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逐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近期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并轨作了安排。这是总结我国“双轨制”价格实践经验教训,完善价格改革措施,推动价格改革向前发展的正确决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决定精神,积极探索解决“双轨制”价格问题的现实途径和方法,是当前价格改革和价格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自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整顿流通秩序以后,价格部门提出了整顿价格秩序的要求,并采取了不少措施。从事价格理论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也就整顿价格秩序、实现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并轨”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我也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看法,参予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价格双轨制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短缺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即计划分配渠道中所出现的生产资料垂直短缺和市场流通渠道中买者与卖者之间所出现的生产资料横向短缺。生产资料短缺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缺乏动力,企业没有成为独立的商品经济实体。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有积极的一面,但它所造成的价格体系内部两种价格运行的冲突,给企业行为带来了种种消极影响。在当前条件下,马上取消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还为时过早。国家有必要对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需求加强指导和调控,在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基础上加强调放结合,先调后放,最后全部放开。  相似文献   

4.
价格改革的关键,或者说其重点和难点是生产资料价格体制的改革看来已被大多数经济学者所认同,如何进行生产资料价格体制的改革也随之成为经济理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双轨制的分析,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一、模式目前在我国普遍实行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运行模式(不包括石家庄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经济转型与价格双轨制过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航运价格的市场化纳入研究双轨制过渡的一般框架。通过对标准模型的修正,分析航运价格双轨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特征。研究发现,随着政府定价承运货物的份额缩减,航运企业可以更接近最优生产组合,从而从动态角度推动并轨。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是我国“七五”期间价格改革的重点。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即对计划调拨分配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定价,对部分计划生产和计划外超产的生产资料,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交易,由企业自行定价,已经作为生产资料价格改革的一个仞步成果出现了。正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以正规金融的非市场化定价与民间融资的完全市场化定价并存的双轨制资金定价机制长期存在。虽然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解困实体经济融资难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资金价格双轨制也催生了一系列民间融资问题。本文从双轨制诱发的民间融资问题出发,分析双轨制演变历史与负面效应,提出将资金价格双轨制并轨的战略性思考,以期用合理统一的资金价格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副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是改革过程中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两大难点。“变暗补为明补”将触发通货膨胀,继续实行“暗补”则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稳定经济,减少改革面对的风险。允许农户有偿转让小块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可推动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加农副产品供给,是进一步改革应考虑的方向。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会造成牌价,市价双扭曲,推动总需求膨胀,它不是改革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正式出台、三年多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在价格改革中被议论得最多并且还将继续议论下去的问题。本文不想对这种议论的是非作出评价、只是把以下人们公认的观点作为前提: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无论它的弊病有多大,它的作用也不小:无论它的存在是如何缺乏根据,它总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它将来的命运如何,在短期内还难以被更好的办法所取代。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完善价格双轨制,存其利,去其弊应该是目前经济学界在讨论价格双轨制时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商学院、广西社科联及广西物价局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格理论讨论会”于今年4月12日至15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格的特征、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及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思路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在“六五”期间,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进行了一些改革,并于1985年实行了“双轨制”。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一阶段的改革进行必要的分析、小结和反思,对于规划今后的价格改革,将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我国生产资料商品实行双轨制的流通方式,一部分产品按指令性计划生产并按统一价格进行计划分配,其余部分一般地可以进入市场购销。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这种双轨制不仅有必要而且有特定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当前双轨制运行中出现的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过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许多弊病,主要是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和通货膨胀情形下物资供需矛盾尖锐化所引起的。由于在双轨制情况下企业行为和市场交换的动力机制中引入了利润动机,产生了利润动机同社会效益之间、市场轨同计划轨之间的矛盾。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约束下,它将影响以至冲击国家计划和市场秩序,并且成为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因  相似文献   

13.
养老金“双轨制”不仅显示出制度上的不合理且有失公正,随着社会各界对取消我国现行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养老金的“并轨”指日可待.国内养老金绩效审计研究“空缺”,以及养老金“并轨”后绩效审计范围拓宽,这些都为构建新型养老金绩效审计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养老金“并轨”为契机,研究养老金绩效审计的新发展,认为采用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能提高养老金绩效审计结果并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13,(6):4-5
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金"双轨制"弊端越来越明显。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养老金"双轨制"已成为当前一个较大的社会矛盾,养老金终将"并轨"已毋庸置疑。《山西老年》作为老年期刊,聚焦养老金"双轨制",通过对大量退休人员的采访,透视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现状,探寻曾为国家贡献一生的老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的养老轨迹。  相似文献   

15.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方向。经过12年改革已初步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三种价格形式并存的格局,今后应在补充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国家对价格的干预,稳步扩大市场调节价格的范围。二是进一步改善改革的环境,在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三是价格体制改革与体格体系调整同时兼顾。今后应在价格改革中侧重于有计划地调整基础产品的价格,当前要把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双轨制价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它对现实经济的运转已产生了广泛影响,且正在分解许多旧的经济联系。木文的分析,就在于说明双轨制价格的产生、作用及其对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改革价格体制的一些初步意见。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双轨制价格  相似文献   

17.
老枪 《中华魂》2014,(7):26-26
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日前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并在养老制度改革上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包括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2013年10月21日人民网)千呼万唤始出来。明显存在社会不公、呼吁了多年应废除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有了来自高层的响应,"只摸石头不过河"的现状将有所改观。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何时并轨,如何并轨。前不久,国家人社部长尹蔚民就  相似文献   

18.
<正> 生产资料双轨制(一部分通过计划分配,另一部分通过市场销售)的实行,使得生产资料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生产资料通过计划分配的品种及范围将逐步缩小,通过市场销售的品种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这就必然地提出了生产资料的市场营销问题。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经济用途迥异,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我国生产资料的价格逐年上涨,工业企业消化愈加困难,经济效益趋于下降。为此,研究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幅度、涉及范围,以及工业企业的承受能力,对制定下一步生产资料价格改革的方案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情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生产资料如金属材料、建材等价格偏低,内部比价极不  相似文献   

20.
《山西老年》2014,(8):8-9
养老并轨问题,始终是个敏感的话题。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社保制度碎片化弊端""双轨制引发社会不公"等问题形成高度一致的改革共识,"并轨"也从以往的"引而不发"呈现出"不得不发"的态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讲到2014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这被专家学者认为是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或将在今年有所进展的信号。这将意味着所有人、所有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享受待遇将一视同仁,"机关和事业单位将要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让众多对养老金并轨抱有期待的老百姓感到无比兴奋,养老的"公平时代"似乎马上就要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