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晶明 《家庭科技》2002,(12):12-13
夫妻常常为钱的问题而争吵,有人说这是夫妻吵架的主要原因。此话虽有点夸大,但是,生活中为花钱而发生争吵的夫妻确实颇多。夫妻间对家庭财务重点如何达成共识,或能达到协调基本一致?笔者的体会是: 内行当家。夫妻双方,谁是理性投资者,财权给谁,就能达到目的。应当内行主管,外行协助。 为家而让步。在花钱问题上,夫妻双方首先必须考虑到家庭建设,再想如何花钱。双方有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夫妻争吵的原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睡觉抢被子、菜做成了、某件家具如何摆放、打鼾等。已婚夫妇平均每年会因为日常琐事发生167次争吵。争吵原因虽然很小,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往往会引发激烈的矛盾,最终影响夫妻感情。传统观念中,相敬如宾的夫妻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但两口子整日生活在一起,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其实,夫妻吵架不一定是坏事。学会吵架的艺术,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增进感情。  相似文献   

3.
您可知道妻子最忌讳丈夫的哪些言行吗? 一、在夫妻争吵时,开口便叫“滚”或者声称要离婚,因为这些话是很伤感情的,也是妻子听了最伤心的。 二、对妻子娘家人不热情。 三、对妻子的感情无动于衷,比如丈夫下夜班回  相似文献   

4.
论妇女职业发展道路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女性的职业发展道路经历了几场争论,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理论,一种理论是女性应该回家去,重新围着锅台转,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把女性的那一份工资给男性,家庭经济不受影响,丈夫、妻子、孩子均可获得轻松的生活;第二种理论是男女均应参加工作,谁有才能谁发展,由于夫妻双方均参加工作,彼此更容易理解而相互协调,可相互帮助度过中年的婚姻危机;第三种理论认为第一种理论容易造成男女不平等,夫权思想抬头,第二种理论容易造成夫妻双方疲惫,孩子缺乏家教,因此妇女应该阶段性就业,即未婚未孕前就业,孩子7岁后…  相似文献   

5.
夫妻生活在一起,“一个锅里抡勺子”,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相互间发生点小矛盾,争吵一番也不足为奇。可是,如果两口子的感情基础不牢,又不会缓和与解决矛盾,弄不好,便会夫妻“解体”,骨肉分离。笔者从一些和睦家庭,美满夫妻中,提炼了四帖增进剂,不妨一试。 第一,善于对话。家庭的作用之一,是能使人有种归属  相似文献   

6.
贺谊 《家庭科技》2009,(1):46-46
"婚前要彩礼,婚后要理财",春晚小品的一句经典台词形象地揭示了理财的重要.由于性格、知识结构、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于如何打理财富、如何进行投资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与判断,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也是如此.在很多家庭中,夫妻双方由于理财态度不一致而导致争吵、矛盾,甚至冲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7.
夫妻俩怒冲冲地在厨房里对峙着——丈夫抖动的手使咖啡从杯中洒了出来,妻子感到太阳穴胀得阵痛。两人都记不清怎么从是否买一台新冰箱扯到钱的开销,接着就一个比一个声音高地吵起来。 这是大多数夫妻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谁也不想吵架,可怒火却突然爆发,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争吵总是难免的,就象再好的电路也有出故障的时候一样。但是,如果不善调整,就可能会酿成感情危机。我认为,夫妻们如果善于运用下述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控制体重。已婚夫妇更容易心宽体胖,从而给性吸引和个人及家庭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夫妻应保持健康饮食,一起健身。2.制订财务计划。金钱问题是夫妻争吵的头号原因,在经济状况不好时,婚姻会首先受害。有一致的价值观是家庭财务稳定的基础,夫妻应探讨并达成一致。3.共同商定家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精神病学临床教授肯·罗宾斯博士表示,夫妻在婚姻的  相似文献   

9.
清晨,在幼儿园门口总会有个别哭哭啼啼、不肯入园的孩子,这是家长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往往都有些原因,比如不愿离开父母、和小朋友们发生了不愉快的争吵、受到老师的批评等等。由于孩子还未曾学会应付各种问题,因此选择了逃避的方式。这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找出孩子不愿去幼园所的真实原因,方法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其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夫妻离异后,双方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不能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在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下,产生了心理扭曲的家庭教育方式。1.霸占心理:承担教育抚养一方,把孩子视为己有,不准离异的对方来看望孩子,剥夺子女与亲生父(母)交往的权利,用孩子来惩罚对方。2.累赘心理:夫妻离异后,为了再婚方便,谁也不愿意要孩子,把孩子当做皮球踢来踢去,心情稍有不顺,就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打骂、虐待孩子,用体罚的方式发泄家庭解体或影响再婚的怨恨。3.补偿…  相似文献   

