解船山者:然而,先生所云之文本诠释,自有其尤重史识和逻辑之特色。其中之重之尤重者,乃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区分船山“对旧说之沿袭”与“别开生面之创…  相似文献   

16.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10,31(5):88-92
联话是以楹联这种文学样式为主要话语对象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论体式,是我国传统文论整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辑录、保存历代联作;二是评论楹联作品的得失;三是介绍写作背景;四是考释文本。联话之体生成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在楹联创作走向繁盛的基础上直接受到历代诗话、词话及文话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正> 谭嗣同对王船山推崇备至,他把船山的思想看作是复兴民族、“昭苏天地”的一声春雷。他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他在老师欧阳中鹄、刘人熙的教导下,“为学专主船山遗书,辅以广览博取。”(《潭嗣同全集》261页,以下简称《全集》)因此,学习能深造有得,“多发前人之未发”(唐才质《戊戌见闻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元旦献词中引用了船山《尚书引义·太甲二》中“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名言,以说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刻变化,借以敦勉国人更好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习近平继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讲话时引用船山“名非天造,必从其实”,2014年10月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船山“文质兼美”,2016年10月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上引用船山“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之后又一次引用船山哲学名言来论说当代中国的情势及其应有的精神禀赋.  相似文献   

19.
此册余于1931年在旧书摊上得之,以册内有怀张船山妹文诗,当为张船山之内兄所作;惟其内兄颇多,且船山初娶于周,继娶于林,究为何姓何人之作,诗草中无一首显者。当时,余以劳形案牍,无暇细考,放置箧中二十有四年矣。今夏读张船山诗草与诗互相参证、乃知此诗为船山内兄林芬字朴园号希白之诗也。其诗清逸,读之使人心旷神怡,洵佳作也。兹将考证分述于后: 一家世此诗叙其父官蜀三十年,因西征曾往西藏主持运粮事宜。公元1799年冬,(嘉庆四年已未)因积劳成疾,奏请开缺,得旨悯惜嘉奖;以川中军乱未靖,解任仍留川省调养,筹画军务。船山诗则以外舅林  相似文献   

20.
<正> 谭嗣同思想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这是学术界众所周知的事实,唐才常说:“复生治易,专主船山,以其多发前人之未发”,①谭嗣同本人对王夫之素来推崇备至,认为“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②并一再自称“闻衡阳王子精义之说”,③“为学专主《船山遗书》”,④“私淑船山”,⑤在他著作中引用、阐发或提及王夫之思想者,更不胜枚举。然而,王夫之思想对谭嗣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究竟有哪些具体影响呢?十九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志士大多是从封建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谭嗣同思想也有个曲折的转化过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晚生而早熟,一登上历史舞台已无暇进行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