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画家韩美林在谈到冯骥才的文化担当时说:"我们这一代人跟共和国一起长大,到现在还在做学问,依然是国家的栋梁,非常了不起,因为年轻人中没有栋梁",韩美林说他与冯骥才两人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灵魂不能下跪"。该怎样理解韩美林和冯骥才这样的共识?我们知道,冯骥才是国内坚定地身体力行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大家,他曾将所有奔波田野十几载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演讲、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播出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一位叫尹淑贞的老人巨款招领的感人故事。画面中,老人恳切地对送给他巨款的人说,希望他看到电视后能够早日将这笔钱认领回去,否则,她会很不安心的。然而,时至今日,送款人一直没有露面,这笔钱也成了尹淑贞老人的一块心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搞巨款招领?又是什么原因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呢?近日,记者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3.
1964年,韩美林被下放到安徽省淮南陶瓷厂参加劳动改造。淮南陶瓷厂坐落在八公山脚下。每当一个人时,韩美林就会去山上走走,吹吹风,看看景,散散心。一天,他背靠着一棵马尾松吃饭,忽然觉得有东西扯自己的裤脚。定睛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的创立者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出生于1906年1月,已经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见过他的人,都会为他那健康的身体感到惊讶和赞叹。是什么原因使老人如此高寿?周老把自己的养生经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播出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一位叫尹淑贞的老人巨款招领的感人故事。画面中,老人恳切地对送给她巨款的人说,希望他看到电视后能够早日将这笔钱认领回去,否则,她会很不安心的。然而,时至今日,送款人一直没有露面,这笔钱也成了尹淑贞老人的一块心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搞巨款招领?又是什么原因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呢?近日,笔者专访了尹淑贞老人,从她那里了解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6.
恩比爱长     
贾乙 《老友》2008,(5):28-28
我认识一位年近八十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7.
点滴悦读     
《山西老年》2020,(3):54-55
齐白石画麻雀齐白石刚从湖南来到北京时,赏识他的人并不多,买他画的人也很少。因为没钱,齐白石白天在街上卖画,晚上连旅店也住不起,只能住进了法源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个夏日的午后,天上下着雨,齐白石无法出去卖画,只能茫然地坐在寺里。  相似文献   

8.
静一 《新天地》2017,(5):12-13
有的人,和你有很多交集,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而有的人,和你只是擦肩之缘,却能付你无限的明月清风. 慈悲、善良、谦逊、快乐、俊逸、健康……一个美好的老人,一个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老人,他的存在是如此的生动,他的日常是如此的当下.  相似文献   

9.
漫画     
余晶晶 《老友》2011,(4):48-48
(一)唐伯虎卖画 春节前夕,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的是一人牵狗,逍遥自在。唐伯虎对顾客说:“这是一则字谜,要买须付30两银子:如果猜中了,则以画相赠,分文不收。”好半天过去了,仍无人猜中。这时有一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只蹲下身子,作个匍匐状,取下画便走。唐伯虎大笑说:“他确实猜中了。”读者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字吗?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谈他的小说创作经验时,曾经介绍过一种以着力刻划人物的局部特征来塑造形象的方法.他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从此以后,人们便看到许多介绍、分析、评论这种“画眼睛”的方法的文章,迄今未止.可是,究竟何谓“画眼晴”?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与追求的创作目标是什么?鲁迅这段话的精神实质又是什么?看法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苏堂珍  李菊泓 《中华魂》2012,(16):62-63
七旬老人柴时兴退而不休,坚持收藏红色物品,他用收藏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他通过展览红色收藏,让更多的人直观地受到教育,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幅字,是柴时兴老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用毛主席像章制作的。在柴时兴老人的家里,像这样的像章多达4000多枚,毛主席各个时期各种画像300多张,各种红色书籍500多册,他收藏的这些红色物品让他家里摆放得满满当当。在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饱含着这位七旬老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2.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白石是他的号。他是集诗、书、画及篆刻为一体的艺术大师。他的青少年时代是这样度过的——爷爷当老师齐白石老人出生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湖南湘潭人。那时,全家5口人,只有几间破屋,一亩薄田。家里  相似文献   

