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东坡自出仕而后几十年,屡遭折困,几陷大难。然而,读他的散文,特别是读他被贬谪黄州以后所写的属于小品范畴的散文,更知他虽身在各种险逆困窘的环境中,却能淡然处之。他的文章,看似平平淡淡,却无不写尽真实情态,天然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写险境者如《书舟中作序...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过定庵集的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即龚自珍为什么戒诗。嘉庆二十五年秋,龚自珍发愤戒诗,不再写作。道光元年夏,因考军机章京未录,赋《小游仙诗》,遂破戒。至道光七年十月,编定这一时期所作的诗为《破戒草》后,又发愤戒诗:“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此后,就不大动笔。道光十九年,辞官出京,又破戒写成了有名的三一五首《己亥杂诗》。这是为什么呢? 搞清楚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  相似文献   

3.
4.
(红尘)是台湾著名作家墨人的一部洋洋百万言的长篇小说。小说生动细腻地叙写了龙氏家族成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所演的故事。故事以近百年中国历史上的列强入侵、义和团失败、国民革命、清王朝覆灭、军阀擅成作福等重大事件为背景,形象地展示了故事人物家庭的兴衰变故、个人的沉浮枯荣,以及他们的际会遭遇、生离死别、情感纠葛、修养志趣。小说在感性显现中,深刻透视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状态以及国民心理,并揭示出造成民族巨大不幸的原因。在展示过程中,(红尘)着力塑造了一批各具个…  相似文献   

5.
苏轼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构成三教相辅相成的文化整体结构,并以此作为自己文化人格的坚实基座。这种人生思考的多元化取向最终落实到对个体生命、独立人格价值的不倦追求上,从而形成其乐观旷达的性格,使苏轼能够在人生苦痛面前保持超然尘外的心境,真正达到了精神归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苏轼词论历来非之誉之者甚众,北宋词坛对东坡词非多誉少,南宋词坛对东坡词则誉多非少。而元好问从“以诗为词”的词体观念出发,认为东坡词最根本的创新精神在于“吟咏情性”,即对主体意识的表现,并首次提出“东坡体”概念来概括东坡词独特的词体形式。同时又指出传统的“宫体”词也被东坡赋予了言志抒怀的性质,而且进一步指出“东坡词”与“东坡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苏轼两次被贬杭州,他在杭州上任时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山水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也可以了解到这些山水诗是他在杭州生活的缩影,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窥见他"登山有道,观水有术"以及融入自然又超脱自然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的重要作家,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当时,欧阳修、梅尧臣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已取得胜利,社会文化在中唐以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苏轼以他在文学上辉煌的创作实绩,将这一运动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发展、最后完成诗文革新运动,从而奠定了他在北宋文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撰写的《山居笔记》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充满了余秋雨关于苏东坡的认知.不仅如此,余秋雨先生更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入到了文章的撰写过程中,使得文章情绪饱满,每当读者阅读鉴赏《苏东坡突围》时,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余秋雨笔下的苏轼心胸开阔,豁达,笑对人生,给现代的人们以很多积极意义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台湾资深作家墨人(张万熙)先生赠长篇小说(红尘)。读后,深感“姜还是老的辣”。在越来越轻飘飘、软绵绵的小说世界里,(红尘)显得博大精深而不同凡响,令人刮目相看。墨人先生的新著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红尘),是一部民族浩劫的伟大史诗。作者痛心撰写,读者含泪赏读,爱我中华,哀我中华。悠悠苍天,高其有极,奈何五千年煌煌青史,竞蒙此祸结灾连?墨人先生才学兼众科之长,而尤潜心于中华文化之哲理阐释,毕生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发为文章,其书满家。四五十部文学创作之中,我以为(红尘)最能不朽。先生史识卓越,…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一个行政干部到从事高校德育和伦理学教学研究,并学有所成,本文正是写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轼用他全部的生命热情和经验,品尝人生的况味,体验人生的悲哀,一次又一次全身心地脱胎换骨,心灵和人格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蒸馏和升华,终于在庄禅的智慧中,将穷达、荣辱、出世和入世、生死等矛盾绝妙地统一和融合在一起.这种统一和融合落实到他的人生过程中,即表现为“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较高层次地超越了现实人生,领略了人生的真谛,其生命亦焕发出令人目炫的光采。  相似文献   

