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业生产力并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充分条件。中世纪英国是一种粗放的农牧混合经济,形成了初步社会分工,更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与集约化农业相比,这种粗放式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及能够供养人口都很有限。随着农业生产"量"的扩张和"质"之深化,农村劳动力被迫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而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则将大量劳动力拉进农业"过密化"陷阱,使得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或城市流动。英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获得较大发展是农牧混合经济和粗放农业"量—质"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力是随着国家工业化逐步转移的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日益增多,同时也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同步向非农产业转移。16、17世纪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也是很大的。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英国领先实现了工业化,农业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亦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后来,其他发达的国家、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走了这条路。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占有者逐步垄断农村土地,使大批农民因丧失土地失业而被迫集结城市,为工业资本家准备了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推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越发达,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流向越广,流速越快,流量越大。100多年过去了,现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  相似文献   

3.
霍秀媚 《探求》2006,(Z1):82-83
一 城市是一个与乡村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政治与经济、生产和流通、人口与资本、享乐与需求的集中地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实践活动,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一定地域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居民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质量互变过程.城市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整体综合形态,不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的转型,更是以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为基础和前提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化是一个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更新引起的深层次社会变革的过程.城市化同时又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转型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艳 《社会》2002,(11):19-23
19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这种转移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 ,这种趋势在中国出现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成为沿海地区繁荣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农业劳动力转移方面 ,国外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但中国的国情毕竟不同于他国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性。因此 ,研究这种特殊性对进一步促进和引导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5.
赵菁 《社科纵横》2008,23(9):35-36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疏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但在其一些著作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必然性进行详尽的论述,其中许多观点仍对今天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9):36-41
农村劳动力在从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工业部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转移者本身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且这种劳动力配置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这是经济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效益的一种经典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动,城乡间、产业间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这种劳动力资源再配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农业劳动力转移成为化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融合以及推动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亚非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来说,都市化的过程具有代表性.分析亚非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可在其中划分出某些部分,其中最为独特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准传统部分.必须指出东方国家直接形成都市化过程的3种因素:工业化、第三部类的发展和农业人口过剩.前两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特殊的因素.它们反映了提高劳动生产力,特别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普遍趋势.这使愈来愈多的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并集中在"城市"的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8.
从国外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类型差异角度,归纳国外城市化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在城市化中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该良性互动,应选择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采取分散型和多层次的转移模式效果较好;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土地政策;重视城市化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在法律、交通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保持城市建设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适应等规律和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对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娇萍  邢方 《唐都学刊》2005,21(4):74-7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及其转移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多年来专家们从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现代农业及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对称角度看尚显不足。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实现剩余劳动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农民致富、工业进步、城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渐进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西部地区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外出劳动力回流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如何解决那些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能力较弱的群体的就业更是面临艰巨挑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的发展,而且拓展了就业途径,促进了就业的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的特定要求与回流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相适应,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的就业具有更低的人力资本再配置成本,提高和增加了回流劳动力的收益,对吸纳回流劳动力具有积极作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业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求从理论上探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农村工业化规律。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发展是由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决定的。由于农村工业的兴起,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技术选择和农户家庭结构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要实现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新的农村发展机制。这种机制的重点是把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和影响农产品供需状况的价格因素结合起来,因而能够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当前常态化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形成机理,可以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内生Probit模型、T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促进了土地流转,且结果稳健。对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的农户,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促进土地流转这一现象在抚养期、赡养期和稳定期的农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与留守农户相比,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历有助于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非农就业在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促进土地流转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回流的农业转移劳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吸引外出务工群体回乡发展的同时,促进他们在本地非农就业是加速土地流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涉农产业正在为京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越来越大的支持平台。本文通过对涉农产业及其劳动力就业的大量调查,分析了北京涉农产业发展的现状,初步测算了北京农业劳动力与涉农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提出从发展都市农业综合经济出发,拉长农业产业链,关注、支持、发展涉农产业,促进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2,6(3):81-98
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历史过程。如果除去战乱时期 ,战前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很有特色。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由农村进入城市 ,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小企业乃至城市的近代化大企业 ,而绝大多数则为饮食、服务业等“杂业层”所吸收。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虽然没有战后快 ,但其特点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转移 ,这既保障了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又维持了劳动市场的均衡 ,其转移过程也比较稳定。这种稳定有序的转移以及依靠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 ,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个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城市化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优先流出,而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则留在农村和农业中,这就形成了农村劳动力数量丰富而人力资本缺乏的现象,农村人力资本的单向流失和净流失状态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们除了要研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外,也不能忽略怎样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各级财政改变过去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做法,加大对农民教育、农民培训和农村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培育懂科学懂技术的新农民,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等方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含量,防止优秀人才过度外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熹真 《学术交流》2004,(10):74-77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总结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经验,即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技术进步水平、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是影响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重要因素。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即进行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农村结构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税及土地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茂华 《社会》2007,27(5):182-182
遵循本文提出的城市生活能力分析框架,在转移成本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即期城市生活能力不断增强,但在可持续性工资收入瓶颈、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等成本收益的双重约束下,劳动力的长期城市生活能力很低,由此形成了当前中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形式,但这显然不是中国劳动力转移的理想模式。为此,本文提出,劳动力的代际转移是一种可行的次优路径。当代劳动力“两栖”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其子女的代际转移提供非人力财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维的原始动力。同时,必须为代际转移的顺利实现辅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当务之急是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率先市民化提供一揽子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化、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统一,其进展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农村过剩人口增长速度和城乡人口增长率的差距。世界城市化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工业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9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