13.
认识李乃宙多年,欣赏他的画,更欣赏他的为人。画界朋友都笑称其“散仙”,虽不知这雅号的出处,却觉得用在他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从未见他起过急,发过火,更未听说过他与谁发生过口角,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乐呵呵的一张脸。印象中他是画家中最好说话的人,不论什么缘由索画,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而且不论有无报酬交出的都是精。L之作。一次,我请他为朋友的办公室画张“踏春图”,他二话没说很快就画好送来了。观赏的过程中我随口挑了处无伤大雅的毛病,没想到他回去後居然又重画了一张送来。虽说画张书对他而言并非难事,但从他住的定福…  相似文献   

14.
有一幅小画登在一份文摘报上,上画一老人头像,他形容枯槁,眼睛紧闭,嘴角耷拉下垂,满脸沟壑,胡须如野草,表情凄苦,戚皱的额头看似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困惑。画面上配有文字是:“对新东西看不顺眼,你老了;辱驾新东西,你完了。” 我也是老年人。看画之后大惊。啊,原来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已叫人如此厌恶。无怪乎有人说,离退休之后就三件事了:“二院一场”(敬老院、医院、火葬场)。如画中所言,我们岂不成了“新东西”之敌,早些呜呼哀哉,岂不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以栩栩如生独树一帜的动物画蜚声画坛、享誉海内外的韩美林,近年来在中国美术界又拓展了一个新异的创作领域。在中国的城市大型雕塑艺术方面,他又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为着祖国母亲的脸面,为中华民族争光!韩美林进行着不懈的追求。他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他创造的奇迹,已为世界瞩目,引起西方国家高水平雕塑界人士的注视,获得中外专家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赖世春  张鹏 《老友》2014,(8):31-31
正在江西省安远县车头镇车头村,有一位80后的年轻人,数年如一日,用一颗热忱的心为120多位农村空巢老人送去温暖、关怀和欢乐,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作"亲人"。他还组建了"乐帮志愿服务站",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队伍中来。他叫刘鹏,是车头镇车头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调解纠纷受触动2008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刘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安排在安远县车头镇车头村担任村党支书助理。2009年冬天,在调解一起老人的赡养纠纷时,刘鹏受到触动,决心要为农村空巢老人做点什么。那天的情形,刘鹏还记得很清楚:"老人的床铺就  相似文献   

17.
在一间简洁的客厅里,黄维鸿老人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近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中,黄维鸿老人激动地叙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从一个国民党海军"光国号"炮艇电讯上士策动艇上相关人员成功起义,抉择了光明,并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黄维鸿1929年11月30日出生在江西南昌县。由于生计所迫,十五岁那年,他就流落到景德镇做了画瓷相的学徒,尝尽生活艰辛。那时,国民党兵站总监部运  相似文献   

18.
正玛丽在美国西雅图经营一家幼儿园,每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她80多岁的老母亲凯瑟琳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一天,玛丽去探望母亲,一个多小时老人没有说一句话,眼神空洞,行动迟缓。玛丽怕母亲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情,就把她带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老人很兴奋,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斯蒂芬歪着小脑袋说:"奶奶您的金发好漂亮,我妈妈也是金发。"斯皮尔拿着一本画册对老人说:"奶奶您看我画的南瓜好看不?可给南瓜量周长我总是?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北京纪事》2015,(1):22-24
北京的纺织厂逐渐拆迁到北京郊区或者河北,北京城里老的织布工人渐渐退休。不论技术如何更新,织布这一枯燥的工种依然靠的是操作人的敬业精神。这一期,我们走近北京市劳模张书俊老人。让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朴实的坚持,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王木根 《华人时刊》2009,(12):38-38
路上偶遇王老,他知道我集邮,问我牛年邮票买了没有,一再赞扬这头公牛画得好,英武雄健,看着让人长精神。我说的"王老",就是金坛市侨眷王双林老人,属牛,今年84周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