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正新论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本文认为 ,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是一个与公平、平等等理念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的理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理念的主要依据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念依据 ,包括平等理念、自由理念和社会合作理念 ;另一类则是现实依据即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基本权利的保证 ;2 机会平等 ;3 按照贡献分配 ;4 进行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本文还对公正的几个规律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包括公正规则的整体性、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以及公正的规则与其实际兑现之间的差距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社会公正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文章从政治权利、基本的生存权利、基本的发展权利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并阐述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视并改进这一问题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教育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领域 ,在农业入世的背景下 ,农民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但我国的农民教育现状 ,却十分令人担忧。本文从加强农民入世教育、国家社会农民携手、农民教育制度创新三方面探讨了农民教育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晓毅  褚海萍 《兰州学刊》2003,3(6):139-14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内在地包含着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就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现状而言 ,虽然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但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仍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真正实现我国的社会公正 ,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民素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情况,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民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视野下的中国城市低收入者住房保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住房基本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不仅成为公平正义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城市低收入住房保障群体划分为“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两类,其中“城市低收入群体”内部又包含着不同的对象群体。针对这些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本文构建了“关于人身权利的均等分配”、“与群体机遇相关的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对于最低收入者保障的考量”这样“三位一体”的公正体系,并依次对应于“援助性分配”、“补偿性分配”、“公正性分配”三种再分配职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公正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公正思想为思想基础、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手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原则、以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目标、以利益关系协调为重要途径.这一理论在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和公平规则的合理有序三个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既定的政治公正模式,人们对国家政治公正的要求会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更好地提升我国政治公正的建设水平,需要更新政治公正设计理念。文章梳理了西方国家政治公正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释了我国政治公正建设从宪政公正向行政公正跃迁的必要性,分析了今后我国推进行政公正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执行公正蕴涵着应然性和实然性的标准和尺度.人们可以用一定的观念和标准来评判和具体衡量执行公正.执行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行公正的途径,就是按照公平正义这一法律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执行权运行的环节上合理构建各项具体制度,革除阻碍公正的制度因素,确保执行权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不能陷入单纯的想象和空泛的议论,必须立足国情、着眼实践,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正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公正的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三次农民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力 《河北学刊》2005,25(5):27-33
在20世纪前20年,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似乎处于被社会改革遗忘的角落。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并担当起领导革命的责任之后,中国农民大致经历了作为主力军的革命浪潮(30-40年代)、作为落后生产者的被改造浪潮(50 年代)和作为“二元经济”束缚者的解困浪潮(80年代至今)。这三次农民浪潮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中国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益逐步得到了尊重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许月明 《河北学刊》2003,23(4):51-54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之间联系紧密 ,难以分隔 ,但农民问题则是三者中的本质性问题。造成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主要有 :农产品相对剩余对增产增收的影响 ,所殃及的企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结构调整又受限于土地规模和土地用途的管制等。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有三 :一是靠农民用技术在小块土地上创造经济规模 ;二是政府加快工业发展吸收劳动力 ;三是需要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永坤 《河北学刊》2012,32(1):99-103
"农民"一词产生很早,在古汉语中,它的基本含义是以耕种为生的人。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农民受到尊重。民国时期,农民的基本含义未变,但是它被严重地政治化了。在前改革时代,农民的传统含义被颠覆,农民成了为国家生产粮食、为现代化提供积累的不可改变的身份,且农民本身被政治上层级化。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权利保障有所提高,农民自身的等级被取消,但是城乡二元这一歧视农民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解决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保障,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的财产权、平等权和迁徙权的保障,使农民成为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是身份。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广受关注,但是作为研究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即如何测量农民工城市融合则少有学者研究.本文在回顾农民工城市融合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农民工城市融合问卷,并以在南京务工的农民工为样本,就其城市融合的结构和状况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合包含四个维度,本文将其分别命名为经济融合、心理融合、文化融合和身份融合;农民工城市融合程度总体较低,其中,经济融合和文化融合程度很低,而心理融合和身份融合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刘禹宏 《河北学刊》2002,22(6):80-83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民负担问题 ,为农民减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农民负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现实工作中对农民负担内涵的理解认识不足 ,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不清 ,严重影响了实际减负的成效。本文对农民负担的内涵、负担过重的界定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并提出了实施减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俊 《兰州学刊》2006,(2):156-157,196
文章在制度演进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民失地的制度变迁过程,重新分析了被我国学者忽视的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作为行为主体的参与博弈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到了要关注制度执行的效率与结果,提出了失地农民得到补偿后会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最后要求加强制度的执行监管,提出建立一种平衡机制,达到社会的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社会群体,从西方到东方,从经典作家到学者都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野,对中国农民的人文性格进行过分析、探讨和研究。这对中国当下气势磅礴城市化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有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平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晓萍 《河北学刊》2007,27(6):79-8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收入、基础设施、教育、就业等方面。当前,农民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农民到市民,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化,不仅影响工业发展,还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对农民的利益也是一种严重的损害,会造成农民群体与城市群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农民合作的必要性,政府、学界有着高度的共识,但对于怎样合作,如何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这个问题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分析了农民经济合作的困境与异化、农民公共服务合作“难产”的原因,通过两个案例评述,认为外部力量介入对促进农民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部力量的介入并不必然导致农民作为合作主体的缺失;在当前反哺农业的财政政策条件下,应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合作文化建设整合为一;但不同地区外部力量介入的方式和目标是不同的,不可“一刀切”,农民作为合作主体的实现,需在操作层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