11.
在家庭生活中,文明、美妙的语言,能使家庭充满和睦、融治的气氛,有利夫妻双方关系和谐,身心健康。相反,说话简单粗暴,缺乏技巧,常成为夫妻争吵的导火线,所以夫妻之间在语言上起码应该注意以下技巧: 赞美的技巧:赞美的言语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好比阳光雨露一样,没有它,爱情果实不会甜蜜。当然,赞美要真诚、具体和自然。假如,夫妻俩在餐馆里边吃边  相似文献   

12.
“生育权”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依据法律所享有的生养子女或是不生养子女的权利.男人或者女人作为生养小孩的特殊主体,一般都能够拥有生养孩子或者不生养孩子的自由,所以,若是夫妻之间对生养或是不生养子女的意思表示不合意时,或者是男女一方的生育或不生育的法定权利受到对方及其他主体的侵害时,则夫妻之间的生育权问题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因此,本文将从侵害生育权的情形及其问题的产生视角入手,进而勾勒出“预防和解决生育权受到侵害的对策”.并以此为出发点找出较好解决夫妻之间生育权侵权的法律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离婚要不要选择“黄金季节”?特别是已经有孩子的夫妻离婚。因为孩子的血缘关系永远无法分割!于是:“孩子问题”成为离婚择期的“黄金分割点”。 笔者从大量分手夫妻养育孩子结果中调查到,这类孩子无论身心健康或学习成绩方面同父母双全、完整幸福家庭培育出的孩子,有明显差异。某小学六年级一个班50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类。目前认为,它们的遗传方式属多基因遗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为青少年发病。夫妻中有一人患病时,孩子在20岁以内,有3%可能发病;夫妻二人均患病时,其子女有20%可能在20岁以前发病;健康父母若已生有一糖尿病儿,第二个孩子患病危险约为30%。  相似文献   

15.
芳霞 《家庭科技》2013,(11):7-8
夫妻之间发生口角多是为了小事,只因某一方的语气不当或口不择言。其实,只要换种说话方式,调整一下语气,很多争吵都可化干戈为玉帛。温柔地暗示对方恋爱时,许芬看上了张成的文采。日子一过,张成仍热衷爬格子,无形中冷落了许芬。看到除了上班就是闷在家中看书、写稿的张成,许芬曾经的欣赏渐渐褪色。一天晚上,许芬多次催促他休息,可张成仍  相似文献   

16.
忍耐50秒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我百分之百地相信这点。我和丈夫就是典型的一例。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是非曲直,虽然每次争吵过后也感觉挺无聊,我们俩还是莫名其妙地从恋爱吵到结婚,从结婚吵到儿子今年4岁。 时间久了,我发现争吵的原因不在于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都欠缺足够的耐心。我一向认为男人应该有宽阔的胸襟、包容的气度。我丈夫呢,则认为如今的女人地位太高了,不能由你任性胡来。就这样,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少说一句,谁也不肯忍耐一下。 有一天,4岁的儿子拿一袋糖给我,调皮地说:“妈妈,你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糖。”我剥了一块放在嘴里,  相似文献   

17.
父母的婚姻景象:争吵!暴力!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迹:厌恶暴力,却又只会用暴力包裹自己。在父母摔摔打打、大呼小叫、争吵不停的一个个不眠之夜,我不知蒙着被子偷偷流过多少眼泪,因为积到耳朵里的泪水太多,甚至得了中耳炎。7岁那年,父亲生意失败,一蹶不振,开始酗酒,每天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母亲一向是个性格强势、脾气暴躁的人,于是打架、争吵成了他们夫妻俩每天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特权     
正母亲是一个温和宽厚的人,几乎从未与别人争吵过,惟独跟父亲过不去。父亲偶尔犯了错,母亲便会揪住他的小辫子不放。有一天,父亲来了兴致,下楼跟棋友聊天下棋,兴高采烈地走了,可没过半小时,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母亲问其原因,父亲说:"那家伙输了不认输,老悔棋。"父亲气鼓鼓地撅着嘴,像个孩子似的发誓不再跟那爱悔棋的老家伙下棋了。母亲怎么劝都不听。我回到家,母亲便把父亲的"恶劣行径"数落给我听,我随  相似文献   

19.
案情:张勇与李英相识几个月后便登记结婚,由于婚前了解不够,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吵导致感情破裂,双方便协议离婚。离婚时,妻子李英已经怀孕,因当时孩子未出生,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并未提及孩子的抚养问题。现在孩子已经1岁,李英一个人抚养稍感吃力,遂诉求法院要求男方支付孩子的生活费。  相似文献   

20.
正大晚上的,哥们儿在电话里牢骚不断:一会儿和老婆生气了,一会儿和孩子发火了,一会儿又和同事不和。我听半天听出来了,中心思想还是夫妻不和,对老婆不满意,所以搞得每天虚火上浮,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顺利。于是我打断他说:"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