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政府管制是建立在"命令与控制"理念基础之上的一套"官僚制"管制制度,被管制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其模式和方法手段呈现单一性.在和谐社会构架下,政府管制模式应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政府主导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创新模式;从单纯政府限制模式逐渐转变为提高管制对象自觉精神的激励模式;从单纯的政府政策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协商型政策管制模式;从政府单一主体的管制模式转变为社会参与的多管制主体模式.和谐政府管制的核心是重塑"和谐"精神,认识并坚信政府与社会成员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险市场结构与政府监管的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保险市场结构正在经历着从强垄断向弱垄断的市场结构变迁 ,尽管这种变迁还远没有完成 ,但也需要保险监管机构随时调整管制结构 ,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的失衡———管制错位现象。虽然这种调整有时显得滞后 ,但出于利益的驱动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追求 ,中国将最终会实现保险市场结构与政府监管的匹配与均衡。  相似文献   

3.
从"是否引入竞争"和"如何引入竞争"两个方面对国际网络型产业市场化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检讨,发现已有的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缺陷,即对市场交易成本认识不足,无法全面把握改革的成本与风险,无法明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反思现有的研究对于探索中的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是:通过产业重组引入竞争有助于规避政府失灵、提高生产效率;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的分拆与重组,产业重组蕴藏着交易成本增加、市场失灵的潜在风险;为规避改革的风险要求进行良好的市场设计与采取必要的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自然垄断性公用事业管制改革及其绩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北京市自然垄断性公用事业政府管制改革的背景与欲达到目标为起点 ,论述了改革的动因、过程 ,政府管制的结构现状和自然垄断公用事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以及政府管制改革取得的社会经济绩效。政府管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管制效率获得较大提高 ;管制结构更具有激励性 ,市场配置效率得到改善 ,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经营格局 ;财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公用事业迅速发展 ;公用事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效应开始增强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的内涵及其展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剑生 《浙江学刊》2004,(3):102-107
行政许可是政府准许个人或者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其本质是"自由的恢复".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社会中的政府都正在经历"放松管制"的政府革命,行政许可作为放松管制的手段之一,正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行政许可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其所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用事业的经济技术特征决定了其自然垄断的性质,由此产生了对它的政府管制。而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引起其自然垄断边界的变化,进一步,又会引起政府管制边界的变化,导致了政府放松管制和引入竞争。北京市燃气产业管制与竞争改革的思路是:非垄断业务的拆分和引入竞争,产权多元化与国有民营,政府管制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仍属于垄断性结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而经营绩效却不如新兴股份制银行。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赢利趋势却好于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亦受到外资银行进入的威胁。随着我国银行业结构的演变,政府对银行的管制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当收缩规模,有效配置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王俊豪 《浙江学刊》2000,(3):144-146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改革这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在基础设施产业逐步实行政企分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的目标导向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有效竞争;以经济原理为基础制定基础设施产业的管制价格;在基础设施产业积极推行股份制。  相似文献   

9.
2002年底中国开始对电力产业进行拆分重组,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变了原来的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在竞争与规制并存的历史背景下,以"R-SCP"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托,针对我国发电市场的产业组织现状,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发电市场的产业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在放松规制的今天,仍有必要对发电市场进行以促进竞争为目的的规制,并提出了对发电市场进行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章泽武 《探求》2014,(6):5-8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但目前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通过分析相关经济数据,笔者发现广州经济结构存在支柱产业的发展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分配结构的僵化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劳动市场的分割削弱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政府的干预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有全球视野、要立足广州工业化发展阶段、要实现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以及由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向"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转变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