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影响。在《周易》中,圣人通过"观物取象"于整体直观中把握到事物本质之"象",通过创设卦爻符号之"象"将其表现出来,再用以象喻为主要言说方式的卦爻辞对卦爻符号进行解释,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意,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象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是以象思维方式展开的,其"取象"过程具有与《周易》象思维类似的具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最终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喻方式言说。  相似文献   

2.
所谓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是指列宁以逻辑思维方式给物质下定义时所阐发的物质观与列宁以实践思维方式对物质和意识关系作考察时所阐发的物质观.相比之下,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克服了以逻辑思维方式所下的原有物质定义本身存在的"四个不能"之弊端.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其形成差别的缘由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反思.在列宁那里这两种思维方式绝不是对立或完全分离的,他还初步探索了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为人们理解二者有分有合之缘由以及人类全部思维方式的基础提供了钥匙.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整体思维观对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整体思维观作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它具有系统性、直观性、辩证性、模糊性等特点,是造成人事考核内容过于全面、考核过程随意性过强、考核权力过于集中、考核结果模糊的重要原因。人事考核制度改革应与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变革相协调,本着由易入难的原则,在实践中以推广新的考核技术为突破口,推进制度变革,以科学理性精神改造传统整体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4.
彭新武 《齐鲁学刊》2003,1(1):59-63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 ,而且也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角度。这种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其主要特征的复杂性思维的出现 ,是一次极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作为“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蕴含了这一新型的思维路径的底蕴 ,但二者毕竟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因此在整合复杂性探究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关于社会演化系统的一般性方法论 ,应包括社会整体观、社会结构观、社会层次观以及社会协同演化观等。  相似文献   

5.
以"协变"作为儒家的思维方式,基于双重原由:"协",不仅有协作、协调也有和谐的本义;"变",不仅有变动、变通更有变化(进步、发展)的内涵。儒家协变思维的价值取向是和平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求融通、中和,致变通、演进,是其本质特征。现代术语中的"动态平衡",可与"协变"概念相应。用"协变"比"和合"更能体现儒家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选取儒学史上几位集大成者,并在其思想逻辑的展开中透视协变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现代新儒家的"人文演进"观可与协变观匹配。协变思维以其丰富的价值内涵及其现代启示证明:这一思维方式的核心精神仍可与现代世界文明中的可持续发展主潮合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集中体现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颠倒。黑格尔在"反思的思维方式"中,通过"理性优先原则"确立了"国家的概念",亦即"国家的本质",形成了黑格尔特有的理性主义"国家观"。而这种理性优先原则的国家观因为对现实私有制国家制度的"承认",因而不能直接达到对现实国家制度的批判。马克思则在继承黑格尔的"反思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论"思维方式。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关系目的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从而完成了对黑格尔理性优先原则国家观的颠倒。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维方式经历了由萌芽到形成再到进一步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维方式包括实事求是思维方式、"两次飞跃"思维方式、矛盾分析思维方式、群众路线思维方式、独立自主思维方式等主要内容和宏观战略性、唯实性、实践性、辩证性、预见性、创造性、人民性等重要特征.坚持毛泽东思维方式有利于人们遵循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何石彬 《河北学刊》2007,27(4):38-41
说一切有部作为部派佛教中成立较早的学派,其"三世恒有,法体恒存"的宗义代表了佛教运动观的早期理论形态。有部的宗义发源于对原始佛教经典中法相的相摄、自相、共相等关系的研究,而具有其独特的论证方式和理论内涵。由"无常"而推出"恒有",以"恒有"来论证"无常",是有部对动静辩证关系的独特理解。有部运动观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论证模式被后来的大乘佛教所继承和发展。从原始佛教的"诸行无常",到说一切有部的"法体恒有",再到大乘中观学的非断非常、动静双遣,反映了佛教运动观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哲学视界是任何哲学创立的思维方式,它的转换更是任何哲学创新的思想前提。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三重视界的转换及其"融合"中实现理论创新才能真正获得其现代形式,即从"知识论"到"存在论"的视界转换、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视界转换、从"自然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转换。应当说,"存在论"的追究、"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及"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的"三重视界融合"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思维方式,正是凭借这种思维方式,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彻底断绝了历史唯心主义,创立了以"社会存在论"为理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整个世界可分为两大系统 ,即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 ,双方互动、嬗变 ,各自受着对方的扰动 ,不断产生熵值又不断形成负熵 ,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如何从系统整体角度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作用 ,必须要避免三种思维方式 :单向思维、强势思维和短期思维 ;要树立两种科学思维方式 :整体开放思维方式和逆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方式即“整体———部分”的思维方式 ,强调为了整体功能要抑制人类系统中某些个体功能的发挥 ,促使人类从根深蒂固的重占有的片面的生存观念 ,提升到在与整个世界全面协调中生存与发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笔者从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明 《河北学刊》2007,27(5):43-45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庄子的哲学经典《齐物论》进行现代解读,可以透见庄子的评价论之基本理论特征。就其内在理论结构而言,从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参照系统到评价情境都贯彻着相对主义,致使评价结果和整个评价活动也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无性。对此,不仅应结合一般价值理论和评价论的特性,对其理论失足作出分析,而是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因素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态问题所带来的理论资源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目前,资源型城市过度开采资源虽然支撑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将使其逐渐失去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经济实力不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更使得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面临不经济的发展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将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这不仅是资源型城市的现实考虑,也是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什么"是教育学的一个永恒论题,关于教育实质与内涵的探讨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由于各方观点或多或少不尽人意,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教育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不能一味否认"灌输式教育"的合理性,也不能不顾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掘。本文结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论述了教育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一定的媒介使灌输教育与发掘学生自我潜能相结合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9.
理想对人类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人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也是人生价值、意义的体现。近代启蒙运动对古代目的论哲学的消解和机械论哲学的确立,致使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社会开始了理性化、近代化的过程,理想和崇高也从此无人问津。人们也因此陷入无意义的生活境遇中,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了使人们摆脱这一困境,我们需要重建理想主义信念,重建我们时代的共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20.
宋冬林  汤吉军 《北方论丛》2006,23(4):129-13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框架下,微观经济补偿与宏观经济补偿是企业和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中的补偿条件,沉淀成本作为核心范畴,构成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物质基础的出发点。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