13.
《红尘》是台湾著名作家墨人晚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对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与史识,将近百年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与人间世态炎凉,形象地史诗般地呈现出来,洋洋一百六十多万言,是墨人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宏篇巨制。《红尘》在台湾《新生报》连载后,“受到台湾和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大陆著名作家、诗人雁翼对《红尘》尤为推重,视《红尘》为中国“百年世态因”、是“用火山一般的爱,冰河一般的很,结构出新的人间恩怨世态图”。他说,《红尘》是墨人“文学与生命合成的大树上结出的最瑰丽的硕果”。因此,他特别把《红尘》推荐…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综合论及综合研究苏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研究如欲有所突破 ,就必须从“全能”、“通才”的视角来观察和探索苏轼 ,要改变当前单纯以诗论诗、以画论画等偏执一隅的狭隘做法 ,走向综合交叉研究的康庄大道。因为苏轼本身就是艺术综合论者 ,他的“体兼众妙”、“兼百技”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著名论断 ,阐明了他鲜明的综合融通的艺术观点 ;而“通其意”的创发理论 ,更丰富了他多技巧多风格融通创变的创造性实践。研究者不仅宜具备诸种艺术科学知识和多项创作技巧的修养 ,还应具有综合交叉、兼通互融的辩证思维能力 ,才能深层次、多角度地发现其诗画书法叠印复加的精湛技艺 ,研究他心灵中将各种艺术文化要素实行有意义的综合所产生的无比浑厚、极富意义而又不可预料的新论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佛家称为娑婆世界,我们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众生之一,不过是高级的众生,所以我们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这种差异源于智慧和心性。有些人智商很高,有些人智商却很低,甚至有所谓智障。一位大科学家、大家文学家、大艺术家、大音乐家,与智障儿同样是人,都是父母所生,这其间的差距便不可以道理计。在心性方面亦复如此,尧舜是仁民爱物的明君,桀纣却是酒池肉林的暴君。孔子是圣人,老子更神而明之,成为道祖。释迦牟尼佛虽贵为王子,却洞澈人生无常,放弃富贵尊荣,苦行修道,成为佛祖…  相似文献   

16.
问一:墨人先生,您在(作家的生死荣辱)一文中写道,“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个人思想情感的发泄,作品完成了就了却一桩心愿。‘’在(白雪青山)三版自序中,您又写道,“我在庐山整整住了三年,深深体会到庐山的四季之美,这是别人少有的经验。尤其是秋天的深山红叶,清风明月;冬天的大雪封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山寂寂,历代诗人也没有见过写过;春天的营飞花放,千山响杜鹃,新笋一夜暴长一尺,蛙鼓频频……自然不在话下。我在(白雪青山)内都将这种境界和男女主角的感情融为一体,一道升华了。”您在(花甲云中过…  相似文献   

17.
文学多是现实的压迫与人的场神渴求的矛盾在思想感情上的折射。提起苏武,不能不提到他在黄州的那段时光。那是他人生的第一场浩劫,但却树立了他文学创作上的第一块丰碑。本文欲结合苏武的黄州调文,探求他黄州时期对人生不幸屡苦挣扎和超越的心理历程,从而明晰封建社会文人人格分裂的惨烈以及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这也许对苏武的研究,尤其对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认识不无神益。一、乌台诗案之训1、灾难突至的惊恐孔子曰:“富与贵,吾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儒家主张以正当的手段追求功名利禄,千百年来一直主…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的前途是光明的,而过程是曲折的。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创新并让学生接受创新教育,一直是个难题。文章将结合"新型教学与评价模式"的构建谈谈走英语教学创新之路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从红军“北上抗日”方针的提出及实践和当时陕北根据地及红军的存在等方面来说明,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作家墨人的长篇巨著《红尘》,具有一种史诗性品格。突出的特征有三:一是体貌气象,宏伟壮观;二是历史容涵,广阔深厚;三是思想情感,真切凝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